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新儒家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新儒家的思想重心,在于发掘传统的根本价值所在,即所谓"返本".第二代新儒家的思想重心,则落在如何由传统的根本价值,接上时代文化多元及科学民主的经验要求,即所谓"开新".第三代新儒家是对第一二代新儒家的后现代消解,着眼于思想与权力的根本断裂或者说"解咒",他们在有所成就的同时也错失了一些具有根本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当代新儒家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新儒家的思想重心,在于发掘传统的根本价值所在,即所谓“返本”。第二代新儒家的思想重心,则落在如何由传统的根本价值,接上时代文化多元及科学民主的经验要求,即所谓“开新”。第三代新儒家是对第一二代新儒家的后现代消解,着眼于思想与权力的根本断裂或者说“解咒”,他们在有所成就的同时也错失了一些具有根本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现代新儒家未能全面认识到西方自由民主缺乏普适性,导致其过去近百年来选择了“内圣外王”的错误研究路径.在批判西方民主理论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容错性民主,将“委托试错权、保护政治精英的试错权和履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修正错误的义务”视为民主的核心,而不是西方自由民主强调的多党竞选.以容错性民主为标准,通过挖掘儒家君子的道德内涵,便可初步实现传统儒学与民主之间的融通.具体地说,就新外王而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政治精英需要履行的义务;就新内圣而言,“公开自我批评”的精神和行为是一种美德,符合儒家对君子的道德要求.容错性民主理论的提出,修正了现代新儒学的研究路径:从“返本开新、内圣外王”转变为“开新返本、新外王新内圣”,初步解决了困扰现代新儒家的世纪性难题“传统儒学现代转换问题”,并在制度层面与深圳市、重庆市建立的“容错机制”相呼应.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中的"返本"与"开新"对隐喻语言与思维进行多元分析,以隐喻研究的返本开新路径——通过"回到隐喻心理","重读隐喻语境",进而"走近隐喻文化",最终"走进隐喻认知"——基于世博语篇中的隐喻研究,从理论上论证隐喻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同时揭示隐喻与思维的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5.
在中唐至明末清初期间,宋明理学经历了一个由产生、发展、鼎盛到逐渐式微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宋明理学积极吸收道教和佛教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具体的修道办法。这些修道办法虽然包含许多道教和佛教成分,但它始终持守着儒家的核心理念,延续着源远流长的儒家道统,从而实现了儒学的返本开新。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滥觞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返本”,要深入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就要在传统文化中对其追根溯源并用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同时,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发展又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新”,既要做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又要做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因此,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只有在坚持传统文化“返本”与“开新”的辩证统一中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传统文化屡遭诟病,儒家的"礼教"也备受批评。长期以来,人们未能从历史的观点看礼教,造成了对礼教的误解和反感,影响至今。对于礼教,须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回到源头加以考察,剖析其深刻内涵,衡定其历史地位,以儒家经典为依据,讲清楚其内涵与地位、意义和价值以及后来的异化。应当在深刻反思其发展演变历史的基础上,正本清源,返本开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仁为本,仁礼并建,构建具有自由、平等精神,充满人文关怀的新时代的新礼教。  相似文献   

8.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要返本开新.首先是必须返回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之本,批判地检视作为一种新资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其次返文学之本,即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对象应该严格限定具有"审美性"的文学文本之上,而不是过于宽泛的文化.在此基础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中有着丰富的可资借鉴、可供"开新"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赵建华 《东岳论丛》2011,32(2):74-78
关于"复"的追寻,先贤倡之已久,但尚无全面系统的总结。本文从"复"的思维与真善美关系的分析揭示来展开,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跨文化的比较法,通过对经典中关于"复"的观念的疏理,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层面进行诠释发挥,把有关精义复合集成于主体道德人格的建构中,以此探求现代道德文化整合与重构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0.
张元城 《河北学刊》2006,26(4):105-109
汉武帝朝的酷吏政治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和汉武帝使用酷吏加以解决的产物。它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汉元光、元朔期,酷吏随儒家政治代替黄老政治而起;汉元狩、元鼎期,酷吏张汤决断国政,酷吏政治取代了儒家政治;汉元封、太初期,在杜周、王温舒的示范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出现了大批酷吏;汉天汉、太始、征和期,酷吏政治的恶性发展导致了官僚队伍的分裂,终于酿成“巫蛊之祸”。前期,酷吏镇压的主要对象是豪强,作用也是积极的;后期,酷吏镇压的主要对象是普通民众,不值得肯定。酷吏政治恶性发展形成的“巫蛊之祸”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灾难。  相似文献   

11.
盛唐时代,西域等地外来文化艺术进入中原地区,促进南北文化交流,中外多元文化融为一体,大渗透、大融合、大交流。在此背景下,盛唐绘画与同时代的诗歌、音乐、舞蹈、书法等艺术互相借鉴、互相渗化、互相交融,共同造就了唐代多元化艺术的辉煌篇章,并发展到了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兴盛的高峰期。这既是各文化艺术的互通性和互渗性中审美流变的结晶,也促进了唐文化的整体发展,在当时和后世均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船山殁后以至于今,学界围绕船山学术旨趣争讼已久,诸种说法或盛传一时,或流行至今,然细考之,均有偏阙,亦无有公论。船山与朱子之间关系的判断,制约、甚至决定着对船山思想渊源、学术旨趣之定位。依已有之成论,在宋明学术的框架中,船山学说与朱子学说关系归结为:船山笃守朱子学、走出朱子学与超越朱子学三种,由此可将船山学术旨趣化约为:船山以理学为宗、对朱子理学的倾覆以及集道学之大成三种争讼观点。宜以整个思想史的视域,将船山之思想视为朱子学说之反动,即对于朱子在理学开新的过程中丢掉了原始儒家的精髓、失去了儒家之所以为儒家之意蕴的"反动",从而将船山学术旨趣追溯至尽"明人道"的先秦孔孟之正学,从而肯定船山以复先秦之古为解放的正面价值。  相似文献   

13.
明代宦官政治严重威胁了传统的士大夫政治,导致宦官与文士之间冲突不断,至后期直接演化为党争之势。延伸至文学层面,文人的命运随着与专权宦官的亲疏远近而波折不定,他们不得不选择相应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以适应时局,因此,在明代文学的演进过程中,诸如文学流派的分化与重组、文人群体的结社与设院、文学思潮的复古与新变等环节,都打上了宦官政治的明显印记。  相似文献   

14.
俞祖华 《河北学刊》2020,40(5):72-81
新儒家学人对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复"其本来与"兴"其未来、老中国("旧邦")与新中国("新命")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梁漱溟提出了既能避免"将中国化连根的抛弃"又能"领受接纳西方化"、既能传承"民族精神"(主要指"伦理情谊"和"人生向上")又能"吸收近代西人所长"(主要指"科学技术,团体组织")的"老根新芽"说。冯友兰一再引用"旧邦新命"这一典故说明复兴古老文明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系,希望通过"新旧相续",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古、又是最新的国家","使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放出新的光彩"。牟宗三系统阐释了"返本开新"思想,提出了"三统并建"说,强调"道统必须继续"、"常道不可舍弃",要回归"以仁教为中心的道德政治的教化系统",又要"开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外王,亦即开新的外王",即开出民主与科学。三者有一些思想共识,如均把民族复兴寄希望于民族文化复兴尤其是儒学复兴,认同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复"其本来、"复"其固有即传承中华文化生命,认同民族复兴必须"兴"其未来、"兴"其未有即迎受现代文明,认同"老根"与"新芽"、"旧邦"与"新命"、"旧内圣"与"新外王"之间可以实现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们的哲学正处于不景气之中,其内在的根本性原因在于我们的哲学未能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哲学应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为人们提供超越现实生活的理想世界。克服当前哲学危机,不仅要“返本”,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的真精神,而且要“开新”,开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局面。开展社会哲学研究就是要从总体上把握住中国社会的变化,使我们的哲学真正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寻找出具体的达于终极理想的过路,从而重新焕发其青春。  相似文献   

16.
17.
制度分析的回归与演进述评新制度主义的兴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制度主义在批判行为主义的过程中兴起并在社会科学诸学科的推动下不断向前演进。本文在介绍新制度主义兴起的原因和背景、演进过程中“分化”形成的三个流派以及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新制度主义的价值所在及前景进行了一些理论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俄国形式主义以文本形式结构作为文学史研究的逻辑起点,并引进了体系与功能的概念,在文学演进方面作出了富有启发性的论述,包括文学演变的动力与形式问题、文学史研究中共时性与历时性的问题、文学演进与文学外因素的关系问题。但是,形式主义关于新形式代替旧形式的奇特化理论仍隐藏着心理主义的因素,形式体系的建立抹杀了作品的个性,其文学史观也未能最终沟通文学与社会生活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实现了革命、改造、建设、改革的逻辑演进;30多年改革实现了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的逻辑演进;10年发展实现了"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逻辑演进。三个方面逻辑演进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成就了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演进体现了主体认识论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执政规律。  相似文献   

20.
文学具有诸多潜在的功能因素,它因社会时代的需要而被彰显和确定,由于不同社会时代人的需要有所不同,同一社会时代人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从而使文学的功能的显现也呈现出主次、变化和不断丰富的特点。本文就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分析了文学的教育、审美和娱乐功能如何在社会时代的需求中演进和交替变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