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于中国人来说,单位是极其重要的。至少曾经重要过。改革开放以前,两个中国人见了面,如果是熟人,便问“吃了没”;如果是生人,又没有经过介绍,便多半要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在大街上骑车闯了祸,或者到机关衙门里去办事,警察和门卫都会问这句话。如果是女儿带了男朋友到家里来,那做母亲的,便几乎一定要问这句话。单位,差不多可以说是中国人生存的依据。单位首先是“饭碗”。一个人如果在政府部门工作,便是“吃皇  相似文献   

2.
回家吃饭     
王歌 《百姓生活》2008,(6):20-20
在单位门前偶遇从前的同事杨姐,寒暄几句后,她便匆匆告辞,说要回家吃午饭,晚了老人要着急的。我们都很奇怪,她所在的单位供应价廉物美的工作餐,烈日酷暑,她怎么还要赶回去吃饭?杨姐笑笑":不懂了吧?如果我不回家的话,我妈肯定就吃点咸菜对付了。"一句话让听者顿悟:原来天下父母都一样,平时自己省吃俭用,可只要儿女回家,总要用心炒个像样的菜。  相似文献   

3.
幸福的追问     
王欣 《百姓生活》2011,(12):23-23
一直以来,我总嫌母亲太唠叨。不是问你衣服穿得够不够,便是问你单位的伙食好不好,再就是不停地追问恋爱了没有。如果恋爱了,便又要追问对方长得怎样,家里的条件好不好。  相似文献   

4.
漫话的行者     
见到钟铃,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如果 杂志社不是那么需要我做编辑的话,我想我会 马上专注到自己的漫画创作中去。 一句话,便完全体现了他对漫画的挚爱。 钟铃现在是《漫动作·顶尖少年》的责任编 辑。这是一本十分注重原创漫画的杂志,而漫画 对于很多人来说,眼前并不是报酬丰厚的事 业  相似文献   

5.
《北方人》2008,(Z1)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以至于家庭生活与工作都大受影响,最后他选择了离职。我问他:"如果不是那个人,你会留下来吗?"他回答:"当然,这工作我很喜欢,但是我恨透了那个家伙,只要他在一天,我便觉得芒刺在背,只能离开。""你为什么要让他成为你生命的重心?"被我这么一问,他顿时哑口无言。一个老师将学生分组,12个人一组,一个学生请求老师让他换组。老师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王娅 《成才与就业》2008,(Z2):94-96
[案例]"我被开除了""老师,我被某某单位开除了。"A同学给我打电话,第一句话就这么说。我有点意外,就问他:"单位怎么和你说的?""单位什么也没说。他们只是  相似文献   

7.
该转弯了     
一米阳光 《社区》2013,(20):25-25
不是路已走到了尽头,而是该转弯了。这句话很有意思.让人看了会有许许多多的感慨。当你遇到一件事情.已无法解决,甚至是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心情时,何不停下脚步,给心灵一个修禅打坐的时间。或许换种方法,或许换种角度,或许换条路来走事情便会简单了许多。“如果我们走得太快,要停一停等候灵魂跟上来”。据说这是印第安人的一句名言。  相似文献   

8.
路无尽头     
不是路已走到了尽头,而是该转弯了.这句话很有意思,让人看了会有许许多多的感慨. 当你遇到一件事情,已无法解决,甚至是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心情时,何不停下脚步,给心灵一个修禅打坐的时间.或许换种方法,或许换种角度,或许换条路来走,事情便会简单了许多.“如果我们走得太快,要停一停等候灵魂跟上来”.据说这是印第安人的至理名言. 只是不要让自己一直地陷在痛苦的深渊中,生命中总有挫折,那不是尽头,只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相似文献   

9.
张军丽 《社区》2012,(21):31
"砰砰砰……""在家吗?"每天早上8时,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宜居社区"天天敲门组"的16名成员便分成四组到社区空巢、独居和孤寡老人家敲门。门敲开了,问问老人身体状况,拉一会儿家常;如果没有敲开,便打电话到家里,问个究竟,以防老人病倒在家中没人知道。  相似文献   

10.
正小时候,因为家穷,我直到7岁才进入一年级学习,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问,成绩在班上多次排名倒数第二。父母最担心我会留级,不止一次说如果我没及格,就和他们一起种田去。我是最怕父母说这句话的,为了长大后能  相似文献   

11.
<正>大凡看到这则俚语,定会联想到"民以食为天"的名语来。的确,"吃饭"二字在老百姓看来是无等的重要。难惯过去温州人在遇到熟人打招呼时,第一句话就是问"饭吃艾罢米  相似文献   

12.
我到加拿大做了两年访问学者,深感加拿大人的邻里关系大有学问。在咱们中国,不论邻里关系怎样,和邻居见了面,相互打个招呼,随便聊两句无关痛痒的话很正常。可是在加拿大,可以打招呼,但不能多说一句话,比如遇到邻居,你可以问他好,但话不宜多问。如果你说:"你好,干什么去呀?"这就麻烦了。在加拿大人看来,这有打探个人隐私之嫌,是一种违法行为,尤其是女性,如果她较真的话,完全可以到法院起诉你。因为一句看起来是无关紧要的话,却要吃官司,你说冤不冤。在咱们中国,左邻右舍在该吃饭的时间见了面,会相互问一句"吃  相似文献   

13.
《新少年》2011,(Z2):31
我们都知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俗语吧?可是,这句话却是有来历的,听我来讲一讲吧——传说,三国时期,蜀国军师诸葛亮到东吴做客。他为东吴国主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孙权便召集东吴的能工巧匠,开始建造这座塔了。  相似文献   

14.
说陶二题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以上两句话,大约从念初中时就背熟了.我此生,在这两句话引导下读了不少的书,陶渊明的全集,也差不多是在这两句话引导下读完的.  相似文献   

15.
一山昙花     
张晓风 《可乐》2008,(6):24-24
太多的停靠,总想有所收获,慢车的脚步不再从容。"你们来晚了!"我老是听到这句话。旅行世界各地。总有热心朋友跑来告诉你这句话。于是,我知道.如果去年就来,可以赶上一场60年来仅见的瑞雪;如果一个月前来,丁香花开如一片香海;或者十天以前来,有  相似文献   

16.
正案例:小文是一名大四学生,现在正面临着择业和就业问题。最近一个多月他已投出50份求职简历,面试了十几家单位,但还没有一家单位接纳他。看到周围一些同学已经基本落实了工作单位,而自己还没有一点着落,小文的内心十分焦虑,难道自己真的要应验"毕业即失业"这句话  相似文献   

17.
以前总以为"话到嘴边留半句"这句话是贬义的,形容个人城府太深.但前几天的一次经历改变了我对这句话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阎言 《社区》2013,(5):29
2011年刚进入社区工作时,我的督导丁小红主任便语重心长地跟我讲:做社区工作要"弯得下腰"。当时的我似懂非懂,但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我终于对这句话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弯得下腰"是一种心态和态度,只有弯得下腰才能摆正心态,才能与居民打成一片。现在的社区工作者一般都年轻、高学历,大多是独生子女,比较"金贵",但社区工作要和老、弱、病、  相似文献   

19.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来回顾本世纪中国新诗所走过的曲折坎坷的道路,不同的人们会发出不同的感慨,这应该是十分顺理成章的罢。我始终记得80年代读到的一篇文章中那开宗明义的一句话;新诗肯定不如旧诗好。论者的这一大前提可以说肯定是千真万确的。但是接着下去人们便要问:提出这个大前提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给新诗加油鼓劲,还是要新诗改弦易辙重新回到旧诗的老路上去?前年诗人周涛又提出了著名的“十三问”,其第六间就是:“新诗发展的大方向是不是错了?如果不错,为什么这条路越走越窄?如果错了,那么会不会是一个延续了近百年的…  相似文献   

20.
男孩7岁的时候,有一天忽然对父亲说:"我要找一个勇敢的人做朋友!"父亲听后很奇怪,便问男孩原因。男孩皱着眉头说:"我老是被班里个头高的同学欺负,如果我找到一个勇敢的人做朋友的话,别人就不敢欺负我了,你说对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