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耕地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耕地法律保护的概念和特征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与核心,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是辩证统一的,如果这种固有的统一被人为破坏了,耕地生态系统就要受到“生态冲击”而失调。人类为了发展社会经济,必然要开发利用耕地,否则人类的生存就不能继续,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要停顿了。但在开发利用耕地时,必须认识耕地的有限性和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按照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合理利用耕地,并在利用中保护耕地,使之供应绵延不绝,永续利用不衰。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由于人们对耕地的认识和利用方式的不同,耕地保护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当今人类社会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生存与发展问题,而在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难题中,土地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人口与耕地是影响国计民生的两大动态要素,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增加耕地总量是吃饭、发展、安定和未来的保证,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做到耕地总量与人口动态平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是时代的呼唤,是历史的要求。一、开发土地资源是保证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其一是开拓青海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不同,同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3.
邹南昌 《南方论刊》2009,(8):28-28,38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是人们赖以生存繁衍的基本生活载体和生产资料,也是人类社会赖以建立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人均土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土地管理法》第31条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责任单位开垦与所占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规定缴纳……  相似文献   

5.
河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资源利用效率直接关系粮食生产是否能够健康发展。根据河南省未来十年粮食生产战略工程、河南农业资源的特点、实地调研数据,以及目前利用耕地、水、环境投入物等投入资源的使用情况,结合生态经济理论,河南应改进上述资源利用方法的针对性措施,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变过去使用土地无偿、无限期、隐形非法流动为有偿、有限期、依法公开流动。其根本宗旨是通过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利用土地,进而达到切实保护耕地的目的,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服务。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在未来15年的发展中,要着力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地改工作要适应“两个转变”,就必须正确处理“以地生财”与保护耕地的关系,深挖现有存量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走内涵发展为主道路,从而促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稳步健康发展。一、土地使用…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诸如 :数量过多 ,建设分散、滞后 ;产业结构变化不尽如意 ;乡镇企业向城区集中的趋势并不明显等问题 ,制约着小城镇的发展。为此 ,文章在分析存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 :精心规划、合理布局 ,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 ,进行多渠道融资 ,建立小城镇耕地和环境保护的评价指标和考核体系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建设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土地资源做支撑,但农业限制开发区域对土地开发使用有刚性规定。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和农村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在农业限制开发区域内进行城镇化建设,应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域的划分及其定位,坚持耕地不减少的前提下,选择以生态服务型城镇化发展为路径,协调好城镇化建设和耕地保护的关系,同时推进生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殡葬管理法制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变革以来,尽管对于减少占用耕地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坟墓占地成为我国耕地减少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彰显出既有农村殡葬管理法制在保护耕地方面明显刚性不足。考究我国既有农村殡葬管理法制难以保障耕地红线的原因,主要是:以节约耕地为目标的农村殡葬管理法制变革理论难以支持科学发展;农村殡葬管理法制变革脱离传承数千年“入土为安”的传统习俗;既有农村殡葬管理法制推行的殡葬方式缺乏“土”的思维。农村殡葬管理法制变革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坚持节约耕地和“入土为安”传统习俗相结合;坚持法制自身建设同乡土殡葬文化发展相结合;坚持火葬与土葬等其他丧葬方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常德市鼎城区是一个拥有78万农业人口,103万亩耕地的农业大区。近些年来,全区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首位,确保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5.1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9%,农民人均纯收人达2011元。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农业大区暴露出来的一些带有共性的深层次问题已制约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一、农业结构难调。据对我区蒿子港等10个乡镇100名基层干部的抽样调查,在农业结构调整上,30%的人因前些年吃了“苎麻热…  相似文献   

11.
桂越边境民族地区多石山少耕地,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文明建设既有紧迫性,也面临较大压力。应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进程加快的历史机遇,加强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耕地资源价值核算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耕地资源价值核算具有多重意义,它不仅可以建立农地流转的补偿机制,从而有效地促进农地规模经营,提高耕地生产力,而且有利于科学管理耕地资源,尤其是如可将耕地资源价值纳入农产品价值核算体系,使之更有利于建立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经济约束机制。据此,我们以江苏省为例进行耕地资源价值核算研究。  相似文献   

13.
长沙县是一个拥有21个乡镇、2100平方公里的土地,80多万亩耕地、近80万人口、40多万农村劳动力的传统农业大县。改革开放10多年以来,长沙县农村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速建设农业强省的决定》之后,长沙县适时提出了“农业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的发展战略,确定了从1996年起,用三年时间建成农业强县的奋斗目标。对此,我们进行了广泛调查、认真研究、反复论证。一、长沙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具备近期内建成农业强县的基础和优势。突出表现在,一是有明显的区…  相似文献   

14.
人口、耕地、粮食三者之间关系的协调,是农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农村一切经济活动、各种经济关系,都同人口发展变化、都同人们居住生活、劳动工作所依托所不能离开的土地、粮食状况有着或紧密或一般的联系。在宁夏经济全局中,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80%,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4%。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处理好人口、耕地、粮食三者关系,努力使之协调发展,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对宁夏人口、耕地、粮食的历史状况和发展趋势作一探讨,并针对这种发展趋势提出一些对策看法,以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飞虎  彭慧 《兰州学刊》2008,(4):69-71,137
文章首先分析了北京市快速发展的1993-2005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发现数量的变化主要是耕地、牧草地面积的大幅减少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的显著增加,持续减少的耕地和持续增加的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均较为显著,但在不同时段有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文章选取了一些社会经济统计变量,建立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改善;其次是劳动就业,明确了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经济规模扩大及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演进及生活条件改善直接推动着以耕地为代表的农用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  相似文献   

16.
广西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兰 《学术论坛》2006,(6):104-108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西近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文章根据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内涵,提出了反映耕地总体产出能力的标准系数以及相对应的标准耕地面积,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分析和讨论广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状况。  相似文献   

17.
落实耕地占补产能平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实耕地占补产能平衡是新时期贯彻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的内在需求。然而,实现产能平衡却面临着耕地产能核算标准和方法缺乏、现行建设用地供地机制不利于减少对耕地产能的占用、对产能平衡的监管困难、地方政府提升耕地产能的积极性不足、农民建房补充耕地责任主体无落实等诸多现实困境。落实耕地占补产能平衡亟须构建科学的产能核算标准与方法,强化规划编制中建设占用耕地的产能核算,严控建设对耕地的占用,把耕地产能占用计入建设成本,尽快制定异地补充耕地指标调剂收益计算办法,完善耕地占补产能平衡的"补、备、核、用、考"全程监管体系,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提升耕地产能的主体作用,谨慎吸纳社会资本参与耕地补充,推行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并回归耕地占用的农户补充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18.
耕地保护制度经济效率评价的核心是对其价值创造量以及各类生产要素投入回报率的实证研究,而现有研究则十分匮乏。本文在综合衡定耕地资源经济和非经济价值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运用2009-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中国耕地价值四要素生产函数,计算得出土地、资本、劳动、管理四类要素对耕地综合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贡献量。通过综合对比,结果表明,耕地的非经济价值已成为其价值贡献的主要方面,而我国耕地价值生产过程已呈现出集约化趋势;各类生产要素虽然经济收益率偏低,但其综合价值收益则远高于社会其他经济门类;因此耕地保护制度是总体经济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必须迅速转变观念,立足当地优势,着眼于全局和长远的发展,发展集约型农业增长方式。具体来说,要在五个方面实现转变。一、在思想观念上,实现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原因,广大农民多满足于简单生产生活方式,农业生产停留在简单再生产阶段,发展相对缓慢。以临武县为例,全县30.3794万人口,208万亩土地,其中耕地21.3万亩,人平耕地只有0.61亩,人平占有粮食370公斤.19995年农民人均收入1746元,是典型的“温饱型”农业经济。近年来,尽管县委、县政府费了很大力…  相似文献   

20.
“邵东经济现象”是指湖南省邵东县县域经济运作。发展到初步振兴的经济运行模式。邵东县位于湖南省中部,丘陵多山,耕地较少(人均水田面积0.4亩),大中型传统工业基本没有,区域内有一条铁路支线和一条320国道经过,其经济基础属于典型的中国内陆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邵东人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和“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兴商建县”的发展战略,保护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和国有。集体经济共同发展,走出了一条振兴内陆经济的致富之道,初步形成了“商业城、工业镇、专业村”三位一体的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