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功传 《老年人》2009,(12):24-24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滋养和哺育着无数的湖湘儿女。湘江两岸则是湖湘文明的发源地,分布着长沙、湘潭、株洲和衡阳等大中城市。千百年来,湘江两岸集山水之灵,得人文之胜,不知流淌了多少如歌岁月,演绎出多少动人故事,留下了多少美丽诗篇。  相似文献   

2.
刘顺 《老年人》2008,(7):39-39
湖湘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湖湘文化指湖南地区的一切文化成果和文化传统。狭义的湖湘文化主要指以胡安国父子创立的、湖湘理学为基础的文化传统。它主张以身心修养为基础和根本,强调经世致用,体现了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相统一的社会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狭义的湖湘文  相似文献   

3.
笑尘 《老年人》2007,(9):46-46
中华五岳,或雄或秀,或险或奇,各有千秋。而湖湘境内的南岳衡山,则雄、秀、险、奇兼而有之。尤为令人心仪的是,衡山这种兼容并包的大自然风貌,体现于历史人文领域更为典型,它既是湖湘文化的源起之地,又是儒家心性理学、佛教南禅文化和民间道教文化的“俱乐部”。  相似文献   

4.
更正     
笑尘 《老年人》2008,(1):44-44
在湖湘这块土地上应运而生的湖湘诗人,酿就了中国诗坛千红万紫的春色。人们看到,诗人们以自己饱满的激情和独特的诗情才气铸就的阕阕词章,为我国古今诗坛增光添色。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推介一些湖湘诗人的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奉荣梅 《老年人》2013,(12):39-39
湖南人对张械的熟知是与岳麓山下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联系在一起的。张杭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他先后主持岳麓书院7年,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思想,创立了中国理学史上颇负盛名的“湖湘学派”。岳麓书院因此发展到蚰盛时期,湖湘十子纷纷求学于此.外地学者也慕名而来,以至于有学者“以不得卒业于湖湘为恨”,岳麓书院成为“南宋四大书院”之一。  相似文献   

6.
赵海燕 《老年人》2010,(12):39-39
时光倒回到五代十国。那时的湖湘大地,是南楚割据地,由马殷父子们统治。到文昭王马希范时,溪州——也就是今天的湘西永顺县,酉水之北,燃起了战火。这是地方与楚国朝廷之间发生的一场冲突。  相似文献   

7.
李娜  蔡鲁峰 《职业》2024,(4):10-12
湖湘饮食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湘精神和湖湘品质的表观体现,本文在“三全育人”大背景下,以湖湘饮食文化育人为切入点,探索湖湘饮食文化育人的概念、湖湘饮食文化育人的时代价值和特征,找准湖湘饮食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是职业院校实现“三全育人”、丰富新时期“湖湘工匠”内涵建设、构建覆盖全领域的文化育人体制机制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8.
诗词书画     
《老年人》2010,(11):50-51
沁园春·试咏湖湘文化 享誉中华,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忆行吟屈子,握瑜怀瑾;谪迁贾傅,谠论琼章。圣教三家,濂溪一脉,德裕皇封入正堂。千秋事,羡书香岳麓,学重朱张。  相似文献   

9.
征联选登     
胡静怡 《老年人》2005,(4):51-51
杜甫晚年,出三峡,入洞庭,漂泊湖湘历时三载,曾寓居长沙湘江滨之江阁。长沙今日兴修杜甫江阁,以供市民和游客凭吊瞻仰,无疑将给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为湖湘文化播誉扬芬。这期征联虽然是对风景名胜,实则仍不离缅怀纪念之话题,所以应征者只需做好缅怀、赞颂的文章便可。“江滨兴  相似文献   

10.
笑汀 《老年人》2010,(4):44-44
晚清湖湘之豪俊,以庙堂经略及学术文章而论,湘乡曾国藩之居首席,举世当无异议。然湘阴左宗棠亦有曾所不能比之处,收复新疆之壮举,已然青史流芳,所作对联,亦自有其风神气骨,足以与曾湘乡相抗。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建立后,一批热血沸腾的三湘儿女告别家乡,投身新疆建设。其中,尤以50年代招去的8000多女兵和复员转业、调干支边的湖湘子弟最具规模,最有影响。他们当年是如何上天山的?现在的情形怎样?请看———湖南与新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  相似文献   

12.
笑汀 《老年人》2008,(8):42-43
人杰地灵的衡山,孕育了一位奇特的湖湘女儿——唐群英。她不仅博学多才,而且一身侠骨,亲身参加了推翻清王朝的伟大战斗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她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柳亚子、傅熊湘、宁调元、秋瑾等风流人物深相契合,风雨同舟,并在谋求中国妇女解放的时代洪流中弄潮冲浪,突显巾帼英姿,因而被康克清誉为“一代女魂”。读她大气磅礴的生命篇章,顿觉青史为之生色。  相似文献   

13.
更正     
笑汀 《老年人》2007,(7):43-43
湘中明珠邵阳,在湖湘文化史上,有其独特的份量和地位。论物华天宝,邵阳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是湖南省重要的农、林基地。但邵阳最大的魅力,还是在她的人杰地灵,龙山春色,资水清流,不知吸引了多少风流人物,更不知孕育了多少才俊之士。刘长卿、刘贲、晁补之、陈与义、何绍基、石达开等均在邵阳留下过一觞一咏的流风余韵,  相似文献   

14.
一个时代的文化与当代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是分不开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文明成果,是人类社会思想的结晶。从一个时代和一个地区的文化可以反映出当代的发展背景、思想观念、做事方法和原则。湖湘文化就是这样一种特定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地域性。湖湘文化中包含着很多难能可贵的精神,比如爱国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精神、创新精神、吃苦耐劳、敢做敢当、脚踏实地精神等。湖湘文化的优良品格对当地人民的思想有极大的影响,湖湘文化对于青年毛泽东的生活和思想也产生极大影响。在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思想并没有很成熟,对于治国理念也并不是很了解,湖湘文化对于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虚幻的事物发展理论在湖湘文化中属于唯心论,探讨宇宙的规律和理论应该从实际出发,仔细摸索其方向,了解事物的定律,这样才具有合理性。本文首先对湖湘文化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湖湘文化对于青年毛泽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佳作选登     
胡静怡 《老年人》2006,(7):49-49
贺升学毕业,是对联创作的新领域,前人几乎无此成例,唯从题郡馆邑馆联中可找出一些痕迹来。如清代李篁仙题北京长沙邑馆联:“何人当贾傅才名,忆江上祠堂,万里每萦香草梦;此地是燕山旧址,愿湘中子弟,大家争摘桂枝来。”便是用燕山窦家五子登科的故事勖勉湖湘子弟博取功名之作,大概与升学毕业联相类。  相似文献   

16.
笑尘 《老年人》2008,(11):42-42
湖湘自古诗人多矣,荒唐者多,慷慨者尤多,而荒唐与慷慨两大特点同时集于一身者,则“多乎哉?不多也”。  相似文献   

17.
清人邓显鹤等辑《湖湘文库》,在此书第三辑《沅湘耆旧集》中仅收录陶煓诗五首。而吉林大学图书馆珍藏,清陶煓撰《西溪遗草》三卷,其包括:诗一卷,二十首;文一卷,十篇;尺牍一卷,二十七篇,疑为稀见本,书中很多内容未收入《湖湘文库·沅湘耆旧集》中。查找《清人诗文总目提要》和《清人别集总目》等各家书目均未见记载,为补阙《沅湘耆旧集》收陶氏诗之不足,辑其诗十五首,另附所撰《懒道人自传》和《懒读说》以供读者之需。  相似文献   

18.
成北 《老年人》2007,(8):20-21
湘绣是湖湘文化的精髓,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它与广东的粤绣、苏州的苏绣和四川的蜀绣一起,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19.
马美著 《老年人》2010,(12):38-38
两宋时期,由周敦颐开创的湘学非常繁荣,影响遍及全国,此后则逐渐衰落。直到清代道光时期,湘籍学者邓显鹤对湘学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一大批湖湘地方文献,湘学才得以复兴。邓显鹤因此被著名文学家梁启超称为“湘学复兴之导师”。  相似文献   

20.
彭国梁 《老年人》2007,(4):30-31
“湖湘二史”——兄:史穆,八十五岁;弟:史鹏,八十一岁。史穆是著名的书法家,还是在十多年前,我就曾写过一篇有关他的文章,题为《漫道洛阳今纸贵,云烟挥洒个中情——访名书法家史穆先生》。写史穆先生的文章不知有多少,但他似乎对我的这篇文章有所偏爱。2003年,香港的《名家》杂志在三月号同期登载了两篇访谈“湖湘二史”兄弟的文章,一篇是仙玉写史鹏先生的《白首自甘长伏枥,为霞争羡夕阳新》;一篇便是十多年前我写的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