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正副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6):125-133
人类学对物的研究由来已久,并构成学科的重要论域,其目的在于探知物与人“发生关系”后所蕴涵的民族或族群文化意义。本文在梳理中外相关物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布依族节庆生活中的糯食为考察对象,既揭示布依族“以糯食为贵”的稻作文化状况和特点,也为民族学人类学提供了“物的民族志”的具体案例和书写方法。 相似文献
2.
民族志表述中物的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学对社会的研究首先关注特定事物在社会中的产生、演变和交换的关系以及所形成的社会原则,通过社会中物的交流和交换现象分析社会的外在功能和内部的结构,以达到对社会的整体理解,对人类学学科中关于物的交换的系统研究,说明在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中,物的交换研究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3.
张雪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73-174
民族志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走进课程研究领域后,使课程研究在质性研究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民族志方法给课程研究带来了转向,即研究方法取向的转向、研究主体的转向和伦理方向的转向。参与观察法、访谈法、实物收集法和情境分析法等是民族志方法在课程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32-44
人类学再现危机(crisis of representation)是胡塞尔现象学对实证科学的批判延伸出来的一个具体领域,人类学再现转危为机的根本路径是返回胡塞尔的现象学,从他对整个实证科学的批判脉络里寻找重新点燃人类学生机与活力的哲学支点——观自在者。观自在者可区分为学理观自在者和文化观自在者两个层次,通过现象学悬搁(phenomenological epoché),我们即可超越实证人类学,抵达学理观自在者。通向文化观自在者必须回到人类学自身的根基——民族志,并对民族志进行版本升级,升级为兼容实证人类学的现象学民族志。现象学民族志的终极指向是文化观自在者。按现象学民族志理路,我们依然承袭实证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路径,即参与观察、访谈对话等,但我们的期待不再是田野对象的客观性再现的终极版本,而是在此田野工作过程中随着自我·我思(ego cogito)如其所是的展开,启迪参与者,探寻跃入文化观自在者境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李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5):96-101
传统民族志的文化书写在小说与民族志之间人为划定了严格的界限,它重视概括性事实而回避故事讲述和故事中的单个人物,更谈不上中心人物的深度塑造。实验民族志这种书写范式的出现为借用小说叙事和人物塑造来集中地、戏剧性地展示对象的人文事实、心理事实及其内在意义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秦世琼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45-49
人类文化具有不同的模式并演化成对自身社会有价值的风俗、礼仪、生产、生活方式。各种文化模式是不相同的,甚至有完全相反的社会价值观。阿来藏地系列小说处处彰显出藏族文化奇观。他以鲜明的人类学叙事风格,对藏地社会的地域文化进行了一场民族志式的文化书写。阿来通过对地方性知识的描述,藏族文化与文明的"深描"以及边地藏民宗教意识的阐释,使其小说具有一种高度修辞功能的情感力量,成为现代中国人继承传统文化、走出现代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龙晓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3)
民族志是对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客观反映,是对民族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民族志的撰写经历了从自发向科学撰写的变化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民族进行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傣族民族志撰写的发展变化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8.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1)
民族志书写之所以在现代社会受到持续不断地批判与反思,是与其内部存在的诸多悖论有关。"零度"书写与"非零度"书写、"权宜"书写与"权威"书写、"变生为熟"与"变熟为生"以及书写"神秘"与"神秘"书写等诸多矛盾,就是民族志书写场中矛盾复杂性的最好表征。因此,只有不断地对这些矛盾进行解构,探究出产生这些矛盾的逻辑和实践机理,才能为当代实践民族志书写范式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撑和事实论证。 相似文献
9.
柳应明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2):56-62
人的童年经验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而持久的影响。里下河作家多出生于乡村,对于他们来说,童年经验就是乡土经验。对乡土经验的倚重,对写实风格的追求,使他们的一些小说呈现出民族志的特点,可称之为民族志式的书写。其具体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非虚构化、对“地方性知识”的“深描”、人物和语言的地方色彩。在全球化语境下,有着浓厚地方色彩的里下河小说的乡村叙事必将成为里下河地方性经验的“文化活化石”。 相似文献
10.
反思与建构:民族志的中层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琼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5):40-43
当前民族志的反思潮流有其积极性,也有随之而来的困惑.人类学研究者要在民族志工作中进行反思性的实践.中层理论作为一种民族志的研究策略为这种反思性的实践提供了方法论的实验平台,提供了一种有益的社会分析.具有反思性和实践性的中层理论建构可以从概念的界定,问题意识的提出和对中层范式的检验中得到理解. 相似文献
11.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6
哲学在本质上是对世界万物统一性存在之道的理性把握,在本体上是理性地把握世界万物统一性存在之道的思想理论系统,在实践上表现为把握世界万物统一性存在之道的理性思维或理论活动。所有这些都决定着,物道主义是其终极的理论或思想范式,并且,这一范式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历史上都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罗开梅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4):61-6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的民族理论经历了几代领导集体的发展、完善,在民族概念、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地区发展、跨界民族研究等方面都得到了丰富与发展。本文以第九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研讨会为主要内容对以上各个方面内容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3.
赵敦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2-38
本文从五个方面说明了达尔文进化论对于认识人的本质的范式作用:(1)对人的解释的从下到上的新模式;(2)对社会合作行为的生物学解释;(3)对社会道德的进化博弈论说明;(4)关于基因决定作用的"自然选择"说;(5)对身心关系问题的进化认识论说明. 相似文献
14.
葛荣玲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1):9-13
近三十年来,遗产研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变成一个备受关注的学术议题。到目前为止,遗产研究已经形成了几个比较成熟的理论维度,包括遗产与历史、过去、现在的辩证关系,遗产的阐释,遗产政治与所有权,家园遗产与社区参与,遗产工业与旅游开发,等等。纵观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遗产研究是一个跨学科、多领域交叉、关注现实实践、应用性强的学科,因而,对遗产的研究应该特别注重对文化多元性及社会现实问题的观照。 相似文献
15.
熊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5):77-81
中国古代小说中人神遇合故事是一种重要的情恋故事范型,唐人小说中有许多人神情恋故事,相较于唐前的人神情恋故事,唐人小说中的人神情恋故事,既有对唐前此类故事范型的承继,又有许多新变。唐代人神情恋故事的新变,是与其所承载和体现的社会群体的改变息息相关,有其时代的文化心态背景。 相似文献
16.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10
随着数字化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和艺术在赛博空间中进行交合,从而形成了文、艺、技渗透交融的新形态。这使得西方语言论转向以来相关文论的解释效力开始失效,引发了文学理论从"语言媒介"到"物质媒介"的范式转换。"物质媒介"概念全面释放了媒介作为一种技术形式、作为构成性调解和作为生存环境的物质性内涵,从而以一种融媒介态势擘画着新世纪文学艺术传播与发展的后人类景观。 相似文献
17.
文化遗产学初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贺云翱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7,44(3)
文化遗产是指由先人创造并保留到今天的一切文化遗存,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极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在全球化背景下和世界遗产运动的推进下,文化遗产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实践对象和研究领域,建构“文化遗产学”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文化遗产学的研究领域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产业遗产、文献遗产、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等。学科的特点具有综合性、贯通性和应用性。作为一种学术体系,它的建构是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诸多学者长期实践和探索的结果,反映了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对历史、当代和未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及追求社会平衡与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全方位思考,代表着一种新的历史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是文化科学与历史科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与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朱灵慧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2):115-119
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宣言的提出,翻译学者展开了多维度、多层面的学科探讨,包括“文化转向”在内的多种“转向”论缤纷登场。本文试图通过爬梳并厘清部分“转向”论的实质,指出目前翻译研究中学科融合的必然趋势,但同时应关注学科内外的对话与共建,保持翻译学科中借入与输出的均衡,真正做到与其他学科互利互惠。 相似文献
19.
王先胜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6):23-3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因素的关系问题涉及到其自身定义、定名、特性、特点、分类、保护范围、保护原则与方法以及相关政策制定等几乎所有的基础理论问题、基本问题、原则问题。虽然相关讨论已较为充分、深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学界给予充分关注、重视,并在近期给予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以推动学科理论建设继续深入、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周登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2):75-82
在中国传统司法的研究中,一个颇为引人关注问题是,不少学者开始对现有的以西方司法理论为基础的研究范式进行反思和争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以西方的司法理论来解释中国问题时,由于各自背后的社会与文化的差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相关理论的解释力遭到人们的质疑。本文认为当代传统司法的研究正处于一个范式转型期,随着"超越西方"、"回归本土"等主张的提出,新的研究范式将有助于人们发现以往研究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来推进传统司法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也重新考察了"传统司法"这个概念并对其做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