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殷商时期青铜纹饰的意象形态深受史前和原始艺术的影响,在史前时期的器物和装饰上,可以找到诸多商代青铜器纹饰的雏形。但从发生学的观点来看,史前和原始社会的器物造型和装饰具有的抽象或意象形态的审美属性,并非与器物和装饰的生成同步发生,它是在人类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经过若干个复杂的转换过程才得以显现出来的。同时,殷商青铜器的意象形态既折射了商代的社会性质,也表达了其内涵的丰富多彩和审美感染力,它是这一时期人、神灵、自然、艺术之间协调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金爱秀 《南都学坛》2007,27(3):18-19
南阳楚汉文化的发展脉络体现在实物方面,就是由青铜文化发展到砖石文化。南阳汉画像不仅在具象上多继承楚青铜纹饰,在制作手法、审美风格以及生死观、宇宙观等方面都和楚文化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3.
青铜器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青铜纹饰的研究,为研究春秋时期人民的文化、艺术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依据。早期的动物纹饰趋向呆板与固定化,其形状所表现的神话式力量明显递减,动物纹饰神话性与超自然的魔力则远不及商周时期。中期的动物纹饰在结构上有某种粗犷的风味。晚期的倾向是追求精丽细密,以繁缛为美。春秋青铜纹饰...  相似文献   

4.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缶,由青铜方鉴、青铜尊缶、鉴盖、缶盖、铜勺五部分组合而成,结构精巧,功能先进。从艺术表现来看,其主体部分由器物本身、装饰附件和镂空附饰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各自使用了不同的铸造工艺,各部分间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连接,造型端庄,装饰精美,工艺精湛,展现了战国时期综合生产力水平、先进的青铜铸造技艺和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5.
6.
7.
青铜的出现和冶炼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时期被称作“青铜时代”。铜的冶炼是化学史中的一件大事,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化学方法从天然矿石中提炼的金属。本文探索内蒙古地区最早青铜器的出现和青铜的冶炼问题。考古资料表明,早在距今3100多年前,内蒙古地区已有大型青铜器出现,并有可能是当地铸造的;到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前221年),青铜器已大量使用,青铜冶铸业相当发达。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认识到原始宗教、巫术对史前人类的艺术创造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时,很客易犯将这一作用扩大化、绝对化的毛病,忽视了艺术创造者本身的审美自觉所产生的力量。其实,审美与非审美的因素总是处在一种混合状态中的。所以在与中国原始陶器上那些朴稚然而极其绚烂的纹饰照面时,我们不免首先会被凝固在器壁上的那种暗涌着的强大的原始生命的喜悦所深深打动。可以说,象形纹饰几何化以及几何纹饰繁化的道路,也就是陶器制造者们审美自觉的过程.正是在对美的把握与创造中,他们获得了生命存在的诗意与狂喜。  相似文献   

9.
侯马陶范是晋国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陶范器型和纹饰上的种类已涵括了大多数已知的晋国青铜器。侯马陶范构建了中国当时的青铜文明,它对晋国青铜文化乃至中国青铜文化的研究都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青铜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奴隶社会等级制度的鼎是人和神相通的器物,即青铜艺术"礼器".它经历了滥觞期、盛期、转机期和晚期4个时期.青铜艺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奴隶社会的开始,其代表作品有"司母戍大方鼎"、"四羊方尊"等.  相似文献   

11.
祁县砖雕门楼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交融和凝结,不仅在工艺上呈现了晋中地区人文特征和审美取向,而且门楼上的纹饰和题材更是研究祁县明清装饰纹样艺术特色的生动资料。研究它对于继承传统、保护文化遗产,特别是古为今用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上古楚人的官书,楚金文的出现是楚人以自己地域文化的审美眼光对宗周金文进行“楚化”的结果。金文的“楚化”不仅表现在用笔、结体及构字法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楚人对大篆字体的变形、草化和装饰美化方面。“楚化”使金文具有了鲜明的地域性、装饰性、抒情性等特点,也强化了书法的书写意趣和笔致韵味,极大地丰富了金文的表现形态和审美趣味,为汉字走上艺术化道路迈开了决定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在艺术发生学研究蓬勃发展的今天,从艺术发生与原始社会、原始宗教、原始巫术之间的密切关系着手,探讨艺术发生研究"综合论"及其当代视角,是当下的艺术发生研究的重要课题。选取艺术发生理论研究中的六个关键词——原始社会、原始宗教、原始巫术、"自意识"、"综合论"及其当代视角——以管窥艺术发生理论的历史流变,以及形成多元化视角的原因,同时阐述了对艺术发生研究的理解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商周青铜器与古希腊雕塑同属于青铜时代的艺术, 同为人类当时艺术的最高峰,它们可以相媲美,但是由于中国与古希腊系两种不同的文化,它们在内在意蕴、功能及艺术创造原则上都存在区别。中国商周青铜器更多地与宗教祭祀、巫术、政治教化相联系, 在创作原则上主要为象征主义, 而古希腊的雕塑则更多地与神话、 审美相联系,在创作原则上主要为写实主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铜器艺术即包含着酒神的狂欢与放纵,包含原始先民内心野蛮、残酷的本性,主要表现为青铜装饰中的饕餮纹———一种有想象得来的恐怖狰狞的纹饰,它营造一种神秘、诡异,恐怖的气氛。来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摆脱野蛮的动物性开始重视人文和伦理,日神对动物性的原始本性的调节和制约,呈现一种和谐、优雅、简单,朴素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古代文体交叉现象,是指两种文体在外延上的部分迭合。辞与赋、赋体与骈文、赋与散文、诗与词、词与散曲等,都有这种交叉现象的存在。此种现象的发生,客观上是在文体演进的动态流程中不同文体互相交融、渗透的一种结果。而从创作主体这一面说来,也有可能出于对文学美多样化的自觉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作家在审美创造中对单一化“美学设计”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戴家湾青铜器具有强烈的风格特点。从形制装饰方面来说:出现了禁这种新的器形;有发达的扉棱装饰;个别器物体量巨大,尺寸高度引人注目。从纹饰方面说,主要有动物纹和几何纹,其中鸟纹、尖刺乳钉纹、直棱纹,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古代汉语教学模式转变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古代汉语教学模式的转变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树立人生理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珂  代绪宇 《南都学坛》2003,23(6):62-69
格律诗能够成为古代汉诗中最重要的定型诗体,其诗体的主导地位维持了千余年.既是因为格律诗本身具有齐言体、音乐美等格律上的诗体优势,也是受到了以科举制度为代表的官方保护的结果,更是因为有词和曲这样的准型诗体作为格律诗最重要的辅助诗体,减轻了定型诗体对诗人的文体自由的抑制。词和曲加速了古代汉诗诗体由定型诗体到非定型诗体的诗体解放进程,促进了汉诗诗体在诗体规范与诗体自由之间的和解,避免了汉诗诗体走上极度律化或极度散文化的极端。由于词与曲的文体调和作用,古代汉诗形成了长期以格律诗为主导诗体,词、曲为辅助诗体的定型诗体与准定型诗体并存的诗体多元格局。在形式和内容上,词和曲与格律诗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和通俗性,有效地纠正了以格律诗为代表的正统诗歌在形式与内容上的严肃性。不仅有利于格律诗的存在,也极大地从诗的体裁和风格上拓展了古代汉诗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