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凡 《河北学刊》2006,26(4):17-22
在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视野之下,罗莎·卢森堡的自发性概念被定性为客观主义的宿命论而遭到清剽式的批判。拉克劳与莫菲彻底扭转了这种高压指摘的一边倒态势,把长期以来被视为罗莎·卢森堡理论污点的自发性概念拨正为一种极具创造性的积极理论资源并作出了别具一格的解读。同宿命论指控将自发性纳入坚硬的必然性的做法截然相反。拉克劳与莫菲把罗莎·卢森堡的自发性概念当作寻觅偶然性的“黄金领地”。但是,他们寻求的偶然性,不是作为革命运动之起因和必然性之表现的辩证偶然性,而是在反资本主义的政治斗争中主体身份建构时的偶然性。拉克劳与莫菲认为,在罗莎·卢森堡那里,作为政治统一性的建构机制的偶然性逻辑受到多元决定过程之外的必然性逻辑的严格限制.从而导致了罗莎·卢森堡的两难困境和“双重空场”。只有勇于面对偶然性并实际地承认偶然性逻辑在形构政治一致性的作用,才能走出罗莎·卢森堡式的困境。才能填补失效的必然性退场后形成的空场,而这正是拉克劳与莫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2.
顾海良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和传统这两个层面,分析了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在问题层面上,通过分析两个世纪之交历史发展的相似处和不同点,指出研究罗莎·卢森堡所处时代的特点及其思想,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问题的启示;在传统层面上,提出恩格斯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野产生三个支流,其中以德国社会民主党罗莎·卢森堡理论为渊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均受罗莎·卢森堡的影响。简·托伯罗维斯基研究了罗莎·卢森堡对金融危机的治疗办法,强调其与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大的相关性。彼特·胡第斯指出,罗莎·卢森堡的后资本主义社会观念,讨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问题——获取政权后对革命民主的需要。夏莹分析了拉克劳与墨菲对“卢森堡困境”的批判,指出这一困境并不存在,其所反映出的正是卢森堡试图通过对特殊性(偶然性)的强调,来建构一种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普遍性,因而她与拉克劳的领导权理论恰恰具有本质上的家族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顾海良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和传统这两个层面,分析了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在问题层面上,通过分析两个世纪之交历史发展的相似处和不同点,指出研究罗莎·卢森堡所处时代的特点及其思想,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问题的启示;在传统层面上,提出恩格斯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野产生三个支流,其中以德国社会民主党罗莎·卢森堡理论为渊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均受罗莎·卢森堡的影响。简·托伯罗维斯基研究了罗莎·卢森堡对金融危机的治疗办法,强调其与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大的相关性。彼特·胡第斯指出,罗莎·卢森堡的后资本主义社会观念,讨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问题——获取政权后对革命民主的需要。夏莹分析了拉克劳与墨菲对“卢森堡困境”的批判,指出这一困境并不存在,其所反映出的正是卢森堡试图通过对特殊性(偶然性)的强调,来建构一种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普遍性,因而她与拉克劳的领导权理论恰恰具有本质上的家族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顾海良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和传统这两个层面,分析了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在问题层面上,通过分析两个世纪之交历史发展的相似处和不同点,指出研究罗莎·卢森堡所处时代的特点及其思想,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问题的启示;在传统层面上,提出恩格斯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野产生三个支流,其中以德国社会民主党罗莎·卢森堡理论为渊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均受罗莎·卢森堡的影响。简·托伯罗维斯基研究了罗莎·卢森堡对金融危机的治疗办法,强调其与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大的相关性。彼特·胡第斯指出,罗莎·卢森堡的后资本主义社会观念,讨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问题——获取政权后对革命民主的需要。夏莹分析了拉克劳与墨菲对“卢森堡困境”的批判,指出这一困境并不存在,其所反映出的正是卢森堡试图通过对特殊性(偶然性)的强调,来建构一种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普遍性,因而她与拉克劳的领导权理论恰恰具有本质上的家族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顾海良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和传统这两个层面,分析了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在问题层面上,通过分析两个世纪之交历史发展的相似处和不同点,指出研究罗莎·卢森堡所处时代的特点及其思想,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问题的启示;在传统层面上,提出恩格斯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野产生三个支流,其中以德国社会民主党罗莎·卢森堡理论为渊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均受罗莎·卢森堡的影响。简·托伯罗维斯基研究了罗莎·卢森堡对金融危机的治疗办法,强调其与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大的相关性。彼特·胡第斯指出,罗莎·卢森堡的后资本主义社会观念,讨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问题——获取政权后对革命民主的需要。夏莹分析了拉克劳与墨菲对“卢森堡困境”的批判,指出这一困境并不存在,其所反映出的正是卢森堡试图通过对特殊性(偶然性)的强调,来建构一种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普遍性,因而她与拉克劳的领导权理论恰恰具有本质上的家族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罗莎·卢森堡政治学说中所包含的后现代社会的内容得到了世界学者的广泛重视和深入研究。在这里,我们根据2006年3月20—22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罗莎·卢森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此问题的讨论特发表以下三篇论文。这三篇论文的特点是结合现时代世界历史提出的重大问题,从哲学的层面反思了罗莎·卢森堡政治学中的基本问题,反映了当代罗莎·卢森堡政治哲学研究的水平和视野。这些论文无论对于深化罗莎·卢森堡政治学的研究,还是对于中国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研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本专栏发表的三篇论文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何萍教授组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王雨辰教授也给予了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拉克劳的霸权逻辑导向其解放的辩证法,因而拉克劳的霸权逻辑是其后马克思主义建构逻辑的起点。拉克劳的后马克思主义的霸权逻辑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中具有其谱系。拉克劳从精神分析理论中借用了虚空能指这个关键的术语,与其霸权逻辑一起,将其后马克思主义建构为虚空能指的政治学。拉克劳的霸权逻辑所导向的政治谋划是激进民主,而霸权逻辑和激进民主构成了拉克劳的后马克思主义的解放道路。  相似文献   

8.
波兰政治经济学元老泰狄士·科瓦利克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波兰的传播和实践,并且与米哈尔·卡莱茨基展开合作,力图通过对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的解读来修正凯恩斯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重建由马克思开创的政治经济学传统。科瓦利克认为,不论是斯威齐,还是布哈林,这些理论家对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都存在误读和误解。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试图创造的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因此,从简单再生产的角度来批评她所做的工作是不可取的。科瓦利克的这一观点对卡莱茨基的理论创造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卡莱茨基晚年论文《论资本主义的关键改革》中,他们合作把凯恩斯革命放在围绕资本主义再生产辩论的背景下进行考察。这是对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理论进行当代阐释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9.
"偶然性逻辑"构成了拉克劳、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对偶然性逻辑的理解涉及如下三个方面:偶然性与意外性概念的区分以及偶然性与对抗、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联。偶然性与意外性既相关联,又有差异。偶然性逻辑是建立在具有否定性特征的异质性的基础上,而意外性则与异质性无关,是一种几率极小的可能性。偶然性逻辑是建立在对抗的基础上,而意外性则与对抗和异质性毫不相干;对抗具有一种启示性功能,因为它表明了所有客观性最终的偶然本质。偶然性逻辑并不是与必然性和客观性逻辑相对立的某种逻辑,而是某种纯粹的否定性的逻辑。偶然性与后马克思主义的霸权逻辑密切相关,霸权就是建立在偶然性逻辑基础上的政治链接实践,而意外性则与霸权无涉。  相似文献   

10.
总体性思想是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提出的重要思想。在对伯恩施坦、考茨基为主要代表的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以及重新解读罗莎·卢森堡的总体性方法的基础上,卢卡奇提出了自己的总体性思想。总体性思想的内在逻辑包括:总体性思想的基本内容,以及总体性与物化、阶级意识的逻辑关联性。虽然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具有不可避免的内在困境,但它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中,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有着独特的地位。它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分别对以哈贝马斯、普兰查斯、拉克劳与莫菲等人为代表的当代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的思想是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回响。  相似文献   

12.
人们习惯于把必然性看作科学真理的本质,是科学真理所追求的目标。但是自从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的普利高津建立“耗散结构理论”以来,不少人认为这是偶然性之光的升起和必然性王国的没落,因此主张只有偶然性才是科学真理的本质。对这个问题究竟怎样认识才是正确的,本文打算从科学思想史的角度作一探索。 一、逻辑真理与经验真理的对立 把科学真理区分为必然的与偶然的是从逻辑真理与经验真理的对立开始的。  相似文献   

13.
罗莎·卢森堡与汉娜·阿伦特毕生致力于对自由的追求,她们都把自由看作是对公共事务的一种积极参与.尽管她们拥有不同的历史经验,但是,她们对历史义无反顾的行动,以及在行动中积极反思的坦率与睿智却是相同的.这不仅基于她们相同的犹太文化背景,更在于她们在具体的历史情景中批判性地对待传统、规范以及权威,在强调差异性的基础上阐发了一种相似的指向自由的政治理论旨趣.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思想是拉克劳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克劳在其早期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政治与意识形态》中,整合、继承和发展了普兰查斯的意识形态要素学说、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质询理论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概念,从而形成了自己以"接合"为核心的非还原论的意识形态思想。拉克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质疑阶级还原论。他的意识形态思想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当代现实,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新颖而极具价值的研究思路和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5.
在某种意义上,罗莎·卢森堡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的奠基人。长期以来,人们对她的政治哲学理论缺乏应有的研究。本文围绕“自发与自觉”、“集中与民主”、“运动与最终目的”和“战争与革命”四组概念,展示了她的政治哲学理论的主要内涵,并阐发了这一理论的基本特征和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罗莎·卢森堡与列宁属于同一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他们在民族自决问题上有过直接的理论争论。其中,列宁是从政治方面来给民族自决下定义,而卢森堡是从经济方面来理解;列宁坚持一切被压迫民族有实现民族独立的自由,而卢森堡认为民族利益服从于无产阶级革命利益;列宁从批判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来主张民族自决,而卢森堡从批判被压迫民族中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来反对民族自决。另外,卢森堡与列宁在民族自决问题上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卢森堡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理性地考察历史发展的机遇,基于如下关系的思考:机遇的一般特征与历史特征相联系。这是对历史发展的机遇的理论研究所循的逻辑线索。机遇问题的受人重视,不只因为它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而是在于机遇本身的意义以及它所涉及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一、历史发展机遇的逻辑界定一般地说,机遇具有偶然性的特点。偶然性以其非确定的外在联系和多种可能的发展趋势被表现于事物和事物过程。机遇之归于偶然,首先是一种与必然相对的逻辑规定。按照传统的观点,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历来的哲学教…  相似文献   

18.
范冉冉 《河北学刊》2012,32(2):167-171
《资本积累论》是罗莎·卢森堡的主要代表作之一,自创作至今已整整一百周年。回顾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界围绕这部著作的百年论战史,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学者们一方面批评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是她在学理上对一个"虚假问题"作出的"幼稚回答",另一方面却又在探讨当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现象时不断地返回到卢森堡去寻求答案。这无疑令人好奇:这部著作的"魅力"究竟何在,以至于学术界在面对它时如此自相矛盾?本文试图回归该著文本去探寻卢森堡创立资本积累理论的总体逻辑,并在此基础上为现时代汲取一定的理论养分。  相似文献   

19.
人的能动性与历史的必然性之间的内在冲突构成了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对立,并且导致了葛兰西时代革命实践中宿命论与机会主义的对立。本文通过讨论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内涵,立足于葛兰西对必然性的独特理解,试图以葛兰西的视角来审视"改变世界如何可能"的问题。葛兰西通过对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中所谓的"假定……"逻辑的重新解读阐发出一种保持了偶然性维度的必然性,从而给予改变世界以现实的可能性。葛兰西的必然性符合人构造历史的行为的特殊性,即历史的必然性由人的行动所诠释,而人的行动仅仅是一种趋向,其中充满了可变因素。但在行动过程中,这些可变因素"被假定"为必然性的构成。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正是在强调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之上,通过恢复这种必然性的"假定"的前提而同时保持了人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层次”和“过程”这两个概念引入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研究中 ,具体地分析了相同层次同一过程及不同过程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 ;重点阐述不同层次各相关过程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相互转化 ;在此基础上 ,对偶然性与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