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灵性与物性     
灵性和物性是中国美学中一对关于审美主客体关系的范畴,它们和一般的“心”、“物”或“情”、“景”范畴是颇为不同的。“灵性”是指作家艺术家气质中包含着的诗性智慧,同时,也指因长期进行艺术创作而形成的、易于为外在触媒激发的灵机。灵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属于人性的范畴,是人性中的审美因子。“物性”不是一般地指客观事物,而是作为审美对象的客观事物的独特形态和独特机理。“物性”又是一个勃发着宇宙生机的生命性概念,它是造物的生命体现。“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事物的特殊性,还指其所包含的微妙变化的性质。灵性和物性都非孤立的存在,而是在其互相感应中成为创造佳作的契机的。灵性与物性的偶合,是艺术品创作中的最佳契机,在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论中被称为“天机”。  相似文献   

2.
灵性化叙事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方法,随着生态保护的加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成为人类的重要目标,灵性化叙事成了世界众多作家的自觉选择.灵性化叙事赋予万物以生命意识,泛神论思想是其叙事的基础.本论文论述了灵性化叙事概念、审美表现、创作状态及灵性化叙事的文学意义与叙事方法价值.  相似文献   

3.
灵性资本与中国宗教市场中的改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清津 《文史哲》2012,(3):132-142
"灵性资本"是一个用来解释宗教现象的新概念,是继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之后对资本概念的又一发展。灵性资本包含了来世、健康、社会资本、公共服务、经济态度和宗教的外部经济六个要素。由理性选择理论角度看,宗教信仰是个体基于最大化动机而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个体信奉宗教是为了获得灵性资本,而改教则是放弃灵性资本较低的宗教,改信灵性资本较高的宗教。中国社会中基督徒数量的大量增长,是一种从传统的民间信仰皈依基督教的改教现象,而且这种改教几乎是不可逆的。这说明,基督教所提供的灵性资本高于传统的民间信仰。  相似文献   

4.
彩陶的灵性     
<正>彩陶作为我国史前时期一个特定发展阶段的文化标识,不仅有着巨大的美学魅力,而且有着深厚的史学内涵,如今人们所说的仰韶文化在过去就有着“彩陶文化”的美称,甘青地区的马窑文化,也曾一度被称为甘青仰韶文化.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彩陶不仅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典型代表物,而且也应当说它是这一时期的特殊代表物.关于彩陶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十分引人的课题,而在学术讨论中人们倾注笔墨最多的恐怕要算是对各种彩陶纹样的专题研究.彩陶的衰落与消失,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似乎很急促,很突然,原因何在?至今似乎并没有一种能得到公认的解释.本文所将涉及的,既不是彩陶的产生,亦不是它的消亡过程,而是就彩陶本身与当时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些关系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讨论.一、彩陶并非纯粹的生活实用器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还必须肯定,一部分或大部分彩陶也还都具有生活实用器的功能,在考古发掘中也可看到有些彩陶器确实有着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和破损痕迹.它与普通的生活实用器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在它的内壁或是外壁绘有各种不同的纹样.一方面这些纹样与器皿的实际生活用途并无根本的联系,如一件陶罐并不会因其有无纹样而改变其可盛贮物品的功能;但另一方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6,(4):133-138
灵性书写是美国黑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一种特定的、族裔色彩浓郁的仪式化书写,触摸历史记忆,从而实现民族精神的复归。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时代运动在西方的高涨,美国黑人女作家的灵性书写开始密集出现并且进入主流文化视野。《寡妇颂歌》和《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两部小说可为代表。小说通过按手、沐浴等仪式化书写,揭示出被伤害的灵魂救赎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孙霞  吴翔宇 《阴山学刊》2006,19(5):46-49
《八月之光》体现了福克纳小说艺术的诗性想象和灵性思维。它的结构是诗性想象之基础,而作家的灵性思维则既是小说思想性的艺术升华,更是美国南方文化的神意飞跃。作品诗化主要体现在整体结构的自恰性、反复的叙述方式、张弛有序的节奏及意象的组合方式等方面。这种诗化的结构呈现为一种灵性之光,这种灵性就是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氛围。  相似文献   

7.
对科学素质这一概念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可以揭示出它从一个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理念发展成全球化行动纲领的演变过程."科学素质"概念在美国产生有着具体的历史背景,它作为一个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理念在不同时期被人们赋予不同的内涵,这些关于科学素质概念的界定(包括美国的"2061计划")主要是指"学生的科学素质"或完成中学阶段学习后应具备的科学素质.对全民科学素质的概念,不同国家和组织、各国学者关于它的界定是不完全相同的.科学素质是一个历史和社会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琼州学院学报》2016,(6):106-111
宗白华美学思想中的最高灵境映射着高尚的灵性人格。"歌德人格"和中国历史上的"晋人之美"是宗白华美学思想中灵性人格的典范。在宗白华看来,"歌德人格"是生命本体的象征,而"晋人之美"是宗白华理想人格的标本。宗白华美学思想中的灵性人格表现在他对本体生命的肯定,以及他的入世超世和"小己人格"上。这恰恰对我们当代人的生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一是要超越物的有限性,回归精神家园。二是既要深入生命,感悟"永恒活跃的生命本体",又要静穆的观照生命,感悟生生之节奏。同时也要回归人的本质,热爱生活,追寻有张力的生命,呼唤自由生命。三是还要追寻无止境的超越,时时创造更高的新人格。  相似文献   

9.
熊国华 《江汉论坛》2004,(10):109-112
李商隐诗歌的心灵性结构不同于以前的叙事性结构、描绘性结构、抒情性结构、涵括性结构和梦幻性结构,标志着诗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构思能力的重大突破,完成了唐诗由主要对外部世界的描写进而向心灵世界拓展的艺术转型。其诗歌的心灵性结构打通了人与世界的阻隔,建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审美关系,超越时空限制,重整现实秩序,展示了人对自由与无限的追求,为中国诗歌史提供了新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传统绘画之间的差别,人们已经谈论了不少,但这至今仍是一个颇为诱人且大有用武之地的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绘画是视觉性的,中国绘画则从心灵性的。当然,任何绘画都是视觉艺术,任何绘画都离不开心灵的渗透与参与。因而,是严格的美学意义上讲,应该说中西绘画既是视觉性又是心灵性的,都是视觉和心灵这两种主体力量互相沟通、共同合作的产物。即便如此,我们仍感到,若着眼于中西绘画的历史走向、整体风貌及审美趣尚、造型特征……这些宏观方面的差异,还是可以完全肯定地说:西方绘画突出发展了绘画艺术的视觉性素质,中国绘画则突出发展了绘画艺术的心灵性素质。  相似文献   

11.
艺术的形式理论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的话语,但“形式”一词并非中国固有,而是引进的。本文分四部分论述了“形式”概念从被接受、使用,完成本土化到与西方现代艺术形式理论话语的一体化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形式”概念本土化过程是扎根于中国艺术的土壤,一直与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变革、文艺论争有着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仔细分析公平正义,对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社会公平,是一个变化、发展的概念。这种公平是具体的历史的公平,它不是绝对的、毫无差别的公平。在现阶段,它只能是相对大多数人的公平,是相对公平。  相似文献   

13.
概念的辩证性的研究,不仅在辩证逻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推动思想解放、学术讨论也有现实意义。人们的认识过程是一系列概念形成的过程,每一个概念都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支撑点。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都以概念为其研究的出发点,概念是构成逻辑大厦的砖石。辩证逻辑的概念特征和形式逻辑的概念特征有本质的区别。形式逻辑主要是研究概念“量”的方面,它把概念当作现成的和稳定的对象来研究,不研究概念的产生、发展和转化。辩证逻辑则在“一切概  相似文献   

14.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学派继概念隐喻观及映射论之后隐喻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概念整合理论认为:认知主体通过不同认知空间特征的类比、映射、整合及扩展,构建新的结构,产生新的意义.概念整合视角下的隐喻认知是在概念整合网络中多空间的复杂映射,它是一个动态实时意义的构建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认知思维活动.概念整合理论对于认知主体隐藏于隐喻幕后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作了更为深入的揭示,对隐喻的认知与解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黑格尔的作为规范和标准的"真正的自由"概念,建立在互主体性哲学模式之上,是一个伦理实体的自由概念.在这一自由概念中,黑格尔完成了古代伦理实体与近代道德主体之间的综合,并把它表现为概念各个环节的辩证发展,从"家庭"经过"市民社会"到"国家",体现着自由意识的发展."市民社会"对于黑格尔的伦理概念及其辩证运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正是在伦理概念的运动过程中,"市民社会"表现出了深刻的辩证性质,黑格尔结合古代与现代熔于一炉的伦理实体的自由概念才真正是可能的,或者说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6.
梁实秋灵性笔调下的散文魅力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之美"、"人性之美"和"气度之美"。梁实秋的散文创作是构成梁实秋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启了中国20世纪现代散文独特思维与内在情感的审美书写,其丰腴而优雅的文调始终灌注着一种健康人生的旷达馨宁和睿智俊逸的生命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探究梁实秋散文蕴含的文学思想及其创作的魅力,对于当下建构21世纪中国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引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卫军 《兰州学刊》2007,(3):201-202,72
"时"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在先秦,它经历了由自然之"时",到"凡岁月日刻之用",进而发展成与人的命运休戚相关的一个概念的过程,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易传>之"卦时"说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唐斌 《兰州学刊》2013,(6):199-201
货币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也有着重要地位。马克思的货币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文本中,可以梳理出一条马克思货币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完善的过程,从中也可以发现在货币研究中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研究视阈。  相似文献   

19.
刘琳 《兰州学刊》2003,(6):41-42
国际货币体系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以后 ,又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 ,是与不同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直接相联系的 ,它既是国际斗争的重要场所 ,也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它反映了当时的国际主导力量和大国的霸权地位 ,并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同时它的发展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唐斌 《理论界》2013,(3):7-9
货币思想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也有着重要地位。马克思的货币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文本中,可以梳理出一条马克思货币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完善的过程,从中也可以发现在货币研究中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研究视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