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扩展线性支出(ELES)模型为基础,按照农村居民生存和发展两类需求标准,构建了用于测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核心模型和扩展模型,并以陕西省为例,应用两模型对1993-2005年陕西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进行测定,进而对未来25年陕西省最低生活保障线进行预测与比较,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新疆1999年开始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对我国其它中西部省份起步较晚,覆盖率低。通过对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和资金进行了测算,提出新疆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某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一项保证,是关注农村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具体体现.本文针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保障对象、保障线的确定、保障的覆盖面、保障资金的管理、筹措和增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所在。在考虑社会成本的基础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应以保障全体贫困农民的基本生活为原则;在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上,应考察贫困的原因,对于不同情况的人群要分门别类地进行保障;必须确立合理可行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及运作程序;保障资金应由中央和地方分别列入财政预算,由县、市民政部门实行专账管理。  相似文献   

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公共产品,低保金的发放是其核心问题。通过分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财政支付现状,发现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对象核定难、标准偏低、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旨在保障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农村居民家庭的基本生活。在社会救助体系中发挥着"最后一道安全网"的重要作用。以往对于黑龙江省农村低保标准制定方面的研究,大多表现在理论探讨与定性分析基础上,缺乏实地调研与定量思考,基于此,文章以政策为指标建立背景,通过典型区实地调研,利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针对不同低保人群,分别测算有无食品自给能力的低保理论标准,发现黑龙江省低保标准远低于政策要求,无法有效满足农村贫困家庭基本生活需要。鉴于此,通过比对黑龙江省财政支出,测算低保财政支持力度,提出具体财政建议及其配套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变迁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政策和制度及其变迁,特别是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探索反映出社会理念的进步和制度水平的提高。针对国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选择了五个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变迁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应明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定位、农村低保应该处理好与自立脱贫之间的关系、加强政府与民间的合作、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立法、设立合理的农村低保基准线。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快速发展,为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然而,由于农村家庭收入核算方法不科学等原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瞄准机制偏差较大,"人情低保"、"骗保"、"应保未保"等现象严重,大大降低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助的有效性.文章基于对河南安阳某村的实证研究,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的现状入手,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的对策,以求有效解决我国当前农村低保对象瞄准偏差问题,增强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9.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核心,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难题在于:如何确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采用1999—2009年《辽宁统计年鉴》中有关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分组数据,对辽宁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了测定,并与现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得知现行低保标准偏低,现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不健全,亟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核心。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与贫困线并不完全一致,贫困线只是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重要参考依据,而导致最低生活保障线与贫困线不等同的根源在于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全国性法律文件中重构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确定方法时,应当授权地方政府在当地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0%~30%之间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但是不得低于当年国家贫困线;如果因为直接将当年国家贫困线确定为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超过地方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立法时应当强化中央、省、市各上级政府特另日是中央政府的救助责任。  相似文献   

11.
正确理解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建立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工程.但是,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保障对象、保障方式、保障资金、管理体制等,充分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立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既是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存权的需要,又是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需要。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保障面窄、标准低、低保对象界定标准上困难等方面的问题。这需要从发展民族地区规模经济、拓宽筹资渠道、实行多种保障方式相结合等方面来构建立民族地区农村最低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的主要部分,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养老制度一并成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三大基石。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存在诸多问题:立法空白、政策缺失、保障对象不确定、保障标准偏低、保障资金难以保证以及社会认识有偏差。为此建议:根据我国国情,建立科学合理的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关的法律体系;科学规划,构建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农村救助体系;规范保障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建立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待遇合理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筹措机制;建立定期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的检讨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制度之一。在农村低保实施过程中,科学合理地界定农村低保的保障对象是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基础。文章在综述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专门就我国农村低保对象界定中存在的问题和低保对象界定的原则及低保对象界定的范围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低保对象界定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甘肃省渭源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现状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剖析了目前甘肃省渭源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现状。研究发现,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甘肃省渭源县在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了一个基本框架,有了基本的制度保障;但同时无论在制度建设还是在实践环节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指出,应在严格界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科学确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多方筹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体制,依法规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等方面推进政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对甘肃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了相关调查,对该制度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甘肃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经费缺乏,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低保对象的确定和界定标准困难,缺乏法律保障,下级部门执行不力等,因此要科学确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保障标准;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甄别机制;大力推行政府主导与多元复合的农村低保救助模式;运用专业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综合性的低保制度体系;加强法制建设,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有2148万人,低收入群体有3550万人。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适宜的制度选择,也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这一制度虽然在一些地区已具雏形,但大部分地区仍未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如何尽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使其法制化,就成了学理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生有所靠”基本生存权益的制度。各地通过试点运行,五低保标准的确定,低保对象的界定,低保资金的来源保证以及操作程序的规范等方面曝露出很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越来越大,市场经济讲求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不可避免地会使一些老弱病残、家庭子女多、文化素质低下、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人群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急需救助。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办法,目前这一制度虽然在一些地区已具雏形,但大部分地区仍未真正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2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标准实行补助的制度,它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建立农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遇到了一些问题,必须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从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发展。文章就此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和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