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闻一多诗歌主张"绘画美"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绘画美”概念的语义指涉是指词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具有色彩感;“绘画美”的倡导更多地是借鉴了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渗透着诗人对现代西方某些哲学的思考与吸收;对“绘画美”的追求源于闻一多作为诗歌理论家探索艺术革新的勇气,源于他对绘画艺术的爱好;就诗歌创作思潮而言,这一主张对于矫正当时诗坛的创作,也发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要把世纪之交的西方现代绘画发生的脉胳条理清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段历史离今天未远,呈现着杂乱的明晰,这是艺术史论研究最感棘手的。保罗·塞尚(Paul Cèzanne 1839—1906年)法国画家,西方现代绘画史上第一个重要的人物,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塞尚能从印象主义的感觉里走出来,却很有所启示。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的发生自有其顺应历史逻辑的“文脉”,绘画是以视觉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相关的绘画史阶段性上  相似文献   

3.
墨戏论     
纵观中国古典绘画美学的源流可知,“墨戏”不是一个一般性的绘画名词,而是一个能够代表文人画艺术精神的独特美学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表征着中国画创作论的鲜明特色。因此,探索“墨戏”的内在机制、发生发展情况、审美内涵是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随着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思想界涌动着一股个性解放思潮。在绘画上 ,即以徐渭、八大山人和石涛的个性画风为代表 ,而清初经济的衰退与政治的严厉控制 ,则出现以“四王”官方画家为代表的复古思潮 ,个性主义遭到遏制 ,但在民间个性主义则仍在蓬勃发展 ,其代表是扬州八怪及清末民初的一大批画家  相似文献   

5.
一、现实主义是一个美学范畴现实主义原本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到六、七十年代在法国出现的一股文学艺术思潮。三十年代初开始,苏联和东欧的文艺理论家们开始把现实主义从历史上特定的文艺思潮、流派中抽象出来,把现实主义归结为一种“创作方法”或“艺术方法”,而这里“方法”的含义,如波斯波洛夫所说的,是指“艺术地反映生活的一种原则”。从此,现实主义同历史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等一起,从历时性的文艺思潮、流派变为共时性的创作方法;以后又被更加  相似文献   

6.
论俄国象征派的批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向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转变之间的象征派,其批评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他们贬低现实生活,夸大艺术的作用,信守“美将拯救世界”的箴言。这种“纯艺术论”的美学现,表现为以索洛维约夫为代表的“艺术拯救世界”的宗教化主张,和以勃留索夫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歌的使命在于传导出“心灵的运动”的两种类型。他们把象征主义说成迄今文学史发展的最高阶段和最佳状态,过分夸大象征主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但是,俄国象征派在创新艺术形式和磨厉与完善诗歌语言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极化”是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深层运动形态。在美学理论形态上表现为现代人本主义美学和科学主义美学两股潮流的起伏、摇摆和对峙,但70年代后,有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从“极化”运动来考察,“后现代主义”文艺现象只是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革与发展,并未形成独立的思潮。  相似文献   

8.
通过明清绘画美学对“气韵”、“意趣”、“性情”、“兴会”等几个概念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我们可以发现明清绘画美学重技法、重趣的审美倾向,以及和当时哲学、文艺思潮紧密相关的时代特点。由此我们还可以从一个重要侧面来把握绘画美学在明清的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在艺术这个大家族中,摄影艺术与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电影、雕塑、工艺美术等各门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族亲血缘”关系,它们彼此间在互为影响和互为作用中发展变化着,因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你我各不相同”的美学特点,表现出艺术家族共同的美学特征和各门艺术又相区别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论中的美学思想是极为丰富而精湛的。它是中国民族绘画的理论基础与经验总结。它和中国绘画艺术珍品一样,为世界美学理论的长河增添了异彩,体现了中国画论美学自己独具的体系和风貌。中国绘画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写意画风和它以“三寸柔毫”,“线”、“点”的形式结构、笔墨气韵所表现的形象特点,使它在世界绘林中独树一帜,光彩夺目。它是中国画论美学思想实践的结晶。探讨中国画论中的美学思想,揭示它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光  相似文献   

11.
儒家美学思想对我国的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中和”美学思想。“中和”美就是指结构和谐、内部诸因素发展适度的那样一种荚。儒家“中和”美学思想反映在审美与艺术上,则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特殊风格的形成,如艺术形泉的温柔、敦厚,意境上追求恬淡、宁静、隐秀,表现方式上讲究委婉与喻比,从而也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崇尚含蓄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外文化传统、古今美学思潮的碰撞中,中国当代美学该作出何种选择,向何处去,以利于摆脱目前的困境、实现新的超越?这是美学界同仁共同关注的一个视点.西方美学已经历了传统的哲学本体思辨美学和现代的科学分析实证美学两种主要的形态,并在当代形成了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新的冲突.西方美学思潮的流变作为一种文化冲撞,既表现为古典与现代美学形态的冲突,又表现为中西方美学形态的冲突.在这些复合的冲突面前,中国当代美学该作出何种途择?美学界的一般思考倾向是急于实现综合,或走左右兼顾的所谓“中间道路”.这种思路具有它的合理性;然而需要进一步考虑的是“综合”的基础是什么,以及该实现什么样的综合?美国《美学与艺术杂志》主编约翰·费舍尔曾谈到中国当代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家教委“七五”期间重点科研项目“新时期小说研究”的最终成果,《新时期小说论评》(胡若定著,以下简称《论评》)、《新时期小说思潮和小说流变》(丁柏铨、周晓扬著,以下简称《思潮和流变》)以及《新时期小说的美学特征》(黄政枢著,以下简称《美学特征》)、三本书在全面而又综合的意义上正代表了那一时期新时期小说研究的总体水平。应当说,三本书的作者在书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实质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以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考察为基本根原,从美学的和历史的角度延展出作者对小说在新时期的特异形态和艺术价值的深刻思考。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 1881—1964年)是近代形式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也是近代颇有影响的美学家。他在总结了近代美学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以后,明确提出美学的发展是以艺术创造为依托的。那么,艺术创造了什么呢?他认为,艺术创造了“有意味的形式”。对欣赏者来说,它是一种以独特方式结合起来的线条与色彩打动观众,引起人们审美情感的形式,对创造者来说,它是一种以情感为意味,与现实生活的种种利害关系相脱离的形式。在“有意味的形式”里边,贝尔强调情感意味,突出主体的审美情感,离开了情感的意味,“有意味的形式”便不复存在了。贝尔的这一思想对后世的美学影响较大,对当代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刘向信 《齐鲁学刊》2003,(2):134-137
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与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 ,他以“形象的直觉”为核心的美学经验论直接脱胎于克罗齐的相关美学观点。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在“艺术的独立性”和“为艺术而艺术”等方面 ,与克罗齐美学思想产生了共鸣。但也是因为这一点 ,使得他与克罗齐在“艺术的独立性如何实现”的问题上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内涵上分析 ,中国艺术和美学中实际上有两种“意境”范畴 ,一是以儒家诗学兴会感物说为基础的“情景相生”的意境 ,一是以庄玄禅宗淡泊虚静不离不染为基础的“物我相冥”的意境。前者表现为浓厚的情绪氛围 ,后者则表现为情冥意融、宁静悠远。故一以“意兴”为本体 ,一以“澄明”为本体 ;一形成情感触物而起、兴发无尽的艺术功能结构 ,一形成动静合一、安恬中见生机的艺术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17.
肖伟胜 《学术月刊》2023,(7):128-141
从行动绘画发展出的两条路径分别衍生出想法类和行为类两种最主要的观念艺术,观念艺术形成主要源自三重面向,首先是观念艺术家对架上绘画的质疑和反叛,他们力图走出画布,将艺术逐渐智性化、观念化;其次,观念艺术冀望以纯粹的、完全非物质化的材料呈现,从而阻止艺术的商业化倾向;最后,它还源于超越60年代艺术对实物的痴迷这一愿望,有着一种强烈毁像运动的倾向。这些自觉的艺术追求使观念艺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内涵,即在创作理念上遵循以“理念/观念为王”的核心原则,不拘一格地寻求与理念/观念相契合的媒材,将语文重新引入到美术之中,在制作和展览上突破了传统的博物馆/美术馆限制,抵制艺术品的普遍商业化。观念艺术作为发生在艺术领域的一场“行动”或“事件”,它使现代艺术从视觉表现转到了观念表达上来,不仅挑战了传统的艺术分类和各种不同艺术之间的界限,而且让生活直接成为艺术,艺术直接生活化,从而对既有的艺术象征秩序构成了全面质疑和彻底颠覆。  相似文献   

18.
以书法和绘画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具有自己独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集中体现在“传神论”及“气韵学说”尤其是“气韵学说”这一理论中.其理论内涵表明艺术之美的极致是要在作品中传达出生命之气生生不息,如音乐、如诗意般流动的美.这一崇高目标的取得,不仅仅在于单纯的技法修养,更在于养气,在于人格的培养,在于对传统中国文化的深切体认.  相似文献   

19.
道光朝的“经世”思潮,是清代学术潮流变迁的结果,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但是,“经世”只能说明一种学术趋向,即治学要有用于社会实际。而说明不了它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即采用何种学术来治理社会的问题。所以,道光朝经世思潮的内容不可能是一致的,而是存在两个流派——以唐鉴、曾国藩为代表,打着“守道救时”旗号的理学流派和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打着“借经言政”旗号的今文经学流派——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经世途径。 (一) 清嘉道间,统治者视此伏彼起的所谓“犯上作乱”是“奸民”以及社会风俗日趋“好利”所致,而“好利”则是“不学”的结果,于是,他们要“昌明正学”,开始重视辨明“义利”的宋学,一些理学家们纷纷重整旗鼓,力图复兴理学,辨明义利。如唐鉴明确地指出了复兴理学的重要性:“夫  相似文献   

20.
张玉能 《云梦学刊》2005,26(6):73-78
狄德罗是法国启蒙主义美学的最集中的代表者,他的美学思想是一个以“美在关系”为中心的,包括戏剧(诗学)美学的情境说和绘画美学的整体论及其相互融合的完整体系。他的美学思想体系不仅反映了资产阶级市民要登上世界历史舞台的强烈愿望,也具有了唯物辩证法的最初的表述形式,代表着18世纪西方美学的最高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