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勇  李鸥 《中国统计》2012,(8):30-31
什么是统计?统计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是一种实用的方法,是一种坚守的理念,是一种深邃的思想。这是我们对统计的理解,对统计的体味,可能有偏爱的成分,但更多的是领悟与思考。统计是一种语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描绘有多种形式:语言、文字、图像、音符、肢体等,统计是用数字映现世界的,数字是统计的语言。大千世界的缤纷变化,客观事物的繁简更迭,无不可以用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大小、多少、轻重、快慢,所有的事物都是通过数量来体现它的存在和价值的。统计正是用数字这种特有的语言,解读着历史,解读着世  相似文献   

2.
朱家良 《浙江统计》2003,(12):27-27
多年来在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研究工作,事事离不开统计数据,有的工作成果对政府决策起到一定作用,与学统计、用统计密不可分。统计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举例来说,早在1981年,我和同事们运用统计数据研究浙江产业结构状况和调整途径,在省内率先提出“轻型结构”的判断,分析了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和演进趋势,认为一个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应作为全国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这个结论,得到许多人的认同和肯定。第二个事例,关于浙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在80年代中期进行大讨论之后,我和同事们在后续研究过程中,于1987年提出《承认…  相似文献   

3.
清脆的钟声预示着世人瞩目的1997年终于来到了。我们——《浙江统计》编辑部的全体同仁在此袁心祝福在过去一年里给予《浙江统计》种种呵护的各级预导、通朕人员、作者和读者生活美满、身体安康!同时,也真诚地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浙江统计》能在你们的关心、支持下继续茁壮成长!回首1996年,我们百感交集,即有“改革、创新、提高”后的喜悦,也有编辑工作中诸多失误带来的苦涩,更有对统计工作服务不周的自责!展望1997年,我们信心倍增,香港的如期回归和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将激励我们在统计杂志改革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力争以全…  相似文献   

4.
5.
葛华 《山西统计》2002,(4):45-45
统计工作出现在前 ,统计学科出现在后。对统计工作内容的规定 ,只能出于客观实际的需要 ,不能出自统计学科的理论定义。什么是统计工作 ?事实上当前我国的统计工作的涵义应该是十分明确的 ,即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宏观管理的需要 ,国务院授予国家统计局的全部工作任务就是统计工作。因此 ,目前 ,通常意义上的统计工作包括三个层面 :(1)国家统计局系统承担的全部工作任务 ;(2 )部门为完成国家统计局下达的统计任务所进行的工作。在这方面 ,有一需要澄清的问题 ,即部门为进行业务管理而制订的统计报表 ,应属业务报表范畴 ,不属国家统计局管…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统计部门以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风范 为社会公众所认可。但是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多元化,对 统计信息的人为干扰不断增加,弄虚 作假瞒报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一些单 位有所滋生,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 对我们统计队伍也有所影响,因此,我 们必须在加强统计法制建设的同时,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为统计学者说统计了了解不同职业、不同职称、不同年龄的专家学者对统计学学科体系的看法,国家统计局科研所于1998年进行了一次“构造与完善统计学学科体系”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高等院校的统计专业教师、从事统计科研工作的专家和政府统计工作人员。从他们的工...  相似文献   

8.
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统计信息的准确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统计信息是否真实、及时、可靠 ,是统计工作过程的最终体现 ,也是评价统计主体行为是否合理、规范的重要标准。统计信息从其属性来看 ,属人造信息 ,具有专门的制造手段和方法 ,也具有相应的制造系统和制造过程。因此 ,统计主体的行为如何 ,就成为影响统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统计行为是统计主体运用所掌握的统计理论和方法 ,对客体进行统计设计、调查、整理、分析及提供统计信息等一系列工作行为的总和。统计主体行为包括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指导个体行为 ,并决定…  相似文献   

9.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教育部门来到了统计部门。刚来统计局报到的时候,统计局的老领导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人们都说统计部门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可年轻人你知道吗?统计事业是一个万岁的事业,只要有人类存在,只要人类从事经济社会活动,就必须有统计工作。统计这项”万岁“事业,需要用统计人的肩膀去扛的,这就是统计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统计信息系统与统计信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统计科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的快速渗透,统计信息系统已逐步成熟并普及,催生了统计信息技术研究领域。文章阐释了统计信息系统概念,并给出统计信息技术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1.
统计信息化与信息化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以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化在全球迅速发展,日益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应,这些效应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了社会福利水平,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可持续发展信息社会的构建。作为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统计信息化多年以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应社会发展的监测需求,对信息化发展的统计研究日益蓬勃。厘清统计信息化和信息化统计的内  相似文献   

12.
奥伦.    韩启祥 《上海统计》1998,(1):40-41
概述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进程,促使我们健全和完善统计科学。由于各国建立了可比较的宏大数据资料库,国际贸易统计已能顺利实施。跨国统计体系在自身学科建设和应用领域等方面有新的探索成果,同时在调查方法的结合应用、调查体系完善方面也取得进展。一、国际统计基于下列原则1.各国要设置在政治上、法律上和组织机构上独立的国家统计办公室(局或署),英文缩写为NSO;2.国际统计学会(ISI),特别是联合国统计署,联合国附属部门和一些跨国性国际组织机构,通过颁布非强制性的专业名词标准定义,采集资料的程序和数据质量的控制、检测方法,以驾驭和约束成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与官方统计道德有关的二三个问题:(1)道德在官方统计中起作用吗?(2)在官方统计中出现的主要道德挑战是什么?(3)如何处理在官方统计中出现的道德问题?我认识这些问题是基于本人在国内和国际统计工作的经验,基于我和他人共同完成的对滥用人口数据系统及其他行为威胁官方统计完整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王荣恩 《山西统计》2000,(3):3-4,16
统计似乎先天就有传播的属性,自古以来,统计人从不把自己的劳动成果看作过程的终结,总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渠道传播给需要的对象,圆满自己的初衷,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传播的首要内容就是信息。在当今信息社会里,里里外外皆为信息统计,有充分理由在传播中占据核心位置,统计人也有足够能力在传播中扮演主要角色。统计传播有着丰富的内容,是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渴望。传播统计是一种责任,是统计发展的动因。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发挥历史主动性,繁荣统计活动,扩大统计影响,提高社会化公众对统计的读写能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个喜欢创新的人,也可以说是一个喜欢做梦的人吧。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让你每一个新奇的想法偷偷溜走,或许成功就在于这一意念之间。所以当我在写这个的时候是凌晨一点多钟。现在我段机车统计原始记录(司机报单)数据的取得,仍采用落后的生产方式:手工录入。几年前提出  相似文献   

16.
读了《中国统计》1995年3期穆如标同志“求实是统计工作的唯一目的”一文,我们认为:穆如标同志在文章前段对“统计工作是一种调查研究工作,是指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这一统计学科的理论定义存在的前二个问题的剖析是有说服力的;但是文章后面的论述,由于混淆了“统计”与通常意义上的“统计工作”的概念,是有失于偏颇的。  相似文献   

17.
袁卫 《统计研究》2012,29(8):18-24
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统计对大学毕业生专业、学历层次及毕业院校需求的结构分析,以及当前社会关注的统计热点问题的讨论,反思统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统计教育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科技统计中的活动统计和机构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技统计工作是指用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对科技活动的过程进行的统计工作。和其他统计工作相比,科技统计工作开展的历史较短,因而人们对其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为了能更好地开展科技统计工作,使科技统计活动进一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进一步认识科技统计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政府统计”、“企业统计”及“民间统计”这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新的统计概念的出现,是来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使统计的调查对象日趋庞杂,经济结构日趋复杂化,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对统计信息的供求矛盾更趋紧张,“政府统计”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企业统计”从“政府统计”中逐步解放出来,“民间统计”这一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本文试图对三者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区别与联系,从而更好地确立三者各自的地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江美 《统计教育》2001,(4):43-44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明显加快。统计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确保统计工作优质高效,真正做到朱总理提出的“快、精、准”要求,本文认为,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继续教育是基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