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序言去年4月我曾非正式地访问了中国人民大学 ,并非常荣幸地结识了社会学系主任李强教授 ,同时相互交换了学术研究信息。李强教授的论文《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已由李为翻译成日文 ,登载在我校的学术刊物《社会学部纪要》上。此外 ,去年秋天 ,我们特邀请了当时正在日本讲学的郑杭生教授来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部做了一次演讲。关西学院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自签定交流协定以来已经整8年了 ,借此机会我想应该将我们的研究交流更加向深一层发展。今天 ,非常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给我这样的机会 ,如果我所讲的内容能为加深双方的交流起一点作用的话 ,…  相似文献   

2.
商文斌 《江汉论坛》2003,4(8):90-92
战后日本所建构的政治体制具有较强的稳定功能。权威主义政治理念的承继与维持,政治体制的适时调整,政治运作的法制化,中央集权体制的建构,这一切为日本实现社会的政治稳定不仅确立了思想基础和调节机制,而且还提供了法制屏障和体制保证,并最终导致日本现代化的达成。  相似文献   

3.
一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之一,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同时也给社会生活以巨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文学出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其一是以色情、凶杀、神秘、恐怖为主要内容的通俗文学极度泛滥。如《教父》、《祓魔者》之类的小说和电影,往往引起整个社会的轰动,畅销数字惊人,作家因之暴富。相形之下,严肃文学黯  相似文献   

4.
社会心态作为一段时间广泛存在于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它可以从深层次折射出民众对社会共同理想的态度。当前存在的一些危险的社会心态已经体现出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对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等社会共同理想核心内容的认同危机。面临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的严峻考验,我们需要在利益整合基础上实现社会心理资源再整合,通过"心态和谐"增强"社会认同",进而增强民众对社会共同理想的心理归属与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5.
自近代以来,欧洲一直是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焦点,而德国则是牵动欧洲的重要的神经中枢。谁控制了德国,谁就能在欧洲战略上处于优势。二战结束前后,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与苏联也毫不例外地在德国问题上展开激烈的争夺。虽然它们曾一度打算合作处置德国问题。然而,随着共同敌人的消失,它们之间的战时盟友关系逐渐破裂,从而在德国问题上无法协调一致n冷战的爆发使美英法西方三国和苏联在德国问题上分庭抗礼,各不相让,最终导致德国的分裂。美苏英三大国在二战期间,为共同击败德意日法西斯轴心而结成同盟。虽然它们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华侨华人足迹遍布五大洲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二次大战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结构亦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据八十年代初估计,目前世界华侨华人约近三千万人,其中80%以上居住东南亚,而且85--90%左右已加入当地国籍,①成为居住国的公民,从而反映出华侨华人社区的新变化。应当看到,确切地了解和估计战后华侨华人的历史及现状,特别是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结构的变化,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对于促进当地民族经济发展繁荣,帮助华侨华人生存发展,并利用海外关系这一特有优势,团结广大侨胞,加速四化建设、振兴中华,以及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国家人民友好往来,维护亚州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与繁荣,乃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从农村微观社会网的变化看宏观社会结构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网是社会结构的概念,是指由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从社会网研究的角度看,整个社会就是由相互交错或平行的网络所构成的一个大系统。网络分析学者不仅研究社会网络的结构本身,而且研究人们的社会行为如何受到社会网络的制约。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二战后后现代主义文学在英美、法国等国家的蓬勃发展,后现代主义在德国经历一个缓慢而踟蹰的接受、发展过程。后现代概念在1969年才引入德国,直到80年代后期,德国文学批评研究界才正式认真对待本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现象。这一特殊现象与战后德国特殊的社会发展轨迹是分不开的,战后15年,德国文学压倒性体现出现代主义文学思想,观照社会现实。60年代,联邦德国社会多元化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后现代主义概念也在此时引入德国学界,70年代文学的内心转向为后现代主义文学风格的传播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80年代德国文学终于贡献出多部经典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而90年代之后由于德国社会和世界格局巨变,德国文学再次转向现实与批判,对过去历史的清算和反思不断进行,但在新出现的所谓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后现代主义印痕依然清晰可见。德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显示出社会大环境与文学进程的辩证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的政治教育以战后初期盟国进行的去纳粹化的民主再教育为起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联邦政府为主导、以中小学校为主要政治教育场所、以校园外的政治教育机构为必不可少的补充这一政治教育机构体系。德国政治教育机构体系构成的启示主要有社会成员接受政治教育的终身性、进行政治教育的全社会性及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哲学视野看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江源 《学术研究》2005,42(1):108-113
要推进教育制度问题研究不断深入,就必须在概括、总结和吸收制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社会哲学的高度进行反思。本文立足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实践,对教育制度的本质、教育制度的现代 转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翻译目的论为依据,以最具代表性的商务英语语篇商务信函,商务合同和商务广告为例,提出目的性法则是指导商务翻译活动的依据,连贯性和忠实性法则确保商务英语译文语篇在目的语文化中交际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一国内外史学界关于德国产业革命的著述卷帙浩繁,研究的热潮历久不衰。关于德国产业革命的开端、特点等问题仍存有异议。英国经济史学家W.O.汉德森认为:“德国产业革命能够追溯到很早时期。当18世纪后半期英国正迅速成为‘世界工厂’时,德国工农业就取得了一些进步,尽管规模很有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共同富裕社会建设议题开始进入研究视野。从共同富裕社会建设过程看,社会团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团结可以有效地应对社会个体化和网络化生存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是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基本前置条件;社会团结通过维持共同利益、凝聚集体意识为改革提供动力,是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重要建构力量;社会团结作为共同富裕社会的社会关系面向,是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目标旨向。这就要求在相关政策议程中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引领功能,完善集体利益调节体系,形成新的改革共识,培育出一个强大的共同富裕建设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从改革开放看社会活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增强社会活力在实践上受到格外重视,从一定意义上讲,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关键作用就是提高和增强了社会活力.社会发展需要社会活力,社会活力是社会生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和机制.事实证明,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平等竞争性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时代精神,也是根本的社会活力.提高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竞争性,要切实抓住其社会机制,按客观规律办事.社会活力应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具有突出的理论地位.  相似文献   

15.
16.
从教育公平看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资本的内涵及其对个体就业影响的以往研究;接着从中国劳动力市场状况和社会处于转型期等背景因素来探讨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影响;最后认为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有碍教育结果公平的实现,并在此基础上,从现实角度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实现教育结果公平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经济的急剧发展,迅速地改变了各经济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  相似文献   

18.
战后的日本虽然进入了民主社会,但天皇制仍然是让文学无法轻易触碰的一块禁地。大江健三郎、深泽七郎等人作品的被封杀,证明了日本战后文学的脆弱。大江的小说《十七岁》、《政治少年之死》,揭示出天皇制优越性、排他性、暴力性的本质,与其说它是对天皇制本身的否定,莫如说它是大江对民主主义思想尚未完全得以贯彻的战后日本现状的忧虑和批判,也是大江意欲摆脱禁忌,寻求创作自由的尝试。在天皇制禁忌依然根深蒂固的今天,大江等作家的努力越发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实施马歇尔计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保护其国内经济、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美国不仅要求西欧国家将取得援助的“必要条件”写进总报告,而且还必须体现在双方签订的一系列双边协定和《1948年对外援助法》中。不惟如此,在具体执行马歇尔计划的过程中,美国又附加了诸多苛刻的条件。这样,美国的霸权和受援国的主权之间就出现了激烈碰撞。然而,由于西欧国家在战后经济重建中有求于美国,为了获得援助,它们不得不以牺牲主权为代价。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根据其全球,特别是亚洲战略的需要,在日本没有彻底清除军国主义及其存在的基础,反而在经济、军事多方面实行扶植政策,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始终阴魂不散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