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脱钩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有机结合,采用西部地区1991至2011年十一省的经济增长指标和工业环境污染指标,对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1年不同工业污染物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系数和脱钩状态不同,说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整体强脱钩趋势不是很稳定,经济发展依然带来高污染排放。EKC进一步揭示:工业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均存在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EKC为递增曲线状态,并没有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脱钩。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同阶段,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采取有效的环境治理决策使EKC曲线拐点提前出现,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最终强脱钩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矿产资源消耗现状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的工业化一直处于快速推进阶段,经济高速增长,矿产资源消耗也呈高增长态势.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导致矿产资源高消耗的根本原因.而且,矿产资源大规模消耗的区域中心总是与工业化进程、大国崛起这两个因素紧密相连.中国将成为下一个矿产消耗中心.中国必须在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矿产集约利用方面下功夫,对矿产资源战略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陕西1995--2009年人均CO,排放量与人均GDP为研究对象,利用EKC理论和脱钩理论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长期演变预测和短期变动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9年陕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长期之间并不符合EKC理论的倒“U”型假说,反而呈现出“N”型关系。同时脱钩理论进一步证明短期内二者之间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脱钩,如1997--1999年陕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处于“强脱钩”状态,2001年、2003—2006年二者呈现出“扩张性负脱钩”特征;进入2007年以后二者之间处于“弱脱钩”状态。所以,无论长短期都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陕西的碳排放量将维持继续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常态时期,深刻认识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之间内在协同发展规律对库区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发展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以重庆市范围内库区12区县1987-2014年年度数据,基于误差修正的Johansen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考察库区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互动机制.结果发现:三峡库区的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具有稳定的互动协调关系,产业结构演进促进了城镇化发展,服务业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小于工业;城镇化推进了产业结构演进,促进了工业和服务业产值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与矿产资源消耗: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进程与矿产资源消耗之间呈现一定的内在规律。在综述工业化与矿产资源消耗的一般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矿产资源的配置格局及演变趋势,结合中国工业化和矿产资源消耗的特征,提出了中国矿产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大规模快速推进,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确立安全持续的资源战略及供给体系,成为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必然要求。用资源经济学理论和地缘政治眼光审视新疆矿产资源优势,新疆不但矿产资源富集、矿产品种多样、地域分布广泛,而且资源存量丰富、后备潜力巨大,特别是具有开展国际资源合作,建成国际能源通道,拓展矿产利用空间的地缘优势。该文认为新疆应加快国际化矿产资源基地和现代资源产业集群的建设布局,以提升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城镇化的质量内涵。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01—2010年产业结构与成品油消费数据构建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成品油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演进对成品油消费具有重要影响,产业结构升级降低了成品油消费需求;第一产业发展对汽油和柴油消费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煤油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负相关性;第二产业发展对汽油、柴油和煤油消费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第三产业发展对汽油和柴油消费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而与煤油消费的影响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产业结构演进可以缓解资源约束,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和Tapio脱钩模型,首先测算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3—2018年的灰水足迹,然后构建计量模型探究灰水足迹与经济增长的EKC形态,最后结合EKC拐点和改进后的Tapio模型分层次进行二维脱钩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灰水足迹省际差异显著,除云南外,其余10省(市)灰水足迹总体呈下降趋势;长江经济带灰水足迹EKC呈N形变化,两个拐点处的人均GDP分别为3.67万元和10.34万元,农业比重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灰水足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除江西、重庆、贵州三地出现"伪脱钩"外,其余8省(市)的灰水足迹与经济增长共出现7种二维脱钩状态;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上游省份实现了更多的弱脱钩类型,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下游省份实现了更多的强脱钩类型.  相似文献   

9.
工业化进程的快慢既取决于由良好的制度、合理的产业结构和有效的资源配置所决定的推进速度 ,又取决于由制度、产业结构、资源禀赋所制约的社会实际生产力。鉴于现代工业条件下 ,技术体系是社会实际生产力的主导要素 ,其选择的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到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选择问题是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进程中青海省工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青海的工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转变,工业结构与消费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青海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本文基于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理论,对青海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辽宁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并总结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主要有:遵循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建设新型国家装备制造业基地,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高级化;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力,重塑具有活力的微观经济基础,推进现代产权制度的规范化;遵循世界市场分工规律,依托沿海经济开放带,融入东北亚乃至世界市场体系,推进生产要素组合的国际化;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坚持以民生工程为主线,构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地方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化。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进程中甘肃省工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产业结构布局的合理与否及其演进过程,不仅直接对加快工业化进程有着重大意义,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有序和发展。本文基于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理论,对甘肃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经济结构的进化与城市化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城市化的进程与经济结构的进化密切相关。城市化的本质是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工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须依托于规模经济和积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也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必要条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的进程将加快。城市化是解决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利用相对"脱钩"、"复钩"理论和测度模型,对1998—2013年我国主要农作物产量增长与化肥消费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研究。基于此,对脱钩评价模型进行扩展,构建脱钩指数分解模型,对脱钩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三大作物中只有园艺作物产量同化肥消费量为强脱钩关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均处于弱脱钩状态。分析得出:不同作物产量与化肥消费的"脱钩"与否主要取决于化肥利用效率,农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不仅相对有限,而且作用方向多变。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动下,中国钢铁工业未来仍将保持长期发展态势.工业化中期是钢铁消费快速增长阶段.通过考察先行工业化国家钢铁消费规律,探讨中国钢铁消费可能达到的人均消费峰值.  相似文献   

16.
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视角出发,利用1985~2008年间江苏省能源消费及工业产出数据,详细估算了二氧化碳排放的EKC形态及排放峰值对应的人均收入水平。通过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是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截止2020年的江苏省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进行了相关预测。  相似文献   

17.
基于Tapio模型,利用1994—2010年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工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并运用LMDI方法对影响碳排放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2000年之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趋于稳定的弱脱钩状态,波动性很小;能耗脱钩因子对工业碳排放脱钩表现出持续的正效应,对脱钩的影响力要远大于排放脱钩因子;能源强度下降是推动中国工业碳减排的关键,能源结构红利和工业结构红利尚未出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工业碳排放脱钩历程及其影响因素的不同效应进行了经济解释,并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是互为影响、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带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能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在分析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论基础上,对东北地区1952-2007年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进行了特征分析,通过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城市化与代表产业结构演进的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之间的长期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服务业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远大于工业部门,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没有完全支持产业结构演进推动城市化进程的理论假设,却支持了城市化对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的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9.
运用IPCC能源矿物燃料排放量计算法分析了1978-2012年福建的碳足迹变化情况,并用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3个指标探讨福建省经济发展与碳足迹相关性。研究认为:(1)福建GDP与碳足迹高度相关,呈倒"U"型曲线的趋势。(2)福建GDP与碳足迹处于"弱脱钩"状态;(3)福建碳足迹与产业结构状态相关性明显;(4)福建省碳足迹与能源消耗结构状态不存在明显相关性。提出要大力使用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结构演进进程建设。  相似文献   

20.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工业演进路径是:产值规模扩张一直是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业增长就业效应逐步减小。我国工业化任重道远,工业仍然是我国增加就业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领域,因此,要保持工业增长的就业效应,就必须转变工业增长方式,纠正工业技术进步的"资本深化"倾向,把工业增长诱导到主要依靠劳动力素质和科技进步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