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康德的自由观建立在其理性认识的二律背反的基础上,康德的自由是一种理性的自由,而不是现实的自由。康德悬置了自由和因果性的矛盾,而没有解决这个矛盾。阿多诺通过对康德自由观的批判,阐述了自己的否定性的自由观。阿多诺批判了康德对二律背反的态度,同时指出了康德自由概念的社会起源,并认为践行康德自由的主体乃是理性主体,自由中包含了理性对非理性的压迫,从而使自由陷入困境。阿多诺针对肯定自由概念的疑难,提出了一种“否定性”的自由概念,提出自由就是对不自由的否定。但是,阿多诺的否定难以触及真实的现实领域,他对不自由的批判缺少历史和现实的维度。要真正达到人的自由,只有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在人们改造社会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具有自由、平等特征的经济活动主体是经济自由的前提,也是经济全球化的生成基础。在经济全球化中必须要有以自由、平等为基础的公平、公正、合理的经济正义。这些问题的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自发到自觉:中国现代比较文学的嬗变王三炼尽管从规范意义上说,比较文学在我国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即使是新时期“复兴”后的比较文学研究,虽说颇具发展势头,但比之于酉方体系完备的比较文学理论来,仍显出不完善性。但倘若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即将比较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与文化自觉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 ,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休戚相关。全球化不可能消除文化差异 ,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和锻炼文化的民族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既立足于中国又面向世界 ,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又学习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文化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代的文化自觉 ,也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自觉能动性”与“自由”表面上看是两个极不相同的概念 ,而实际上二者之间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它们之间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人们为了取得和发展自由 ,就必须在实践中发挥和提高自己的自觉能动性 ,此外没有其它捷径可走 ,这是我们从自觉能动性和自由的辩证关系中得出的一条真理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充满着内在矛盾性。正确地、辩证地认识经济全球化现象及其本质,对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矛盾分析法是让-雅克·卢梭自由平等学说中贯穿始终的思维方法,体现了他缜密的逻辑思维及深厚的辩证法底蕴.试以此为视角,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探寻矛盾分析法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发展流变,用辩证的方法分析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在卢梭自由平等学说中的运用,并结合人类学、文化进化论等成果揭示其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在谈到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时,常使用"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来加以概括.这种概括实际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本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来都没有提出过狭隘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命题.在否定之否定过程中,辨证否定次数的多少,并不取决于人们这样那样的主观认定,而是取决于处于实际运动中的事物本身.辨证否定的次数的多少因客观事物自身及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而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自由在中国古代思想传统中一直被视为一个否定、消极的概念而始终得不到肯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自由与礼教文明牢牢的捆绑在一起,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接触到西方政治文明时,自由才逐渐被当作一种肯定性的精神价值为国人所关注。自由在中国传统思想里经历了被否定--被认可--被呼唤--被误解的艰难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国人思维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同步的,即使到现在,我们对自由的理解仍需要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0.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一般性质。事物发展的每个周期,无不经历由矛盾潜在,经矛盾展开,到矛盾解决的三个后者否定前者的阶段。生物繁殖领域的所有现象,无例外的普遍具有否定之否定的一般性质。否定之否定的动力在于构成事物的矛盾统一体的诸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不是“唯纵向性的内在的孤立的封闭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唯物论品格难以否定  相似文献   

11.
在讨论“人如何必须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问题时,传统有关决定论和自由意志的讨论都忽略了行动者与处境的关系,本文试图从萨特的思想出发对这一问题提供一种解答。萨特认为,人的行动虽受“现实性”的制约,但人仍是绝对自由的,因他能通过赋予现实性以意义而把它塑造为具体的处境,并在这一处境中作出他的选择,承担他的责任。因此,自由与处境虽存在着矛盾,但自由仍有着优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对客家文化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而客家文化的自觉,正是迎接挑战的最好的姿态,有可能藉此得到兴盛,再度繁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3.
人类目前处于全球化时代,互相联系更加紧密,各民族各国之间共性更多.在强势文化和强势民族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同时,地方性和民族化更加强烈.全球化刺激了各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并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供了动力和条件,新形势要求我们利用全球化的技术支持,用全球化理论研究和观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以便中华文化与全球化时代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14.
庄子以一种逍遥自在的超脱心境,在幻想中开辟了绝对自由的、理想的精神空间,表现了时代的觉醒意识。但庄子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更多的是源于人类抹之不去的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庄子在探讨生命哲理的同时,又以原始的死亡意识渲染着生命的神秘。  相似文献   

15.
贸易自由与劳工标准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争执的一个焦点。它经历了国内立法、区域化再至全球化三个阶段。核心劳工标准被WTO所认可是劳工标准全球化的标志。劳工标准全球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围绕贸易利益进行的劳工标准争执还会继续下去。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当客观地看待劳工标准问题,既要争取国际话语权,又要适时适度提高劳工标准。这样才能减少贸易摩擦,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在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利用了比较优势,就会有后发优势,技术变迁速度快,就能赶上发达国家。思想、认识、社会思潮,是决定一国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如果转型国家对落后背后的真正原因(要素禀赋结构)有足够认识,并据此制定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企业就会有自生能力,就能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因此,发展中国家若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战略,选择转型路径,即使在非常弱的制度框架下,也有可能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唐·吉诃德悖论是相互矛盾型悖论的代表,此类悖论都有涉及真假对错的命题,有设定标准和事实标准,本文用简明的形式符号清楚地证明,悖论的成因在于两条标准的相互矛盾.自相矛盾也是两条标准的相互矛盾,只不过它已明显指出了肯定和否定的同一对象.本文进一步指出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区别,试图引入辩证矛盾来排除逻辑悖论,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不利于问题的严密讨论.逻辑矛盾完全可以在逻辑学范畴内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18.
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对我国青少年的国家民族意识产生了冲击,削弱了中国青少年的公民身份意识、国家和民族意识。迎接这一挑战,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全球意识和国家民族意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美学认为,“人”应该回复原初纯真心性,以保持自然本真的生存态。超越人的世俗欲念与是非观念,澄明“人”的本心本性,以本真自然之性与“物”性冥合,“以物观物”,从而达成本真自然的生存域。体现在审美活动中,就是以“虚静”之心观物,得“物”之自然本性,以达到“朝彻”、“至诚”的境域。在中国美学看来,“人”与天地并立为三,天人相通,能尽“人”之心,“便与天同”。这样,遂使中国美学所主张的本真生存活动呈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