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在这里试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失败不仅是历史必然性的结果,虽然当时历史的必然性因素,经济的政治的条件更容易和近代历史的一系列挫折联系在一起,但历史作为历史人物创造和活动的舞台,其主观的因素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大批推动近代历史前进,站在时代前沿的近代人物来说,中国从一个封闭  相似文献   

2.
沉寂多年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近年来又重新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又有了新的进展。历史和现实是息息相关的,中国近代历史的许多重大课题,都是应时代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被提出来的。而这种课题一经提出,又往往是甚至必然是众说纷纭,各陈所见。一些一时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所解决了;有的则要留待后人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3.
周妤 《船山学刊》2004,(2):57-61
人们在使用"历史"概念时,其含义则比较笼统.事实上,"历史"可以用来表示人类产生以来的全过程,也可以用来表示对这个全过程的记录.虽然人类对历史过程进行思考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但是在很长的时期内,这种思考并没有做出历史本体论和历史认识论的区分.19世纪以后,逐渐地产生了研究历史的两个方向.以历史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称为历史本体论(研究人心外的历史),以历史学作为研究对象称之为历史认识论(研究人心中的历史),并涉及到历史方法论和历史观的问题,完整地构成了历史哲学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近代世界的民族竞争与近代中国陈雄章本文从近代世界历史的动力是民族竞争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对近代中国的一些历史问题改换个角度做点思考,以求教于史学同行。古代世界各国和古代中国一样是在二种封闭的农业经济圈和政治专制主义的氛围下运作的。当历史发展到大约15—...  相似文献   

5.
黄嫣梨 《文史哲》2004,(3):88-90
作为一个著名的维新立宪派领袖、清末民初的社会活动家、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大师 ,梁启超不仅在近代中国有突出贡献 ,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 ,对历史的回顾影响着对未来的选择 ,实际上 ,关于现实的定位和未来的选择更容易凸显历史的记忆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由此而常议常新。有鉴于此 ,我刊分期编发系列笔谈 (上、下 ) ,以期立足于新世纪背景 ,站在学术前沿 ,从不同角度对梁启超进行重新解读 ,进而在新的语境下研究近代中国的百年嬗变。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现代化》2011,(2):2-F0002
本馆创办于2002年9月,侧重对“近代中国看天津”史料的研究与陈列,旨在宣传天津作为“近代历史文化名城”之国际形象,并力求把天津“万国建筑博览会”、“小洋楼”遗存及其人文史料整合开发为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7.
三十多年来,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极其薄弱,几乎是一张白纸,即使是属于文化史领域的一些专史,也是风毛麟角。这种状况,确实不能继续下去了。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光辉的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是有着优秀文化历史传统的民族,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她使她的后  相似文献   

8.
199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一百周年。9月7日至11日,由山东省宣传部、中国历史学会、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威海市委和市府等单位发起,在山东省威海市举行了“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海峡两岸及日、韩、美、德、加等国的历史学者125人与会,提交论文98篇。与会者报告了自己的论文,并进行了热烈、广泛的讨论,显示了国际间甲午中日战争史研究的新水平。与会者的论文和讨论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化史的研究非常重要,记得我们的老师翦伯赞先生曾经说过:“经济是历史的骨骼,政治是历史的血肉,文化艺术是历史的灵魂。”他还告诫我们:“不要把历史写成一个无灵魂、无生命的东西。”可是,现在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和教学,大多主要讲政治史、阶级斗争史。近几年虽然也增加了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研究如同中国知识分子历史命运一样,长期被人冷眼相视.历史学者们对近世百年活跃于中国社会舞台的各个阶级、阶层,从处在“先进地位”的无产阶级,到担当革命主力的农民大众,从顽固反动的封建地主,到双重人格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历史地位及社会作用,都有了系统的政治说明和历史诠释.唯独对知识分子这样一个曾在本世纪中国历史上放射过巨大思想光辉,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首先觉悟并奋勇倡导的新兴社会群体,人们却很少从学理的角度,对它进行严肃的历史探讨.八十年代初,配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对知识分子的历史形象作了许多呼吁性的说明,但它毕竟富有浓厚的政治宣传色彩.正因为如此,有关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和历史得失,基本上没有给予深入的透视.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社会转型为主题研究中国近代史,大约是近十几年的事。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历史研究的领域。运用这一理论审视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不但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说明其艰难的历程,激发我们思考,而且从一个新的角度,更深刻地总结其经验教训,揭示其内在逻辑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社会转型的内涵和外延社会转型是一种社会质变,是指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整体性的变革,包括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的变…  相似文献   

12.
问:2005年,恰值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有关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讨论在一些人中相当热烈,并且也有很激烈的争论,其中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历史上的一些问题。究竟怎样的民族主义才是积极的?究竟怎样才算是爱国?不知道您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是怎么看待这种问题的。答:我想,这种争论中国近代以来久已有之,不足为奇。不仅今天和过去会有争论,就是今后多少年内,也还是会成为一个很难统一认识的问题。问题的原因,由来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恐怕是能不能实事求是地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的问题。实际上,真的能够了解近代以来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思潮,顾名思义,便是思想的潮流。据《辞海》的解释:思潮是某一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可见,思潮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必然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而且,它又带上鲜明的阶级色彩,有着浓厚的阶级性。回顾中国近代80年的历史发展,可以清晰地发现,在神州大地先后出现了经世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改良思潮和民主革命思潮。这四种思想潮流先后接连出现,并在中国政坛引起相应的震荡和波澜,有的甚至引起惊天动地的政治事件。这大体上构成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基本轮廓。文学,作为思潮的载体,也必…  相似文献   

14.
张仲礼研究员主编的《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综合性专著,在此上海建城700周年前夕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它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该书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变迁,系统全面地阐明了上海城市形成、兴起的原因、特征及其历史地位,又重点地探讨了历史上的重大问题,总结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5.
近代洪江城市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文化史是城市史的一个分支学科。城市是具有一定历史的复杂的系统。要认识城市的历史内涵,探讨城市发展的规律,需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尤其是城市地理生态史、城市规划建筑史、城市经济史、城市社会史和城市文化史。城市文化史侧重从文化学的角度和眼光观察研究城市历史。城市文化史的核心是城市人文精神的演进历史和城市文明发展的规律。城市是人的城市,是人的创造物和人的居住环境。城市是人与自然有意识的长期互动的积淀。每个城市独特的人文精神是城市的本质特点、最高品质和基本动力。城市个性的来龙去脉就是城市的“文脉”,也可…  相似文献   

16.
尤学工 《理论界》2005,(1):195-196
民族危机孕育了梁启超自觉的历史教育意识,推动他开拓了近代历史教育的道路.梁启超以"新民"和提供"国民资治通鉴"为目的,以近代报刊为推行历史教育的主要手段,将丰富的历史内容和近代现念传达给国人,以期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这种历史教育思想孕育着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雏形,顺应了中国社会与中国史学走向近代的要求.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弄清其历史特点和历史地位,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种空想论的界限,既是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有助于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克服各种空想论的影响,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演变空想社会主义作为早期无产阶级的不成熟的理论形态,是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的产物.中国近代,伴随着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出现,产生和形成了  相似文献   

18.
所谓历史的主题,是指某一时代或一定历史时期赋予推动社会进步的阶级力量的主要使命。不同的时代或时期有着不同的主题,只有认清历史的主题,理顺历史发展的脉络,才能科学地评说历史,正确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近些年来,在中国近代史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中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争议。这些分歧和争议,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与史家对近代中国历史主题的认识有关。因此,有必要就此问题再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近代历史题材小说,大致以90年代初为界,呈现为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个发展阶段,作家主要以近代历史事件为描写、表现对象,较多地看取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反对本国统治者与外国入侵者的斗争,创作了以凌力《星星草》为代表的一批颇有影响的近代历史题材小说。这时的作品,大多属于情节小说,作家们注意的焦点是在历史故事与情节的演义,人物的塑造服务于历史事件与历史场面的铺演。无论是顾坟光、顾朴光的《天国恨》、李晴的《天京之变》,还是冯骥才、李定兴的《义和拳})、鲍昌的《庚子风云》,抑或是任光椿的《戊戌喋血记》、《…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既是历史范畴,即随着各时期社会的变化,其内涵也会有所改变.如在封建时代往往和忠君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屈原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