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周我班的孩子都要写一篇随笔。这是随笔《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中一个片段:……妈妈.今年您与爸爸一起迷上了炒股,一到星期五就为了“买还是卖”这点芝麻大小的事吵得天翻地覆。感情都被炒(吵)没了。有几次放学了,我故意迟回家,如果你问起,我就撒谎说被老师留下来补课了。……每天我都在担心说错话,怕战火“燃烧”到我身上.毕竟我是家中的弱者。这样的生活幸福吗.钱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以前呢。那时…  相似文献   

2.
翻开日历,明天就是我盼望已久的“六一”儿童节了,我高兴地走到妈妈的房间,对妈妈说:“妈妈,明天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噢,是不是应该……”说完我就认真观察着妈妈的反应。妈妈放下手里的报纸,说:“那你想要什么礼物?”我想了想,对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只想明天当一天的家长!”妈妈的眼睛里闪过了一丝不信任,但很快妈妈就对我说:“好吧!明天你是家长,你说什么我都听你的。我给你100元,你就看着办吧!”  相似文献   

3.
翻开日历,明天就是我盼望已久的“六一”儿童节了,我高兴地走到妈妈的房间,对妈妈说:“妈妈,明天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噢,是不是应该……”说完我就认真观察着妈妈的反应。妈妈放下手里的报纸,说:“那你想要什么礼物?”我想了想,对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只想明天当一天的家长!”妈妈的眼睛里闪过了一丝不信任,但很快妈妈就对我说:“好吧!明天你是家长,你说什么我都听你的。我给你100元,你就看着办吧!”  相似文献   

4.
《人生与伴侣》2014,(3):60-60
疯狂的舌头: 有一天,朴树的妈妈非常为难地问他,你要不要去饭店端个盘子?朴树才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在家里白吃白喝很久了。  相似文献   

5.
你只能做你想做的,但不能要你想要的。就这样,我们像一场倾盆大雨,落在一起,又会各自离开。突然特别想写点东西,从澳洲和柬埔寨这个悠长假期回来.应该写点什么却不知写什么,放空的脑子里总是重复着一句:“天下之大,不要给我,只怕,一切安妥才共你不和。”天下,真大……我喜欢旅行出走,因为触手可及.对我永远意味着心不在焉。我厌恶心不在焉,对我,心要狠狠的扎实实的,不要不在焉。但是,走遍天下之大,也不要给我,只怕,一切安妥才共你不和。  相似文献   

6.
学会感恩     
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师教过我们一个手语舞蹈,名字叫《感恩的心》。回到家,我问妈妈:“什么是感恩呢?”妈妈笑着告诉我:“感恩是对人或事物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我似懂非懂,不知道自己要感恩谁,为什么要感恩,直到后来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事,我才明白,原来感恩是无处不在的。  相似文献   

7.
教学《穷人》时,我突发奇想,改变以往的导课方式,在黑板上写上一道数学题:5+2=?学生马上回答:“等于7。”我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穷人》这篇课文,可这篇课文中的5+2就不是等于7了,而是等于……大家想知道答案吗?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吧。”学生开始读课文,时间也一分一秒地过去了。10分钟后,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大都是从桑娜一家的生活更艰难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更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8.
皮鞋与芒果     
一个富商和一个罪犯回忆他们的童年,提到了相似的一件事。 犯人说,小时候,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两双鞋子,一双是布鞋一双是皮鞋。妈妈问我们,你们想要哪一双?我一看那双皮鞋,好漂亮,我非常想要。可是弟弟抢先喊:“我要皮鞋!”妈妈看了他一眼,批评他说:“好孩子要学会谦让,不能总把她的留给自己。”  相似文献   

9.
月亮 《北京纪事》2014,(9):34-37
“今天隔壁床的小雨家改善伙食,烧的红烧肉看样子就好吃。她给了我几块,我没有吃,留给妈妈。因为妈妈这些天为了省钱,每天就吃两个馒头。” “妈妈出去一天也没有借到钱,我劝妈妈带我回家,妈妈哭了。我知道她舍不得我。” “这几天,我又看了妈妈的笔记本上记的那些捐款,我对妈妈说,人家这么帮我们,我们也要想办法帮助其他人。我还是想捐眼角膜,我是认真的。这次妈妈没说什么……”  相似文献   

10.
《新少年》2011,(1):6-8
大家一定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非常想要的游戏机,爸爸妈妈却不给我们买;想随心所欲地去游乐园玩儿,却总不能如愿……每当这种时候,我们总是一边叹气,一边想:“为什么我没有足够多的钱,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11.
母爱如风     
天,阴沉沉的。“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北风”,也许告诉你,你也不信,现在是温暖的春天。这“北风”呼啸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北风是形容妈妈的脾气,它是用来警告我的。这一天,我要考试了。一大早,妈妈给我煮好了鸡蛋,吃完了鸡蛋,一路上妈妈说:“你做完考试的题目,一定要认真检查,字要写端正,数学要验算,不要看错题,还有……一定要多检查几遍,还有……”我觉得妈妈可真是罗嗦。  相似文献   

12.
从上学期开始.我在一年级六个班开展“儿童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验。每周每班一节《论语》诵读课。303个孩子表现出极大的诵读兴趣和参与热情,只要我一出现在教室门口.孩子们便欢呼雀跃.欢喜与欢迎之情溢于言表。这时.我会觉得自己是一位“总统”,是一颗“巧克力”,是一部“童话”。下课后。孩子们还会缠着要你讲故事:操场上.孩子们会喊住你.再乐颠颠地跑过来与你击个掌,且一个接一个。  相似文献   

13.
我从小就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她处处关心我。不知什么原因,渐渐地,我感到妈妈的关心有点多余,有时甚至烦人。我做功课时,妈妈有时会突然喊道:“把头抬高些!”看电视时,她又会喊:“远点,别太近!”晚上睡觉时,她又会不厌其烦地说:“手伸进去,别打散被窝!”这些话天天听,我常常会不耐烦。我想我完全可以照顾自己,妈妈根本不必唠叨。  相似文献   

14.
舒耕 《新天地》2011,(6):68-68
案例:体育课后,一名学生匆匆跑来:“老师,小雪的手机丢了,那是她妈妈才给她的。”听了这话,我马上将小雪找来,问明手机在什么地方丢失的?有哪些同学知道她带手机到学校来。询问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回想谁最有可能。因为这节课我和体育老师正在为运动会挑选运动员,有机会进教室的同学只有两人:一个是长期生病的学生,一个是上课时才请病假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苦儿流浪记     
<正>我叫雷米,童年是和巴伯兰妈妈一起度过的,她很爱我。直到八岁那年我才知道自己的身世。那一次被脚手架砸断双腿的热罗姆爸爸哀叹道:“八年了,我总是相信孩子的生身父母会来认领他,让他过上好日子。看来我等不到这天了。”原来我是个弃儿,被热罗姆先生捡来时才五六个月。现在这个贫病交加的家庭已无力再抚养我了,我不得不面临两个选择:去孤儿院或者去维泰利斯先生的杂耍班。我被动地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16.
钱理群在南师附中的演讲《我的教师梦》最后一句话是引用他上世纪90年代学生信中的话:“钱老师,我们非常喜欢你的课,我们所有同学都喜欢你的课,你的课显示一种生命存在方式,告诉我们人可以那样生活,人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把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教学当作一种生命,一种充满理想的人可以那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晚上,我对许愿瓶说:“明天,我们全家去未来的世界看一看……” “快起床了!上课要迟到了!”妈妈气急败坏地叫道,“都叫你五分钟了,怎么还不起来啊?”我睁开惺忪的睡眼,看了看妈妈,说:“妈妈,你怎么穿得这么奇怪?还背着氧气瓶,你要去哪儿演戏呀!”  相似文献   

18.
咸米饭     
佚名 《新少年》2010,(5):43-43
那年我7岁。 7岁孩子的小脑袋瓜里总会想一些奇怪的问题。有一天,妈妈正在炒菜,往菜里面放盐,我就好奇地问:“妈妈,炒菜为什么要放盐呢?”“这样会使菜变得更香,更好吃呀!”“变得很香?”我在心里琢磨着,一个主意也同时诞生了……  相似文献   

19.
有一回,我感冒特别厉害,嗓子疼痛难忍。正趴在办公桌上昏昏欲睡,课代表走进来问我:上课学什么?我疲惫地抬起头,想说点什么,可嗓子火辣辣地疼,让我欲言又止。课代表看出了我的虚弱和无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对不起,我不知道……”他犹豫了一会儿,非常自信地说,“老师,我替你复习第一课《才目亲相爱一家人》怎么样?”  相似文献   

20.
让别人快乐     
《新少年》2010,(5):4-5
1.表姐是大三的学生,她性格开朗,成绩优秀,每天都快快乐乐。 6.回到家里。我开始整理自己的房间。妈妈惊讶地问:“太阳怎么从西边出来了?Why?”我神秘地冲妈妈一笑,“因为我想快乐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