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苏航 《中国藏学》2003,(2):43-52
本文把敦煌藏文文书Ch.73.xv.frag.12和P.T.2218中关于tshar的记录和有关唐朝军队中的基层组织"队"的记载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由于敦煌地区长期存在"队"的组织,作者进一步认为tshar实际即对应于唐朝的"队",是吐蕃统治敦煌以后对原来当地的组织方式的一种借鉴.考虑到汉文史籍对吐蕃军队中的"队"的记载,吐蕃亦有可能在统治敦煌以前即已在自己的军队中设立了类似唐朝的"队"的组织.  相似文献   

2.
敦煌藏文写卷ch.9.Ⅱ.19号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62段卜辞中,归纳其内容为:有无战争或敌人.出行人归与不归.有无疾病、瘟疫.官司能赢否.婚姻顺利否.经商盈利否.鬼怪作祟否等.  相似文献   

3.
林冠群 《中国藏学》2023,(6):49-59+214-215
敦煌古藏文写本P.T.1071《狩猎伤人赔偿律》、P.T.1072《法律文书》记载的内容,包含有吐蕃社会的各等级于狩猎时为他人所误伤或误伤他人,或本人或他人陷于犛牛身下,本人或他人或救或未救而导致伤亡时,所应负担赔偿之权利义务等,以及吐蕃社会各等级身份所庇荫亲属的称谓、亲属范围等,显现出当时吐蕃上层社会的亲属结构。文章先考证P.T.1071、P.T.1072的年代,以确证其是否属于唐代吐蕃时期的产物;其次解释分析P.T.1071、P.T.1072记载内容,重点关注所涉及的亲属称谓与亲属范围;再以吐蕃碑刻所载相关内容,印证P.T.1071、P.T.1072的记载,力图呈现唐代吐蕃上层社会的亲属结构。  相似文献   

4.
象雄语医学写卷Ⅰ.O.755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象雄语医学文献实物.该文献正文共有120行42段,是用邬坚体藏文字母转写的.文章通过对该写卷字母、符号、书写,以及构词规则、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初步分析,对写卷的特征作了全面的介绍,并排除梵、藏语文写本的可能性,倾向于认同其为象雄语写本.将其中部分词语与梵、藏语药名对比后,初步推断出写本中部分语词是药物名称,进而推测出写本中重复出现的部分词、句的含义.由此初步认定,该写本是包括41组医方的象雄语医药文献.  相似文献   

5.
牛宏 《中国藏学》2017,(2):78-87
P.T.116是敦煌藏文文献中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的一部综合性文献,其中有3部分集中了诸位禅师的语录,第一部分引述8位禅师语录,第二部分专门有一段摩诃衍禅师的说教,第三部分集中了18位禅师之论。文章在前人研究、辑录藏文原文的基础上,首次汉译了该部分内容,并以注释形式指出了其内容与其他敦煌文献、佛教文献的关联性;同时与其他藏文禅宗文献进行比对,分析了该文献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保罗 《西藏研究》2008,(3):7-17
P.T.1286号写卷颇具学术研究价值.文章对写卷中的重要字、关键词及其句法作了新的认真解读,通过字斟句酌,发现了一些被前人忽视的历史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进而重新将藏文原文译为汉文;并以P.T.1286号写卷藏文原文内容为主、其他相关史料为辅,探讨西藏远古史上的有关疑难问题,重点解析聂赤赞普之前部落林立时代卫藏等地著名部族的分布概况、大致方位,以及当时雪域高原社会的基本形态、政权模式、部落结构、部族关系等.  相似文献   

7.
才让 《中国藏学》2017,(2):66-77
P.T.245号属于密宗超度仪轨,但未见于吐蕃时期编的《丹噶目录》《旁塘目录》,及后世流传之文献中,故属藏外文献。经过文本比对,文章发现此仪轨的一些关键步骤或神灵亦见于藏传佛教宁玛派密典。文章初步认为该仪轨与后世宁玛派所传密典间有关联,具有较为明显的宁玛派教法特征,这为研究宁玛派密教文献的源流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吉西次力 《西藏研究》2023,(5):77-87+161-162
敦煌藏文写卷P.T.972号最早由噶尔梅·桑木丹所关注,成为论证吐蕃时期“■”是一个普遍的宗教信仰的论据。之后,石泰安、沙木等学者对此文本的性质,以及其中出现的“外道苯”(■)所指提出疑问,石泰安更是将其定性为译自汉文的疑伪经。但以上学者均未关注P.T.972号写卷的传世本《圣树木经》。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历史上藏族学者对《圣树木经》疑伪问题的讨论,并将其与敦煌藏文P.T.972和P.T.950号写卷进行对勘,可知P.T.972应是译自汉文的疑伪经,其中“■”应是汉文语境中“邪师”或“占卜师”的对译,而不是当时与佛教对立的外道苯,不能用其论证吐蕃时期“■”是独立于佛教之外普遍存在的宗教信仰。这也是《圣树木经》未收入《甘珠尔》任一版本,而编入《陀罗尼经集》的原因所在。对勘发现,从敦煌本到陀本中的《圣树木经》,文本发生了变化,后期增补了部分内容,这种不稳定性也是其作为伪经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9.
柏林吐鲁番藏品T.Ⅱ.D.205b回鹘文写本撰写于回鹘入主西州的第二年(791年).文书中的题年qoj(i)n j(i)l t(f)aqsaput aj sεkiz otuzqa(羊年腊月二十八)为唐贞元七年腊月二十八日(792年1月26日),qad(i)r bilgε tεηri ilik qut(i)(顽强、贤明的天王尊者;顽强、贤明的天王阁下)是入主西州的回鹘最高长官颉于迦斯·骨咄禄(εl φgεsi qutluκ).此文书是其人为缓解摩尼教徒与佛教徒之间的矛盾,笼络民心而颁发的官方文件.鉴于骨咄禄当时的身份仅是天王而并非是可汗,应将文书定名为《豁免木头沟寺院赋税徭役令》.文书的内容对于研究8世纪末吐鲁番地区的寺院经济、寺院的各种经济特权、赋税类别以及回鹘统治政策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践 《中国藏学》2011,(3):96-105
在敦煌古藏文文献中保留了一定数量的从汉文译成藏文的文献,《孔子项托相问书》便是其中之一。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P.T.992《孔子项托相问书》进行了释读,并与敦煌汉文文献中的相关卷号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认为,敦煌古藏文文献中汉译藏文文献的存在表明汉藏民族问文化交流的多元与频繁。  相似文献   

11.
象雄语医学写卷I.O.755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象雄语医学文献实物。该文献正文共有120行42段,是用邬坚体藏文字母转写的。文章通过对该写卷字母、符号、书写,以及构词规则、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初步分析,对写卷的特征作了全面的介绍,并排除梵、藏语文写本的可能性,倾向于认同其为象雄语写本。将其中部分词语与梵、藏语药名对比后,初步推断出写本中部分语词是药物名称,进而推测出写本中重复出现的部分词、句的含义。由此初步认定,该写本是包括41组医方的象雄语医药文献。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的是两件收藏于海外的敦煌古藏文羊胛骨卜文书。其中P.T.1047号系增订,参阅了纳西族东巴骨卜和僳傈、羌族骨卜,破解了文书中象雄语的"占卜方位名称"和"占卜裂纹名称",增译了过去阙译的卦象部分。该文书反映了诸多吐蕃时期的习俗,如:官方占卜,发动战争前要多次占卜;牦牛时常伤入;投毒风习;严禁近亲通婚;以及炭疽发作频繁,连国王也难幸免;羊圈生等,其他占卜文书中少见的内容。IOL Tib J763号系新译。  相似文献   

13.
E.B.泰勒     
英国人类学家,文化史和民族学进化学派创始人之一。1832年生于伦敦,1917年逝世。1871年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83年任牛津大学博物馆馆长,1896年任牛津大学人类学讲座第一任教授,并创建该大学人类学系。1912年被封为爵士。他为人类学在英国的全面发展建立了基础并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才让 《中国藏学》2013,(1):64-71
P.T.996号第二部分名为“大乘无分别修习之道”,记述了吐蕃禅宗代表人物布·益西央的生平和佛学思想,文章对此予以转录和翻译.文章认为后世史书所记巴·益西央及摩崖石刻上所提到的益西央与P.T.996号第二部分所记系同一人,其卒年是850年.益西央被称为禅师,所持佛学思想以禅宗一系为主,益西央的著作《大瑜伽修习之义,从大乘诸甚深经典中摄集的八十八品》主要依据《八十经根据》而写成的.  相似文献   

15.
故事的渊源P.T.990号文书—如来佛降服大王记是以对话形式、穿插佛经故事来宣传佛教思想的生动作品。全文141行,共二十次对答;前有序言,篇首残缺不全.从文章格式和内容来分析,可能译自汉佛经故事《猛光王故事》,此故事为唐武则天时义净译;另P.T.990中有一譬喻可能源于《十诵律》卷第五十八,此卷为后秦弗若多罗译.现将《猛光王故事》的前言部分概述如下:猛光王与安乐夫人于宫内一起夜食,王性爱酪,当夫人持酪碗立于王前时,星光照至麻织物妙宝緂簷前而过,緂内如电光明  相似文献   

16.
吴茗 《民族论坛》2006,(3):59-59
Blog,也就是我们讲的“博客”,英语字典里只有“航海日志”之意,现在被我们用来特指一种网上提供信息与人交流共享的方式。而在中国,博客的发展似乎越来越偏离最初的“博客精神”。很多人用它来书写自己的私生活,而且这种风气越来越盛,大有成为主流之势。最初的博客张扬的是“思想共享”,原本共享的是信息,而现在则被注入了私人的东西,再拿出来共享。于是标志着一个私生活共享的时代来临了。不想把木子美、竹影青瞳等提出来再造声势,只要看看搜索引擎里一目了然的各种Blog就可以发现,文章里的“我”多于一切。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和笔调…  相似文献   

17.
一、我与《中国藏学》的缘分《中国藏学》 1988年2月创刊.此前1986年10月,由廖祖桂总编和我一起拟出发刊词稿备用,其中谈到"崇实与求新"将是本刊的特色.20多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现在《中国藏学》发刊已经满100期,在编辑和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特色得到了充分发扬.漫长的时间内,刊物为藏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之多,在国内外藏学界所起的影响之大,有目共睹,让人感到欣幸和快慰.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篇讲述马的分类及其世系血统和马祭仪式,以及以马为中心的苯教神话故事。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是根据毛色,将马分为11类:1.天神马、2.魔神马、3.穆神马、4.日马、5.星马、6.虹马、7.云马、8.年神马、9.龙神马、10.女神马、11.罗刹马。第二段是根据毛色与世系血统,将马分为11类,同第一段中所讲基本相同。第三、第四段则是讲述天上诸神同地上13个地区(小邦)的王臣对马采取不同的放牧方式及有关马祭仪式,并简述了有关12个小邦的一些历史情况。  相似文献   

19.
陈践 《中国藏学》2013,(S1):3-44
文章探讨的是两件收藏于海外的敦煌古藏文羊胛骨卜文书。其中P.T.1047号系增订,参阅了纳西族东巴骨卜和僳傈、羌族骨卜,破解了文书中象雄语的"占卜方位名称"和"占卜裂纹名称",增译了过去阙译的卦象部分。该文书反映了诸多吐蕃时期的习俗,如:官方占卜,发动战争前要多次占卜;牦牛时常伤入;投毒风习;严禁近亲通婚;以及炭疽发作频繁,连国王也难幸免;羊圈生等,其他占卜文书中少见的内容。IOL Tib J763号系新译。  相似文献   

20.
德国作曲家Wilhelm Popp 1828年出生于德国科堡(Coburg),后成为汉堡爱乐乐团的长笛首席。他的作品既有丰富精湛的创作技法,又有内涵深厚的情感表达。热衷于器乐创作的他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谱写了这首长笛与钢琴的《小奏鸣曲》Op.388 No.1。此作品被用为ABRSM(英皇)2014-2017年长笛7级的考试曲目,被用作选拔人才的规定曲目,足以凸显出此曲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