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六日,在重庆,敬爱的周恩来同志为纪念郭沫若同志创作生活二十五周年并庆祝他五十生辰,特地为《新华日报》写了一篇《我要说的话》,精辟地论述了郭沫若同志的思想发展、走向革命的战斗历程,以及他在中国文化革命运动中的卓越贡献。同时,周恩来同志根据毛泽东同志对鲁迅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就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贡献,作一简要的论述。 (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是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积极宣传马列主义的第一人。十月革命后不久,他接连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完成了革命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当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挑起“问题与主义”论战时,他明确指出:“我可以自白,我是喜欢谈谈布尔什维主义的”①。在此前后写成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则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  相似文献   

3.
忆秋白     
二十年代初期,我在北大求学,曾在晨报馆找到绝版书《俄乡记程》和《赤都心史》,那是秋白作为特派通讯记者采写的实录而在该报连载的。读了之后,使我了解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些实际情况,知道革命创业的艰难。革命,并不是美丽的幻想,要达到胜利,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的过程,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我最初读到的秋白作品,以后又常听到他的名字,从那时起,我一直认他是我的前辈。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发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论著为标志。这种看法不符合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实际情况。事实上,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早在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便已发生。他的"哲学革命"是一个过程,《批判》是这一过程的真正起点,后来的马克思著作不过是推进、深化了他的"哲学革命"而已。《批判》是真正开启马克思"哲学革命"思想历程的"初始性著作",是他的第一部"新唯物主义著作"。澄清这一点,有助于科学评价《批判》这一早期著作的哲学价值与历史地位,恢复马克思思想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
<正> 1962年11月14日,茅盾在与笔者谈话时说:“我在年轻时也曾想做个革命家,革命家没做成,才做了作家。但即使做了作家,也没有写出多少真正成功的作品来。”(《“源泉艺术在民间”——茅盾谈自己的创作》,见《华东师大学报》1981年6期)后来他在与法国作家苏珊娜·贝尔纳谈话时又说:“因为我没有成为一个职业革命家,所以才当了作家”(见《光明日报》1981年4月25日)。这些话除表现出茅盾的谦逊美德外,也说明茅盾在青年时代,确曾努力参加社会和革命活动,想做一个职业革命家。特别是从五四运动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一时期,他的社会和革命活动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对茅盾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中国革命》与费正清的史学倾向陈同费正清(1907—1991年)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是他于1986年撰写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在他数十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这本书基本代表了他对近现代中国的总体看法,并反...  相似文献   

7.
于方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1923年任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长。1924年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直隶省党部的负责人。同年,他还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和中国共产党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大革命失败后,他在领导河北玉田农民暴动时被俘就义。关于于方舟同志的出生年月,一说1900年8月22日(王贞儒《于方舟烈士传》见《天津历史资料》1964年第1期);我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发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天津的革命活动》一文附录中曾持此说。另说是1900年农历8月22日(窦爱芝、刘玉芝《革命烈士于方舟》见《南开学报》1980年第3期)。前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始终是他革命话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在正式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之前,马克思共开展了三次比较系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层面的推进也暗含了他革命思想的不断发展。这种发展集中体现在《共产党宣言》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革命研究路径的差异上。从方法论的维度回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革命话语,为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在1848年革命前后理论工作发生转换的重大意义提供了相应的研究视角,也有利于我们从思想史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钢鸣同志于1909年出生在我国南方边远山区广西罗城县.青少年时生活在一个封闭落后的山村里,很少呼吸到新的文化气息.年青的周钢鸣于闭塞的山区生活,渴望了解山外的世界,在时代风云召唤下,15岁便投身革命,参加北伐战争.后来到了上海,于1933年2月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两年后便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他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革命文艺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救亡日报》社于1938年10月,迁来桂林.曾先后任《救亡日报》记者兼采访主任、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指导员以及我地下党外省支部书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人间世》杂志主编.他无论担任什么职务,都始终紧握手中的笔,以笔作刀枪,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他都是在桂林度过的,期间只在皖南事变后短期离开过.他除撰写新闻报道、文艺作品之外,还结合当时的文艺运动写下大量的文艺理论(含文艺评论),当时曾结集出版过《论文艺创作》一书.他的这些文艺论著大多数写在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前,与《讲话》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是瞿秋白为了宣传中共六大精神,根据他提交给中共六大的书面政治报告《中国革命与共产党》改写而成,现收入《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标明的时间为“一九二八年”,没有月份日期。姚守中等说:1928年“夏秋在‘六大’后,把政治报告《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改写为六万字的通俗读物,并在莫斯科出版”(姚守中等:《瞿秋白年谱长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5页。这里的政治报告书名应为“《中国革命与共产党》”)。这里说“夏秋”改写,不知何据是夏还是秋,抑或夏秋间,也不明确。中共六大…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完整、成熟地概述了他的劳动概念。马克思在1844年发动并完成的哲学革命,从原则高度上彻底颠覆了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但这场哲学革命所达到的原则高度早在1843年对《法哲学原理》进行批判时就已提出,即必须推翻私有制。重视研究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对劳动概念的论述,有助于更好地把握1844年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以及由此带给当前社会现实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戴平万是“左联”时期一位有过一定影响的广东籍作家。“左联”成立之前,他是“太阳社”的主要成员,和蒋光慈、饯杏邨(阿英)、杜国庠、洪灵菲等一起出版《太阳月刊》,创办《我们月刊》,并在党的领导下,参加有关“左联”的筹备工作。“左联”成立以后,他积极投身于左翼文艺运动,是“左联”机关刊物《拓荒者》的撰稿人之一。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年,他先后在《太阳月刊》、《我们月刊》,《新流月报》、《拓荒者》、《海风周报》上发表了二十多篇小说和译作,还撰写介绍外国革命作家的论文,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出路》、《都市之夜》、《陆阿六》,中篇小说《前夜》和《荔清》,被当时的评论界誉为新兴文学的花蕊。他的小说《陆阿六》,还作为“左联”时期的优秀作品译成日文介绍到日本去。一九三○年以后,他主要从事其他革命活动,创作较少,但也  相似文献   

13.
《蒙时雍家书》(以下简称《家书》)影印本刊于太平天国百年纪念展览会编辑的《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以下简称《图录》),说明“原物为广西桂平莲桐乡黄鲁芬藏。”罗尔纲先生对我说,原物已不知下落,影印本是他所存的照片。最早介绍《家书》者是简又文。他写过一篇《太平天国幼赞王家书并跋》。收在《金田  相似文献   

14.
张钟端,字毓厚,又名鸿飞,河南许昌人。1905年赴日留学,不久加入同盟会。1907年12月,同盟会河南支部在东京创办《河南》杂志,推张钟端任总经理。他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先后在《河南》杂志发表了《平民的国家》、《对于要求开国会者之感喟》、《劝告亟行地方自治理由书》、《土耳其立宪说》、《中东思想变迁及其融合》和《蝶梦园诗话》等文,充分表达了他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对清廷腐朽卖国的愤懑;对立宪党人卑污言行的蔑视;对国民以自振自立精神奋起革命的热望。 1911年夏,张钟端毕业于东京中央大学法律系,返国后初至湖北,往来于汉、宁、沪之间,从事革命活动。武昌首义,各省响应,独河南寂然无闻,作为河南籍的革命党人,不免内疚。况河南绾  相似文献   

15.
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学革命风雷激荡,各文体中与旧文学决裂得最彻底的,恐怕要算新诗了.它不但砸碎了旧诗专讲声调格律的僵化形式,而且在内容上扩展了包容量,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叛逆和反抗精神.中国新诗的中流砥柱是郭沫若,他在诗中竟然惊世骇俗地把自己比作“天狗”,宣称“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当时的守旧派把他称为“诗匪”,他干脆写了一首《匪徒颂》,大呼一切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的匪徒们“万岁!万岁!万岁!”  相似文献   

16.
要教革命书,先做革命人我自一九五八年以来,一直担任文艺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七年来,我在教学上走过不少弯路,有过不少教训。回顾已走过的一段路,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要搞好文艺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一定要坚持毛泽东思想挂帅。记得一九五八年刚调来暨大的时候,中文系只有一门文艺理论课,就是讲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土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当时系的领导对《讲话》课很重视,会多次指导我们要认真学好《讲话》,教好《讲话》。在备课中,他发现我感情上还是迷恋旧的文艺理论体系,就介绍我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整顿党的作风》等几篇文章,要我在教学上认真贯彻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叫我千万不要迷信那些洋八股、洋教条,文艺理论课的教学一定要面向实际,面向斗争,讲授《讲话》  相似文献   

17.
我的哥哥瞿秋白如果活着,现在是八十一岁。他只比我大两岁,我还健在,而他早在三十六岁的壮年,就为万恶的国民党反动派所枪杀。从那时起,我对他的追念从来没有间断过。在他被害的当时,我只能偷偷地从一份浙江的《东南日报》剪下他卧在罗汉岭下草地上的照片,小心地保存在自己的身边,暗自伤悼他,我甚至不敢告诉自己的子女。但我自幼就深知他是正直的,光明磊落的。我相信,他为革命而牺牲,总有一  相似文献   

18.
政权问题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要建立什么样的政权这一问题 ,我党历史上有许多同志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我党早期的领导人、工人运动的杰出代表邓中夏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他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 ,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的建设作了积极的理论探索。他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建设的思想比较集中地反映在 2 0世纪 2 0年代我党领导省港大罢工运动时期他的一系列讲话和文献中。192 5年 5月 ,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前 ,邓中夏在《中国工人》第 5期上发表了《劳动运动复兴期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 《灭亡》是确定巴金文学道路的奠基作,也是描写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生活的第一部有影响的作品。作者在小说中集中笔墨刻画了主人公杜大心投身革命后的内心世界,着力表现他的思想性格化点,“真实地暴露了一个想革命而又没有找到正确道路的小知识分子的灵魂”。作者当时就是这样的一个知识分子,他在以激情的笔触塑造杜大心的时候,通过渗透、寄托的办法,也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因此,他讲“我不能说杜大心的身上就没有我自己的东西”。但社大心毕竞不是作者,他有着作者当时也并不同意的东西。作者声称:“杜大心不是我自己”,“我不是杜大心底信徒”,“我对他的态度是很公平的。我  相似文献   

20.
我在《略论共和革命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提出:“辛亥革命的根本性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就其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来说,是一次实践‘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共和革命’”,“我们完全应该在中国近代史上为‘共和革命’立名”(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基于同样理由,我认为,作为辛亥革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和表现的清末革命思潮,可以称之为共和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