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精髓内涵和多样的内容载体,中华优秀文化滋养着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中华儿女在文化的感召和影响下为实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持续奋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借助大学校园,需要与美育深度结合。大学美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素养,培养大学生发现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大学美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美育生产和发展的根基,大学美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形式和手段,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美育中,并且积极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沉着应对,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更加努力的奋斗。面对当前的局势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国家和民族需要一大批杰出的专业人才。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生需要具备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道德情操,而美育教育的建构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知识底蕴,能够健全大学生的审美精神,能够促进大学生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美育中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属性,更是美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美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积累了许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是我们的使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也应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选择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既实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促进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可谓一举两得。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以及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更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传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国家的历史文脉,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本文将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的意义和具体方式,以期为培养有爱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存与发展所形成的珍贵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品德意志的缩影。英语是全球通用的重要交流语言,促进对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其熟悉、理解并掌握英语,借助英语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有利于让全球各国都能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对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数千年生活实践活动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精髓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针对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诸如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价值观呈多元多变趋势、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淡薄等,提出有效路径,增强外语专业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数千年生活实践活动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精髓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针对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诸如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价值观呈多元多变趋势、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淡薄等,提出有效路径,增强外语专业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历经千年而不衰,至今仍熠熠生辉,散发着独特魅力和光芒。进入新时代,传承和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要有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领大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文化精粹,进而坚定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本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意义和现实困境,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形式,以期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路径提供现实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不断深化。中华艺术教育在当今时代的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核心在于中国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必须依赖于教育的环境,而艺术教育更要扎根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0.
武显云 《民族学刊》2021,12(7):85-93, 111
跨文化传播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因传播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而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民族认同、文化认可等方面带来冲击和迷惑。民族高校要重视这些跨文化信息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潜在威胁和跨文化教育对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在外语课堂加强对跨文化信息的解读和鉴别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团结历史和新中国各行各业建设成就的学习宣讲,以此不断增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他们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弘扬先进文化,当前在我国成为主旋律,正下大力实施.文化的"先进"与"落后"的属性界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处于较为不利生存条件下的所谓"边缘社会"、"弱势族群"的"劣势文化"的少数民族文化,不宜简单地、武断地将其界定为"先进"或"落后".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儒学"京剧""昆曲"等中国传统文化样式是"国学"国粹",少数民族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样式,也同样堪称是"国学"、"国粹".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存、延续,以体现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根本原则,不仅是学术界需要深入讨论的课题,更多是中国各级人民政府及全社会共同关注、下大气力解决的重大现实性课题.  相似文献   

12.
马平 《回族研究》2012,(3):33-37
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要求文化的"多元融通"。中国儒、佛、道文化都有"和合共生"及相似理念,而中国的伊斯兰教对这一思想亦有贡献。中华民族要为世界和平提供思想资源,可以借鉴明末清初"以儒诠经""以儒释伊"的做法———作为"客位文化"与中国的"主位文化"相适应,进而相互包容、吸收。"文明的交流""文明的融通"是必然的、可能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同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漫长的过程。当下有一种新的倾向值得注意:在"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国家认同"的同时,需要警惕"加快民族融合""淡化民族认同""促进宗教消亡"的极左思潮的反弹,防止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再度边缘化趋势。今天在"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不应忽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作用,包括正确地发掘和运用少数民族及其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作为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国画对提高大学生的美学修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作为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国画对提高大学生的美学修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史军 《中国民族博览》2023,(13):127-129
青少年作为祖国建设的希望,其素质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新时期下应更多关注优秀人才的培养,以青少年素质培养为前提实现民族复兴。本文首先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素质培养产生的影响,包含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青少年形成正确思想观念、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青少年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扩展青少年文化科学知识、其次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人文素质、实施创新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强化青少年审美能力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素质的策略,目的是给相关研究带来条件支持。  相似文献   

16.
郑敏 《中国民族博览》2017,(16):105-106
"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不同的会议上提出,中国人们要通过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来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要注意两个"创"字,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章将以当前国家政治文化的形势为背景,对粤剧在数字技术之下的发展现状及其传播形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优秀传统文学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重视优秀传统文学的教育,并将其与高校基层团支部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优秀传统文学在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好青年等方面有重要的价值.从优秀传统文学融入基层团支部文化建设的现状、规律和实际出发,探究出具体可行的路径.汲取优秀传统文学的教育资源,把握好优秀传统文学融入基层团支部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途径,并将其与团支部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全面有效地对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工作。我国幅员辽阔,在许多地方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如果可以将这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的教育中,将能够有效实现增强下一代文化自信的目标。在高校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一致性,可以作为良好载体进行教育。本文将系统介绍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要特点,根据时代背景和学科要求的必要分析二者相容的方法要点。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是凝聚民族精神、承继民族文脉的基石.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我们需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尤其是培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国传统建筑是我国多元文化的具象组合形式,存世众多、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其知识层级、认知要求与大学生的基本素养相匹配.将文物保护、中国传统建筑宣介和大...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历代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