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对组织内的知识共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个体间的网络结构会影响个体知识共享机会,个体间的人际关系会影响个体知识共享动机,个体的认知维度会影响个体知识共享能力,而知识共享机会、共享动机和共享能力会最终影响个体间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在此基础上,从结构、关系、认知3个维度总结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社会资本对知识资本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资本又对技术创新存在正向影响。通过对华南地区160家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对企业的社会资本、知识资本对技术创新的这种正向影响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社会资本通过对组织学习显著的正向影响来影响企业知识整合的能力,而知识整合对技术创新则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必须通过知识资本的形成和整合才能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来探究中国大学生锻炼行为的预测因素,对武汉四所高校大学生随机抽样并采用TPB量表、行为习惯量表、锻炼行为量表对其进行TPB因素、锻炼习惯、锻炼行为调查,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问卷数据,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对我国大学生群体参加体育锻炼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将行为习惯变量纳入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对我国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预测作用;男生在锻炼意图、行为习惯、锻炼行为上显著高于女生;大二、大三的学生在行为控制感、行为习惯、锻炼行为上显著低于大一、大四的学生;学科、户口状况在各维度差异检验中效应不显著;除主观规范外,锻炼行为与其他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主观规范与行为习惯的交互作用显著;行为习惯可以增强TPB模型对锻炼行为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4.
计划行为理论是最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行为意向反过来受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的研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对农民参与养老保障的行为进行了全面阐述,包括理论的提出、内涵,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行为意向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6.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知识共享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约半数以上教师对目前知识共享现状表示不满意;一些教师具有矛盾的知识共享要求和意愿;学校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和平台不健全。影响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因素主要有知识特性、个体的动机、意愿和能力、组织结构与环境,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等。针对高校教师知识共享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应从文化、机制和操作三个层面挖掘渠道和资源,形成文化引领、机制创新、操作形式多样化的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管理促进模式。  相似文献   

7.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知识共享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约半数以上教师对目前知识共享现状表示不满意;一些教师具有矛盾的知识共享要求和意愿;学校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和平台不健全。影响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因素主要有知识特性、个体的动机、意愿和能力、组织结构与环境,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等。针对高校教师知识共享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应从文化、机制和操作三个层面挖掘渠道和资源,形成文化引领、机制创新、操作形式多样化的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管理促进模式。  相似文献   

8.
智能学习平台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使用,而平台上用户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效果,也是保证平台用户粘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课题从TOE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在智能学习平台上进行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展开调查与分析。课题针对福建高校在校大学生所使用的超星等智能学习平台的使用现状展开数据调研。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用户个体自我效能感、高校引导氛围、平台的技术支持程度和激励机制与知识共享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而,课题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从高校的知识共享引导氛围层面、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层面、以及平台的技术支持层面和激励机制层面分别为高校和平台设计者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线学习者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线学习是一种网络化学习,在线学习者进行知识共享是发挥知识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北京邮电大学网络学习者为调查对象,从知识共享动机、平台建设、共享内容等方面调查分析了影响网络学习者进行知识共享的因素,探讨了促进网络学习者进行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需要理论的知识共享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问题是知识员工激励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一些研究。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经济交换理论的研究主要假定人们希望通过知识共享满足经济需要;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主要假定人们希望通过知识共享满足社会需要;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合理行动理论的研究主要假定人们希望通过知识共享满足心理需要。同时,对知识共享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如参与知识共享的不同角色对共享的影响、对知识共享的因果关系的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等,也提出了我们的见解,以便推动对该问题的研究和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1.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问题是知识员工激励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一些研究。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经济交换理论的研究主要假定人们希望通过知识共享满足经济需要;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主要假定人们希望通过知识共享满足社会需要;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合理行动理论的研究主要假定人们希望通过知识共享满足心理需要。同时,对知识共享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如参与知识共享的不同角色对共享的影响、对知识共享的因果关系的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等,也提出了我们的见解,以便推动对该问题的研究和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结构洞理论的企业家社会资本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引入企业家机会要素重新界定的企业家社会资本,其内涵是指调动企业家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源,以获取企业家机会的能力.从该定义中剖析出企业家关系网络、企业家社会资源、企业家机会战略三个构成因.子.在新经济背景下,运用结构洞理论详细阐述了相应的影响因子,包括结构自治、非冗余联系、第三方战略.  相似文献   

13.
14.
游客环保行为是影响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分析游客环保行为的影响因子,并将环保理念转化为游客自觉的行为选择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依据扎根理论,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在对游客深度访谈资料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分别对其进行开放性、主轴和选择性编码,并据此构建游客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游客环保行为的主导因素是游客特征因素、游客环境态度因素、游客对景区的情感因素、游客习惯因素、社会因素、促进性条件等六项因素.结果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穷家富路"的节俭悖论会影响游客环保行为.文章提出的理论模型不仅是对理性行为理论和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型的扩展,同时也是对Triandis人际行为理论模型的印证.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结构对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资本结构是社会网络中企业间联系的整体模式,主要包括网络联系存在与否、联系强弱及网络结构.利用天津和唐山地区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联结强度和网络密度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国外知识共享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组织内部员工间的知识共享(knowledge sharing)作为组织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日益成为知识管理关注的焦点。知识共享的前因可概括为知识特性、个体特性、组织特性和环境特性四大类,组织特性又可划分为薪酬设计、技术特征、组织氛围、领导风格和组织战略;知识共享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对组织创新能力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本文在对该理论全面述评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核电技术作为一种争议性的技术,具有利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因此,核电技术的顺利发展需要以民众的接受度为基础,并且对计划行为理论(TPB)进行改造,对核电接受度模型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研究表明:信任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的影响都很显著,其中信任度的影响度最高.民众对核电技术的利益感知和风险感知均能显著影响民众的信任度和行为意愿,但对于风险的谨慎要远胜于其对于利益的期望.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社会学视角向经济学和管理学视角的演进对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作了深入的分析,并在对已 有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理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新农村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资本与农村治理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目前我国农村治理问题的社会资本因素主要是消极社会资本的膨胀及积极社会资本的缺失。构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是促进农村善治的有效途径。文中基于政府及村民自治组织等社会资本主体提出了构建积极社会资本实现新农村和谐治理的对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来分析大学生舞弊问题,可建立大学生舞弊计划行为的结果模型,从模型中提取直接影响考生舞弊行为的道德观念、制度规范、学风考风、工具因素和考试模式等五个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应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加强制度规范、严抓考风考纪、消减舞弊工具作用等五个方面入手,消除心理诱因,减弱行为意向,构建完善的舞弊行为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