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以沪深两市2009-2011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政府干预的视角对治理结构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程度越高,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现象越严重,按政府干预程度分组研究治理结构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现,政府干预强化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过度投资的正向影响,弱化了经理层薪酬激励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对独立董事与过度投资之间的负向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数据,研究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管理者过度自信在这一影响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也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投资者情绪在对企业投资产生直接正向影响的同时,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塑造管理者过度自信间接影响企业投资的。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使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具有政治联系的过度投资与负债融资的双向影响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政治联系会引起企业过度投资;银行贷款对具有政治联系的过度投资不是产生了抑制效应,而是起到了促进作用,商业信用对政治联系引起的过度投资没有显著影响,而长期债务期限结构则能够制约政治联系引起的过度投资行为;政治联系引起的过度会减少未来期间的负债规模,并且延长未来期间的债务期限;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之间是双向相互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4.
信贷市场不完善情况下,对社会投资是否存在不足或过度的分析主要遵循两类结论截然相反的研究,一类研究认为信贷市场最终会存在借贷不足,政府应该干预以实现社会最优投资水平;另一类研究却认为信贷市场最终会借贷过度。然而现实中往往是某些大型企业借贷过度,而广大中小企业借贷不足。本文在多层委托代理框架下分析了银行的超额信贷供给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如何导致部分大型企业过度借贷和过度投资。超额信贷供给和信贷配给共存解释了部分企业会投资过度,部分企业投资不足。  相似文献   

5.
股市过度投机是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行为扭曲,会对企业的投融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基于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10—2020年数据,实证检验股市过度投机对企业短贷长投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股市过度投机会显著提升企业的短贷长投水平。异质性检验发现,股市过度投机对于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以及成长期、衰退期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有明显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股市过度投机会显著提升非效率投资水平并降低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占比,并导致融资约束加剧,提升金融化水平,这些都会导致企业短贷长投水平的增加。最后,有效的市场化环境和金融监管是校正股市过度投机扭曲企业投融资行为的重要渠道。本文从校正股市投机行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根据最终控制人性质,区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考察在不同产权性质下负债期限结构对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样本来说,短期负债对过度投资具有治理作用,但效果不明显。长期负债对过度投资没有治理作用,反而加重了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从产权性质来看,在国有企业中,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对过度投资都没用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短期负债对过度投资具有治理作用,长期负债不能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5-2009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情绪感染理论和迎合理论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资本投资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波动幅度较大,其波动的情绪感染和影响了过度自信管理者的投资行为;与一般管理者相比,过度自信管理者使投资者情绪与公司资本投资之间的敏感性增强,加大了公司的投资支出。相比较而言,当投资者情绪高涨时,更会感染过度自信管理者的情绪,使之提升公司投资水平;而当投资者情绪低落时,其引发的感染效应减弱;对于投资水平较高的公司,投资者和管理者的非理性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为新兴的行为公司财务理论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而且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资本投资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作为公司决策的主要制定者和领导者,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会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家能力也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能力越强的企业家越倾向于过度投资。这是因为在国有控股企业中,随着企业家能力的增强,其地位逐步得到巩固,管理者手中掌握的资源不断增加,这就会导致国有控股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容易发生过度投资行为。在民营控股企业中,企业家能力与过度投资负相关但不显著,这说明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比,民营控股企业的企业家能力对过度投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在不同股权集中度下负债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股权分散企业,不管是高成长性还是低成长性的企业,负债都表现为抑制过度投资行为,即负债的相机治理起主导作用;股权集中的低成长性公司,负债不仅会产生相机治理效应,而且产生过度投资行为,在两者共同作用下,后者作用大于前者,企业最终出现过度投资行为;股权集中的高成长性企业,负债融资会导致企业的投资不足.  相似文献   

10.
以行为财务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上海A股市场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过度反应和规模效应现象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投资报酬率受到规模效应的影响显著,小规模上市公司的超常报酬率要远高于大公司,同时市场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过度反应现象,因此不支持市场有效假说。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先天性制度缺陷以及过于集中的股权结构,"过度投资"已成为制约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和长期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上市公司滥用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行为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自由现金流充足的上市公司更易发生过度投资;"过度投资"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存在的更为普遍,程度也更为严重;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加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不仅没有缓解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状况,反而有加剧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09~2012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FCF过度投资的影响和控制。通过单变量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证明不同的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股权性质,会对过度投资行为产生不同的约束和控制。从而对我国上市公司通过股权结构的改进来控制FCF过度投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这一微观视角,通过对我国本轮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可知,由于中央及地方政府推动导致的投资扩张,引发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加之投资乘数的放大作用,诱发投机性融资需求,进而导致信贷规模扩大乃至广义货币量的增加,最终形成通货膨胀。因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地方政府的治理并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从源头上缓解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14.
李晓玲  刘中燕  任宇 《江淮论坛》2012,(6):63-68,75
分析师关注的经济后果是近年来证券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我国2001-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外部治理的角度对分析师关注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分析师关注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对公司正向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负向盈余管理行为无显著影响。该研究结论为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增量证据,有助于从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的角度加深对证券分析师监督职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6,(12):136-143
股权结构是公司内部治理的基石,股权结构不仅影响会计稳健性,而且会通过传导机制影响公司投资效率。以2007-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股权结构差异下的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的关系。全样本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是普遍存在的;同时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过度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投资不足。回归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能够显著改善投资效率,具体表现为对抑制投资过度和遏制投资不足均具有显著效应。细分股权性质差异的回归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会因股权性质不同产生差异,国有控股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对投资不足的抑制力较强,而对投资过度的遏制力较弱。区分股权集中组和非股权集中组的实证检验发现,在股权集中度高的样本组中,会计稳健性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力较弱,具体表现为会计稳健性对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的抑制力在股权集中公司表现的均较弱。上述研究结论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提高会计稳健性,建立有效的投资机制,发挥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李枫 《西部论坛》2011,(4):65-72
以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成长性以及不同股权性质企业中负债及其结构与投资的相关性及其差别,结果表明:负债融资总体上减少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债务发挥了治理作用,但在低成长性企业中,负债融资比例与投资规模并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负债没有发挥治理作用;债务期限结构(短期负债/总负债)与投资规模在低成长性企业中显著正相关,说明短期债务比重较少的债务期限结构约束了低成长性企业的过度投资;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债务来源结构(银行借款/总负债)与投资规模显著正相关,说明其银行借款不仅不能发挥出负债应有的治理作用,反而还加重了过度投资。因此,应关注企业的成长阶段对于其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深化企业和银行的改革,尤其要注重国有企业银行贷款的合理性;并通过加强对债权权益的保护来进一步规范企业融资行为。  相似文献   

17.
李枫 《西部论坛》2011,(4):65-72
以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成长性以及不同股权性质企业中负债及其结构与投资的相关性及其差别,结果表明:负债融资总体上减少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债务发挥了治理作用,但在低成长性企业中,负债融资比例与投资规模并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负债没有发挥治理作用;债务期限结构(短期负债/总负债)与投资规模在低成长性企业中显著正相关,说明短期债务比重较少的债务期限结构约束了低成长性企业的过度投资;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债务来源结构(银行借款/总负债)与投资规模显著正相关,说明其银行借款不仅不能发挥出负债应有的治理作用,反而还加重了过度投资。因此,应关注企业的成长阶段对于其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深化企业和银行的改革,尤其要注重国有企业银行贷款的合理性;并通过加强对债权权益的保护来进一步规范企业融资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东岳论丛》2016,(8):69-80
借助2004-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结合市场化进程,我们系统考察了地理位置对现金持有水平及其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处中心城市(或距离中心城市较近)公司,其现金持有水平明显高于偏远地区(或距离中心城市较远)公司,且其现金持有价值也明显优于后者,偏远地区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其价值则呈现"双低并存"的现象;市场化进程的提高会显著弱化地理位置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其价值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偏远地区公司现金持有的"双低并存"源于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上述代理行为在降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同时也损害了其持有价值,验证了地理位置影响公司现金持有的代理冲突途径,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则能有效缓解地理位置引致的过度投资行为。上述结论在揭示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区域差异的同时,也为公司的现金管理战略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经济金融化加速形成过程中实业投资率稳健下降引起社会的普遍焦虑,但该谜题尚未真正破解.本文构建包括7个维度的管理者自信评价体系,并采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管理者自信影响实业投资行为的研究假设.研究发现,整体而言,管理者自信抑制企业的实业投资.但是,适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进行实业投资,而管理者的过度谨慎与过度自信将削弱实业投资意愿,导致管理者自信与实业投资呈现出"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的进一步加速,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普遍存在。文章以2009年至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多个大股东对于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多个大股东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增进效果,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发挥了积极的治理效果,该提升效果是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抑制非效率投资程度来发挥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的数量在达到阈值之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为显著的增进作用;而在达到阈值之后,则表现为“过度监督”。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企业创新行为,丰富并拓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