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到过香港的人,大多会在感叹香港经济繁荣同时,也感叹香港人的环保意识。香港作为一个弹丸之地,经济却异常发达,而且人口众多,按理说,香港的环境应该差得不行吧。其实不然,香港的环境却出奇的好。香港人的环保意识,在小范围讲,就是城市卫生意识。走到香港的大街小巷,很难见到纸屑\烟蒂、果皮等垃圾,更不要说杂草、树叶之类了,甚至纵横交错的马路上也没有这些东西存在。香港星级宾馆、酒店的卫生情况就不必说了,因为有严格的卫生管理条例相约束。仅是街头的小食店其卫生状况也是内地的同行所不能相比的:空调始终开着,顾客一进…  相似文献   

2.
王海滨 《东西南北》2010,(10):57-57
曾宝仪外号叫阿宝,是香港著名影星曾志伟和原配夫人汪美华的女儿。据说在香港,提到她都说曾宝仪是曾志伟女儿:而在台湾,提起她来,则说曾志伟是曾宝仪爸爸,可见名气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3.
实行立法起草的专门化是香港法治经验之一:香港法律改革委员会是为了从制度上保证社会各方对立法活动的参与而设立的,是专业研究立法的机构,为法律草拟科提供研究成果,在香港立法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东省与香港有着不同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在立法制度方面是不能进行机械比较和模仿;但我们可以学习其法治精神,从技术上学习其先进经验,提高我省的行政立法水平.  相似文献   

4.
耿占军 《唐都学刊》2008,24(6):F0003-F000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早上好! 作为会议的主办方之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西安文理学院《唐都学刊》编辑部,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香港与新加坡高校人才培养共同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60年代以来,香港和新加坡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这两地都缺乏自然资源,而人力资源却相对丰富,因此,人才的培养是香港与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事实已充分证明,它们经济的起飞得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香港和新加坡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有三个共同点,具体表现在:一、香港和新加坡高校都重视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国际化城市,其经济与商业社会息息相关,因而高等学校普遍设有应用型的工商管理院系,财经院系,电脑、信息和社会工作院系。理工学院和大…  相似文献   

6.
石丹理  韩晓燕  李美羚 《社会》2006,26(3):137-157
本研究最基本的问题是:香港和上海的青少年在父母控制,亲子关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方面是否存在着差异。香港(3,017名)和上海(3,022名)的中学生对以下几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父母行为控制、父母心理控制、透过中国文化本土观念评估的父母管教、父母对传统中国文化亲职信念的认同、亲子关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从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相对于上海的父母,香港父母的行为控制较弱,就传统中国文化管教观念而言的管教较弱,对传统中国文化管教子女信念的认同较弱,但他们的心理控制较强;2)相对于上海的青少年,香港的青少年认为亲子关系质量较差,他们的心理健康较差,并不太愿意在放学后回家,与父母或其他成年人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政制发展”都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围绕着“政制发展”,香港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产生过不少争议,主要是在有关“政制发展”的基础及一些基本原则上有不少认知上的偏差、误解:因此,厘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发展的宪制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释疑止争,推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制向普选目标顺利迈进.  相似文献   

8.
首都文化建设现状考察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都文化建设现状考察与建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在中央六中全会即将召开的前夕,直接由北京市委、市政府出面主持召开首都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以集思广议,共商首都文化发展大事,这一举措的本身已昭示了首...  相似文献   

9.
香港回归会继续繁荣刘景林在第二届“台湾·香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研讨会”上,台湾著名学者魏萼先生提出“新三宝”论,即台湾是中国的宝岛,香港是中国的宝港,东北是中国的宝地。香港回归前夕,想起魏萼先生的“新三宝”论,又读了有关资料,感到:香港的确...  相似文献   

10.
更正     
李洪亮 《社会工作》2008,(21):29-29
很多人对香港的了解,仅限在她“四大中心”的美名,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繁华都市背后人们的真实生活。香港的社会福利事业很完善,其中有两个队伍是这项事业最重要的支撑力量:一个是义工,一个是社工。  相似文献   

11.
试论香港回归及其伟大意义钟君香港即将回归祖国怀抱,中华民族将洗雪百年屈辱的历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怀抱,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盛事,又是举世瞩目的一件大事。实现香港回归祖国,将使...  相似文献   

12.
抓住机遇繁荣香港促进内地——《21世纪:香港深圳珠江三角洲互补关系新态势》学术研讨会综述张海峰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太平洋学会联合举办的《21世纪:香港深圳珠江三角洲互补关系新态势》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5月13~15日在深圳举行。会上,深圳市委书...  相似文献   

13.
风栓 《社会福利》2005,(12):57-57
香港《大公报》2005年11月22日报道称:目前,有很多在香港领取综援金的老人希望前往广东安度晚年,这一情况引起了粤港两地的高度关注。由粤港相关机构举办的“广东省首届养老福利机构香港台作交流会”将于2005年12月上旬在香港举行,这意味着粤港两地联手将香港爱老事业涉及广东部分摆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4.
杨亚军 《社会工作》2008,(13):16-16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香港的医疗机构在市民心目中有很高的信誉,在香港也从未听说过“医闹”的出现。一项由国际著名调查机构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公营机构和政府部门当中,香港市民对香港的医疗制度最有信心,信心指数高达72%。  相似文献   

15.
强天雷 《唐都学刊》2007,23(6):42-42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首先,我代表西安文理学院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参加由我院《唐都学刊》和西安古都学会主办的西安历史文化研讨会,并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  相似文献   

16.
在香港,社会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首先,从香港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来看,其包括家庭和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康复社会工作和社区发展工作等(吴亦民,2002:69)。  相似文献   

17.
去年访问香港中文大学,颇留意于香港社会的公共秩序,时有感触,随手记下一些随感文字。甫抵香港,最初的强烈印象是它的繁华和拥挤。香港素被人称为弹丸之地,面积只有上海的1/5,新界尚有大片山地不宜开发,人口却接近上海一半。连年填海造地,仍不敷发展之需。九龙、港岛的闹市街,车水马龙,人流如潮,与上海的三街一场并无两样。但住过一段时日,我感觉香港的城市空间,虽稠密但不乱,人虽多却有序,许多举措值得上海借鉴:──广九铁路和香港地铁每天乘客以百万计,人流量和密度无疑远远超过上海地铁一号线,但在各车站出人口处一般…  相似文献   

18.
张利萍 《社会工作》2011,(19):21-23
社工之社会影响力:“有困难找社工”据统计数据显示,在社工起源的西方国家,平均每一千人有一位社工,而在香港,平均不足五百人即有一位社工,社会工作在香港的发达程度可见一斑。香港的社工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历程。1947年“社会工作人员协会”成立;  相似文献   

19.
张广芳 《探求》2001,(6):9-12
香港和广州是中国南方毗邻的两座大城市,在一百多年的历史时期内,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两者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道路。撇开一些不可比的因素,分析它们之间差距形成的原因、条件、机遇和经验,能给人以不少的启示,对广州乃于全国其他大城市的发展,都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借鉴意义 一、穗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 表现 穗港两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总体经济实力上的差距 香港虽然是个弹丸之地,但经济总量庞大,在东亚有广泛影响,广州与之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 香港位于通往中国内地大…  相似文献   

20.
香港经典黑帮片《一个字头的诞生》的开始,是张家辉扮演的一个暴富的男子,炫耀自己的行头:我衬衫是ARMANI,裤子是VERSACE,内裤都是CALVIN KLEIN的。这是香港男人。我曾设想过,一个青岛男人在如此情境下会是这样炫耀吗我西装是皮尔卡丹,领带是金利来,皮鞋是老人头,内裤都是花花公子的。如果这样,的确是悲惨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