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4.
5.
7.
8.
日前,卡扎菲在进攻班加西过程中.动用他的秘密力量--女子敢死队.3月20日,两组效忠卡扎菲的女子敢死队员乘坐民用轿车突破到反政府武装总部300米外,并与反政府武装发生激烈枪战.其中两名队员被活捉,但其余成员仍在班加西城内与反政府人员交战. 相似文献
9.
西门东 《中华儿女(海外版)》2003,(5)
说起鸡尾酒和美籍华人的关系,第一个联想到的当然是发明鸡尾酒疗法的何大一,第二个就是多年前就已经在国内投资鸡尾酒厂的徐昌东。说起我国新兴行业“分时度假”,就必然要说到徐昌东。无须惊讶於这位化工专家的滴酒不尝,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早在1983年就已经开始了留学生涯的这位海归老大哥至今没有学会“玩”,却是国内分时度假行业第一人。一个不会“玩”的人,竟然带领全国人民去玩去度假,这能行吗?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当上了国家队的游泳教练,不是在庆功的时候被扔进游泳池淹个半死,就是在庆功之前已经被淹过若干次了。带着这样的疑问,记… 相似文献
10.
11.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埃及革命成功,王朝统治被推翻。这个消息让邻国利比亚一位名叫卡扎菲的年轻人兴奋不已,纳赛尔成为他的偶像。到了上世纪60年代,还在班加西军事学院读书的卡扎菲,已经开始筹划推翻当时统治利比亚的伊德里斯一世王朝。1969年,晋升为上校的卡扎菲终于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一世王朝。那一年,他27岁。 相似文献
12.
韩志斌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1):108-111
卡扎菲思想包括:伊斯兰教的指导原则;平均主义的建国原则;泛阿拉伯、泛伊斯兰的对外政策。后冷战时代卡扎菲思想的实践特征有三:对部族主义力量的依赖;政治统治方式和权力分配变换;外交政策正经历着从游离于世界之外到融入全球化的过渡时期。伊拉克战争后,卡扎菲思想表现为:缓和美国和西方关系,实施全方位外交;吸引外商,投资利比亚;改变传统经济模式,推进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13.
韩志斌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58-63
从安全复合体理论来说,卡扎菲上台后所积极追求的泛阿拉伯主义统一运动,就是构建"阿拉伯地区安全复合体",最终目标是构建阿拉伯地区安全共同体。到21世纪,阿拉伯世界国家主权和国家身份的规范和价值观已经逐步取代了阿拉伯民族主义,这些都削弱了卡扎菲构建"阿拉伯地区安全复合体"的理论基础与所依赖的意识形态。阿拉伯民族国家构建的诸多不足、不同利益之争、外部大国的有效干预、国际体系的变迁、利比亚部族社会结构以及卡扎菲对泛阿拉伯主义态度的转变等,都是其构建"阿拉伯地区安全复合体"失败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政治重建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利比亚国内冲突基本平息,其政治重建也被提上议事日程。但也存在着各政治派别相持不下,政治立场存在分歧,社会对立严重,安全形势恶化,国际社会支持不够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同质化的民族和教派结构,以及丰富的油气资源,利比亚不大可能出现国家分裂。伊斯兰主义与世俗主义将形成相对平衡的关系,利比亚也将更加强调其阿拉伯的国家属性。但从长远来看,利比亚的政治重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民主化进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当政时期所采取的威权政治,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利比亚威权主义的特征,从国家部族、地缘等方面讲述了对威权政治的影响,使得利比亚从威权过渡到现代的威权,从而总结出了卡扎菲独特的政治个性。 相似文献
16.
奥吉拉是利比亚东部萨哈拉沙漠的一个偏僻的,柏柏尔人居住的村社。1969年利比亚发生政变以来,由于石油工业的发展,它已由村庄变成了城镇。我们是从奥吉拉的变化了的社会政治生活状况来研究卡扎菲的“世界第三理论”(Third Universal Theory)的最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7.
杨东升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4-7
对二战前后的日澳关系进行了简单的回顾,论述了两国地区合作的前奏、经济利益和政治认同的互动,分析了冷战后两国建设性伙伴关系的形成,指出在亚太地区这一空间背景下来考察日澳关系的变迁,不但对于这一双边关系本身,而且对于整个亚太地区的一体化走向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显而易见,如果卡扎菲上校退休,他的儿子赛义夫·伊斯兰将执掌利比亚这个北非国家的权力。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听广播里的谈话节目“今夜星辰”,在那柔美、悠扬的乐曲声中,静心聆听主持人与听众的对话。那些或温馨、或伤感的往事让人难忘和感动,常常会触动心灵的琴弦,产生一种共鸣。这样一种特别的感觉,正是我读王晓明《生命中的来来往往》这本书的感觉。有一种心灵的呼唤:今生,为往事干杯! 相似文献
20.
杨凌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2):166-169
游戏是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是音乐与生俱来的特征,音乐的根本意义就在于音 乐游戏本身。然而,音乐的游戏仍然具有某种教化功能,表现在作为人类 发展自己的天赋和能力的方式,音乐游戏有助于实现人类向普遍性存在的提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