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瑾 《经理人》2012,(1):57
面向中高端人才的独特招聘方式近期在网上热传三段改编的"TOM猫咆哮体"小视频,分别为"痛苦的HR"、"痛苦的求职者"和"痛苦的猎头",引发了众多网友们的关注和热议。这几段视频的创意和制作来自一家专业中高端人才推荐网站,它有一个既传统又新颖的名字—"举贤网"。  相似文献   

2.
那些话     
我国人才战略实施面临“四热四冷,四多四少”:政府热,用人单位冷;中央热,基层冷;党委组织部门热,业务部门冷;增量热,存量冷。创新人才多,创业人才少;政策创新多,体制机制创新少;  相似文献   

3.
国考十八年     
徐浩程 《决策》2011,(11):26-29
当国考还在科学性与可行性之间慢慢摸索之时,突如其来的“国考热”将其推入尴尬之地。是坚持汰劣,还是转向择优?如何在“进化”中坚持考以致用?这些最基本的国考命题都在“国考热”中试炼。  相似文献   

4.
《经理人》2009,(8):100-101
2009年新增的痛苦 调查发现“订单锐减”、“面临辞职压力”、“转战内需困难重重”这3项最令CEO们感到痛苦,这是《经理人》杂志做“中国CEO痛苦调查”8年来,首度提到的痛苦点,而且痛苦仍在蔓延。  相似文献   

5.
曹建交 《经理人》2004,(8):42-44
与经理人进行“痛苦”对话,他讲述的不仅是他自己,也说出了你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孙钱章 《决策》2001,(12):27-27
识才,要知道人才的特点,人才和庸人的最大区别在于有主见,有创造,能从事创造性工作。而庸才则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只能从事不费脑筋的工作。有主见,有创见,难免与领导意图不一致,甚至与传统原则相抵触,而且创造性劳动又难免有失败,犯错误,而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重复性劳动,似乎没有缺点错误,有也不是自己的,这种人使用起来,“听话”、“顺手”。前者似乎爱闹“独立性”,不听话,不顺手。所以墨子说:“良才难令,良马难驭。”虽然千里马有缺点,但墨子却又说;“良马难驭,然可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右致君见尊。”因此,高明的领导人,肯定会使用有缺点的人才,而不会使用“无缺点”的庸才。  相似文献   

7.
王重旭 《领导文萃》2007,(5):138-140
我们一直都以为,刘禅亡国,是因为他没有按照诸葛亮“近贤臣,远小人”的忠告去做,而是一意孤行,“近小人,远贤臣”。结果导致国破家亡,以至“此间乐,不思蜀”,成为寄人篱下的“安乐公”。  相似文献   

8.
曾晓红 《科学咨询》2007,(14):60-60
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以她不堪回首的耻辱论证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就没有任何前途可言。“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的一段讲话。可以看出,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创新能力”就是人们产生新认识、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1,(40):19-19
改革胶着状态之下.着眼于要素市场的新一轮“特区”热正在全国多个地市上演.其中尤以人才、科技、资本等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突破口”和制高点。  相似文献   

10.
时下,许多单位在招引人才时,热情高,投入大,这表明人才的价值取向。但也有一些单位,花重金引进人才后,却没有合理使用好这些人才,出现重“引”轻“用”的现象,其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1.
一天津市轧三制钢有限公司实行的比质比价采购管理是在1996年底制订三年改革脱困规模时提出来的。当时的出发点是:规范企业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为改革脱困增效益。这对于一个刚刚实行公司制改造,计划经济痕迹很深的国有企业来说,确实在观念上是一个撞击。尽管搞“比质比价采购管理”的想法提得比较早,但真正实行起来是在1998年6月。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条块分割”的影响,企业内部在采购体制上也形成了“多头采购、分块花钱”的模式。沿用了多年的管理体制,现在要改过来,不经过一段痛苦的“孕育”,是不会…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大地热气腾腾,各项建设蒸蒸日上。但在形形色色的“经商热”、“公司热”、“房地产热”、“城市化热”等等热浪中,许多地方的“造城运动”热度居高不下:大城市、大规划、大投资、大广场、大立交、大绿地……;小城镇,大圈地、大招商、大建房、大搬迁、大示范……,“形象工程”、“标杆政绩”,你追我赶,不一而足。其中,不乏“空城”之计,“空壳”之戏,从而导致民生凋敞,民怨丛生。此种“过度扩张”之策,似庆“稍息”;此种“过度跃进”之热,似应降温。  相似文献   

13.
党管人才关键在管,这个“管”字,既是党管干部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方式和途径。只有真正抓住了这个“管”字,才能更好更实际地做好党管人才工作。  相似文献   

14.
宽窄都是路     
蔡志忠 《领导文萃》2008,(22):49-49
禅宗注重“异”,人们都用过去的经验在生活,他们最无法开悟的一点就是“同”。不能开悟,许多痛苦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5.
朱又可 《领导文萃》2008,(24):40-40
目前看到一段未公开的资料,记录了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的一段讲话。任老讲“和谐”。他说是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并说这是他自己的说文解字:“和”,就是每个人都有粮食吃,“口”字旁边一个“禾”嘛:而“谐”呢。是“皆”加一个“言”,让人人都说话。“人人有饭吃,人人畅所欲言,不就是‘和谐’吗?”看过者无不大笑。  相似文献   

16.
商振 《领导文萃》2008,(22):120-122
小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往往会说:“不是我不努力学习,而是这次考试的题目比较偏。”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趋利避害的,也就是寻求欢乐而逃避痛苦。小孩子找借口,逃避的是挨打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中央提出“党管人才”,不是在干部人事政策上另起炉灶,而是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确立了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党管人才”这一战略指导原则,与时俱进地总结了我们党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经验,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明确了我们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用人观念和制度安排存在欠缺,仅2005年一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无端消耗。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人才使用情况,被一些专家称之为“高学历运动”。这一“运动”在全国催热了一波“人才高消费”狂澜。人才使用畸形消费人才资源是十分珍贵而稀缺的社会资源,人才浪费是最大的社会浪费。然而,近年来我国的人才使用走入了一个畸形消费的误区,为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人才高消费,大材小用。近年来,人才高消费趋向越来越严重,在许多地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普遍提高,出现了大材小用的现象。人才  相似文献   

19.
贫困地区引进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目前的形势和条件来看,要坚持做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20.
《经理人》2004,(9):46-48
上一期《经理人》(即8月号)发布了2004年度“中国经理人痛苦榜”,连续三年对中国经理人在职场上的痛苦进行追踪研究,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篇幅有限,只能摘发调查报告中的一部分内容,作为延续,本期刊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大城市高级经理人痛苦榜,同时摘选了网络媒体的一些反馈和一位专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