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邓小平刑法思想是邓小平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指导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刑事立法工作和刑事司法实践。从刑事立法思想、刑法观、犯罪现等三个方面系统研究邓小平刑法思想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2.
刑法理论来源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实践.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民主与法制原则的基本要求下,刑法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间架起畅通的桥梁,使静态的、虚拟的立法构想,在动态的,现实的刑事审判中得以体现和落实.刑法教科书是连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纽带,在刑法的学习、运用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必然要求教科书在理论上的确定性、统一性和权威性,在实践中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教育法制理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邓小平教育法制理论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方针、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等法制思想 ,对于加强我国教育法制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也是构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教育法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  相似文献   

4.
《刑事执行法》立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执行法与刑法、刑事诉讼法同为刑事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各具功能,鼎足而立,又密不可分。我国现行立法中关于刑事执行的规定分散而且粗略,必须单独立法才能解决统一、完善行刑制度和体现现代行刑思想两大问题。在刑事执行法制定颁布之前,应对现行的减刑、假释制度修改调整,并对非监禁刑的执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关于未成年罪犯的刑事责任问题,是我国刑事立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理解刑法中关于未成年罪犯的刑事责任的规定,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正确定罪量刑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未成年罪犯的刑事责任,我国现行刑法第十七条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科学论述张文辉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对于我们自觉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邓小平同志在其领导...  相似文献   

7.
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遇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性课题。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省先提出了这一问题,并在理论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刻的、精辟的论述,科学地解决了许多长期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南,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这方面的思想,对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刑法的刑事政策化”思想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已经成为当今我国刑法学发展的大趋势,它实际上是对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刑事政策发展演变过程的概括总结。我国刑事立法整体上已经体现了这一思想,但是,在具体的刑法适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就借鉴和发展“刑法的刑事政策化”思想而言,当务之急是总结和分析现代刑事政策学的研究成果,将其融会贯通到我们的刑法适用中来。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研究邓小平同志的法制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搞好法制建设,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形成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肥沃土壤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法制建设。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步发展,诞生了一大批奠基性的法律和法规。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邓小平同志,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他的许多治国思想被采纳,他的坚持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等思想都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高铭暄教授为我国刑法学理论和刑事法治的发展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巨大贡献。其刑法学思想极具中国气派,又富有国际视野,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刑事立法思想。他强调立法应当立足中国本土的国情和实践,积极吸收现代法治文明的成果,并且不断推动刑事立法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第二,刑法理论思想。他倡导坚持和完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建立相对独立的刑事责任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犯罪理论,实现刑罚理论的现代化。第三,国际刑法思想。他主张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措施、反腐败刑事规制以及刑事诉讼法的完善等方面,应当积极借鉴国际刑法的成果、回应国际人权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刑事政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探索,对当代中国的刑事法律有着深刻的影响。论述邓小平新时期刑事政策的制定动因、目标、途径扣措施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 ,是在时代主题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新的历史时期 ,我国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邓小平同志分析了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及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三农”思想之方法论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邓小平从战略高度、唯物史观的角度和辩证法角度论述“三农”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法论,即战略性、群众性、辩证统一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反恐刑法立法具有前置性、抽象性、复合性和片断性特点,分别对刑法谦抑主义、法律专属主义、犯罪的刑法治理模式以及司法判断方法提出了挑战。不应当以既有刑法理论对反恐刑法立法一味地进行批评,而应当依据反恐刑法立法的特点对既有刑法理论进行适当调整,使其为反恐刑法立法的正确适用提供理论支撑。为此,刑法谦抑主义应当从立法论回归解释,为出罪判断提供理论基础;法律专属主义应有例外,把地方性反恐法规作为恐怖主义犯罪司法判定的重要依据;犯罪的刑法治理模式应由封闭走向开放,实现刑法与行政法及地方立法之间的有效合作;同时,应当超越"在刑法规范与案件事实之间来回穿梭"的司法判断方法,建立"在法律规范与社会事实之间来回穿梭"的司法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试论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行征地制度存在补偿标准偏低、补偿安置费分配混乱、失地农民无相应社会保障等问题,使得失地农民失去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征地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应从征地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建立全程失地农民保障体系,并分、别从土地产权和征地制度两方面为保障体系建立法律制度支撑,以便有效解决征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国化的历史表明,毛泽东是“党的建设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这一原理的首倡者和奠基人,邓小平是其最杰出的继承者和开拓者。江泽民继续推进着邓小平的未竟事业,正在按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把党引向新世纪胜利的征途。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是历史环境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代产物,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代表了历史发展的两个进程。在管理哲学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与发展,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管理活动的性质和规律;在管理理论上,通过对社会管理基本构成要素的界定,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科学内涵;在管理实践上,通过对不同历史条件下社会管理模式和社会管理体制的选择与践行,探究了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方式。正确认识和把握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之间的关系,对于新时期社会管理工作的加强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宪政是两个可以互换的概念。邓小平恢复了被“文化大革命”中断的社会主义宪政秩序,使中国政治重新回到民主和法治的轨道,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实践的发展,为新世纪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石。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继往开来的伟大传承者,也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艰辛开拓的理论奠基者。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对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经验教训的总结,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科学概括,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且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先富与共富"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首先,邓小平"先富与共富"思想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找到了突破口,并成为新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解放的先导。其次,它帮助人们摆脱了平均主义的思想束缚,加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再次,它引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再探索,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帮助中国人民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