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字通》是明末清初的流行字典,也是当前语言文字学研究的重要典籍文献。长期以来,有关此书的著作权与署名问题存在着争论,意见不一。最新文献资料研究显示,此书是由张自烈撰著,廖文英刊行,二人是文友及主客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字通》中有一些判明俗讹但未指出正字的俗字、讹字,故对其进行考释,以期对《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相关字的解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字通》是明清之际具有深刻社会影响的一部字书,在汉语言文字学的范畴内有特别的研究价值。该书的著者究竟是谁,曾经是清代学术史上的一大迷案,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明清汉语、汉字学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长久以来,国内外学者以极大的兴趣参与了论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正字通》本应为张自烈所著,实际上已为古今大多数学者所认同,但结论尚未铁定于一。笔者因此展开延伸性研究,本文叙论近期的新发现,为破解迷案提供关键性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4.
编纂于清代前期的佚名韵书《五音通韵》对《字汇》、《正字通》、《广韵》等字书、韵书、韵图多有批评。分析这些相关批评材料,可以考察《五音通韵》编纂者的语音观念,即反对"拘泥旧韵"而重视实际变化的时音观和反对"拘泥方音"、"以韵为则"的语音规范意识。另外,也可以据此了解当时韵书编纂的具体状况。  相似文献   

5.
上海楚简《孔子诗论》中的《诗经》篇名用字与《诗经》通行本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裳裳者华》等篇名的分析,指出通行本《诗经》的有关篇名用字为正字。在出土文献的整理中不宜轻易改动传世文献。  相似文献   

6.
《古今正字》是初唐时张戬所著的一部《说文》系的字书,因其早佚,故少有人着意.兹据相关史籍与此书的佚文,对其在文字学、词汇学和辞书学等方面的价值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锡伯文正字词典中贯穿实施的有关正字原则,就锡伯文的属性和特点,锡伯文正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明编《虞初志》卷四《崔少玄传》,署“唐王建”撰。本传系抄录《太平广记》卷六七《女仙二》而成。由于《广记》未题作者姓名,又由于明人编纂书籍时有妄立篇目、乱题撰人的作风,因而《崔少玄传》所署作者名氏就不为世人所信。本文根据本传奇中透露出的一些信息,通过广泛参证有关文献材料,证明王建确是《崔少玄传》的作者  相似文献   

9.
明代对《诗经》所作文学性研究值得瞩目,其中陆化熙所作《诗通》是明代中后期的代表之一。陆化熙旨在"发挥其意旨"、致力"寻味于词气之间",通过词气文字来对《诗经》进行文学性解读,具有个人特色,也体现了明代中后期《诗经》研究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异写字分为两大类:构件位置不固定形成的异写字和构件写法变异形成的异写字.前者根据构件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左右的不同,上下的不同以及上下与左右的不同;后者根据写法的变异分为四类:部分地改变构件写法,因草书或古文形体的楷化而形成构件不同,因笔画增减而形成的构件不同以及构件形近混用.通过前代的文献材料考察异写字的出现情况、文献记载以及两字或多字形成异体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干禄字书》是唐代一部重要的正字字书.它对唐初的社会用字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规范整理,对异体字做了俗通正三体的详尽分析,确立了标准汉字的写法,为当时的社会用字提供了标准字样.它反映出灵活变通的正字思想,对于今天我们研究和整理汉字仍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持赠日本友人南方熊楠《原君原臣》的小册子,是兴中会用来宣传革命思想的最为重要的宣传品之一,其小引作者署名杞忧公子。杞忧公子到底是谁,学界或认为是王韬、或认为是郑观应、或认为是孙中山。认为是孙中山的,虽有详实考证,但其论证存在诸多不自洽的地方,难以令人信服。认为是王韬或是郑观应的,没有严格的考证,并缺乏可靠证据,也不足为信。其作者到底为谁?这不仅将关系到该作者在近代思想启蒙方面充当了何种角色,也将涉及到《明夷待访录》在晚清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何种作用等问题。本文从郑观应的思想倾向,其著作与《明夷待访录》的比较、其本人与孙中山的关系等方面详加考察,认为小引作者既不是孙中山,也不是王韬,而应为郑观应。  相似文献   

13.
《诗品》“纤秾”包含“纤”、“秾”两端,但《纤秾》一品行文并未明确这两端的意义。杨廷芝《二十四诗品浅解》、无名氏《唐司空图诗品详注》对“纤秾”的解释并不到位,而日本学者太田兵三郎则注意到了“纤”、“秾”的分别。  相似文献   

14.
15.
《通天台》的创作时间一直以来都是有争议性的,有的学者认为《通天台》杂剧创作于吴伟业入仕清朝之后,是他的追悔之作;有的学者认为它作于顺治六七年间,是悲悼故国之作;还有的学者认为是在顺治十年,吴伟业受到举荐但未出仕清朝之时,为了表达自己进退失据的矛盾心态所作的。基于以上各种学说,本文拟将它们做一次梳理,并对其进行辨别。  相似文献   

16.
《通天台》的创作时间一直以来都是有争议性的,有的学者认为《通天台》杂剧创作于吴伟业入仕清朝之后,是他的追悔之作;有的学者认为它作于顺治六七年间,是悲悼故国之作;还有的学者认为是在顺治十年,吴伟业受到举荐但未出仕清朝之时,为了表达自己进退失据的矛盾心态所作的。基于以上各种学说,本文拟将它们做一次梳理,并对其进行辨别。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字汇》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翻刻、修订与增补阶段,通论性介绍阶段和综合性研究阶段;其中综合性研究阶段学者分别从文献学、文字学及音韵学三个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伦敦竹枝词》是近代旅欧文人竹枝词中的最重要的一种。对于这部集子的作者,钱钟书先生曾考订其作者是张祖翼,创作时间约在光绪十二年(1886)。由于钱先生仅以脚注形式作简略考证,故没引起大多数研究者注意。且对于创作时间的推测也不太准确。今广泛查阅资料,确证该著的署名作者"局中门外汉"确为是晚清"上海四书家"之首张祖翼,创作时间则在光绪十三年(1887)秋至光绪十四年(1888)春。  相似文献   

19.
《字汇》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我国第一部汉字学史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汉字学史以及相邻学科的有关专著都极为推重明代梅膺祚的《字汇》,把它当作部首笔画编纂法的创制之作。在任何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有一个方法是基本的,那就是在充分占有材料基础上的联系分析法,笔者注重文献资料的系统搜寻与比照研究,得到新的发现,真正部首编纂法的创制之作不是《字汇》,而是明代都俞的《类纂古文字考》。本文因此叙论部首笔画法的形成与发展,重新对《字汇》给出合乎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史料的缺乏和记载的歧异,《长短经》作者赵蕤的生平、赵蕤撰写《长短经》的年代、以及赵蕤的生卒年等等问题,大都扑朔迷离。为此,本文对以上诸点进行了考订,并编出赵蕤行年简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