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如何树立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如何开展持续有效的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向世人展现中国形象,是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国家级别的统筹协调机构来进行国家形象的统筹规划和管理,需要对国家形象核心要素和差异化特色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国家形象的精确定位以及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国家形象应主要围绕国家形象标识、国情综合形象、政府形象、企业形象、城市形象、历史形象、文化形象和国民素质等核心要素进行多维塑造。同时,通过新媒体传播、广告传播、事件营销、口碑营销、公共外交、公共关系等主要策略来进行立体传播。 相似文献
2.
陈一雷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35-38
故事化,作为一种在业界已经逐渐被广泛认可的手法,为纪录片提供了不同的创作思路,也给这个片种带来了新的面貌:更强调视觉效果、更注重叙事策略、更着力把握受众喜好.故事化的最大魅力来源于其独特的叙事,正因为对整个叙事环节的精心设计:叙事视角的灵活运用、叙事时间的巧妙的安排和叙事事件的精心筛选等,纪录片这个传统片种才呈现出新鲜的活力,给观众持续的收视兴趣. 相似文献
3.
梁晓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要认清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的现实,应该从整体战略构建、跨文化差异研究、跨文化多重传播、特色话语体系建设、国民素质的提升、综合传播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强工作,还要避免形象虚幻化、传播形式化、认知框架传统化、交流输出意识形态化、话语表述他者化、形象打造浮躁化等方面的误区,更好地促进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构建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技术促使国家形象传播变得更加多元化,然而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存在不少问题:对内传播多且对外传播少、西方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曲解与误传、不善于利用新媒体对外传播国家形象。分析认为其原因在于:西方国家的媒体占据着世界传播市场的主导地位、通过新媒体对外传播国家领导人形象的意识不够、国内与国外新媒体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限制。分析表明:充分利用新媒体病毒式传播方式,加强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重视传播的国际化视角,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大胆邀请外国媒体,多渠道宣传中国形象;多借助新媒体渠道进行对外传播国家领导人形象;重大国际事件发生时巧用新媒体,掌握对外传播的舆论主导权。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在中国正逐步成长为一个世界性大国,“国家形象”也已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每一个中国人必然遭遇的现实问题,因而国家形象建构的相关研究也有了愈加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近五年来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相关文献,对目前我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战略意义、宏观理论突破以及具体案例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对现阶段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理论及现实情况作出粗略整理,以了解这一课题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房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6(3):63-67
民族国家记忆的时间拓展和民族国家地域性经验的空间塑形,是当下中国当代电视剧民族国家叙事的主要表现形态。而要有效地实现电视剧的意识形态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任务,就必须重视电视剧的民族国家叙事,必须将人性标准、政治标准、大众标准与国家民族至上的标准,进行有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8.
9.
10.
国家形象的提升要练好内功和外功。国家要增强自己的实力.比如经济实力、文化软实力、制度建设,政府管理人员能力等,这是内功。只有内部自我塑造完善,才能传达一个良好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12.
国家形象是国家对外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无不把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国家形象的建立与传播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相关研究也需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叙事学研究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文本叙事到媒介融合的智能化叙事模式,再到更加强调互动性的数字叙事时代,每一个阶段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传统的叙事模式早已不合时宜,只有从数字叙事的角度切入,才能构建数字中国中国故事的数字诗学.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下,我们不光要让世界看得到中国国家形象,更要给世界人民留下深刻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印象.本文试图从数字叙事的相关理论出发,探究数字叙事时代国家形象的塑造面临的创新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国家形象的传播力瓶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中国软实力极为重要的方面,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近些年来呈现出很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毋庸讳言.制约中国国家形象的瓶颈——传播力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如何突破制约中国国家形象建构这一以往重视不足的瓶颈问题.已是一个极为紧迫的课题。如果从公共关系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这是涉及“媒体沟通力”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春林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形象传播是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手段。重庆形象传播才刚刚起步,而且还存在火炉、雾都、山城、四川重庆等几个关键概念的误读,恶性突发事件的倒宣传效果,有计划有组织的大型形象传播活动缺失,媒体传播对形象传播的效果冲抵严重等诸多问题。在强化形象锻造与提炼的基础上,重庆形象传播应从专职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形象符号化处理、分类型传播细则、抗干扰应急方案、传播效果综合测评等方面制订科学的传播策略,并从跨地域跨媒介选取传播平台、组织策划重大品牌公共活动等角度对重庆形象进行立体推介,同时注意负面形象的正面营销。 相似文献
16.
张春林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9(2):95-99
形象传播是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手段.重庆形象传播才刚刚起步,而且还存在火炉、雾都、山城、四川重庆等几个关键概念的误读,恶性突发事件的倒宣传效果,有计划有组织的大型形象传播活动缺失,媒体传播对形象传播的效果冲抵严重等诸多问题.在强化形象锻造与提炼的基础上,重庆形象传播应从专职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形象符号化处理、分类型传播细则、抗干扰应急方案、传播效果综合测评等方面制订科学的传播策略,并从跨地域跨媒介选取传播平台、组织策划重大品牌公共活动等角度对重庆形象进行立体推介,同时注意负面形象的正面营销. 相似文献
17.
18.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51-53
中国与韩国无论从地域上还是从历史文化上来看都关系密切,相互交织。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媒介生态格局的改变,国家外交政策的不断调整,政治分歧与利益纠纷不断深化,国家形象问题日益成为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如何加强韩国对中国的好感度、美誉度与认同度,如何深化两国关系发展,增强互信,更好地向韩国受众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增进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尤其是正面形象的认知,是一个极富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张德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1):79-86
当代圣卢西亚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的长诗《奥梅罗斯》是一部后殖民时代的史诗.史诗利用来自地中海和加勒比海的文化资源,运用双重化叙事策略,并挪用《荷马史诗》、《圣经》、《神曲》中的基本情节、场景和人物原型,通过对创伤、战争、追忆和寻根等文化隐喻的双重化处理,既借助西方经典文本的话语权和传播力量发出了被压抑的声音,又重写和颠覆了西方经典文本.通过双重化叙事策略,诗人最终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确认和建构了混杂的文化身份,显示了多元文化在对话中共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