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秘书腐败是国家机器上的"锈斑",危害极大.转型期我国秘书文化的欠健康状态,是秘书腐败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主要表现是转型期,我国的秘书文化带有浓重的"官本位文化"积垢,人文精神被削弱,而陈旧的秘书观尚未改变.遏制秘书腐败的根本途径是构筑先进的秘书职业文化,实现秘书工作职业化.  相似文献   

2.
酒俗文化是民俗文化之一种,深刻反映着特定的人物性格、时代精神和文化传统。鲁迅小说中的酒俗文化,折射出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特有的酒神精神。在鲁迅小说中,涵盖诸多酒俗文化元素。从这些酒俗文化中,可以诠解出借酒消愁、以酒自慰和以酒和解等民族性格,以及醉酒、酒疯等中国特色的酒神精神。  相似文献   

3.
胡乔木生前给一代伟人毛泽东当秘书,积累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秘书工作经验。他认为,从事秘书工作,在致治上要有较强的党性修养,在学问上要有高尚的职业品格,在业务上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在文字上要有精湛的表达能力。学习和研究胡乔木的秘书工作经验,对加强新时期秘书队伍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宋代的酿酒技术水准有显著的提升,饮酒风习在新的条件下更为普及,"止酒"也成为宋代社会习用语。宋代文献涉及"止酒"的语言遗存多与陶渊明《止酒》诗有关。宋人以"止酒"为主题的诗作展现了对酒和文化人生之关系的认识。有关"止酒"的多种文化态度的表达,反映了诗人们的隐逸思想趣向,也涉及疾病史、医学史知识的积累以及注重养生的健康追求。宋代诗人通过"止酒"透露的文化个性与人生态度,值得文学史家瞩目。宋诗"和陶"风习与"止酒"咏唱,以及与"止酒"相关的社会现象,或许可以看作中国古代酒史以及酒文化史别有文化风味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湘酒命名与湖湘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揭示湘酒命名与湖湘文化各个方面的联系, 阐明了湘酒的命名虽然多种多样、各有称谓, 但是湘酒的命名却具有湖湘浪漫主义文化的共同特征。它们各自与湖湘浪漫主义文化的联系, 充分强化了湘酒的集体特征。这对于形成湘酒成熟的文化品类风格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秘书在服从领导时 ,出现了一种唯唯诺诺、惟命是从的现象 ,从而造就了秘书一种奴性服从意识。针对这一现象 ,皈依中国传统文化 ,找寻其历史根源 ,并以此为依据 ,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创新意识 ,使秘书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服从与创新关系的定位 ,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7.
强势专业:社会保障、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社会工作、市场营销(含医药贸易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秘书(涉外秘书方向)、英语(商务英语方向)、文化市场经营管理(艺术品投资与管理方向)、应用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方向)以及交通运营管理等专业。其中,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秘书(涉外秘书方向)、文化市场经营管理(艺术品投资与管理方向)为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8.
酒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产物,酒在日本产生以来,历经了从"神酒"到"天皇之酒"的演变过程,如今的日本,酒已经进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日本社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酒文化模式及其社交礼仪,酒文化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日本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本文通过追溯日本社会中酒的产生与酒文化的发展历史,探求其文...  相似文献   

9.
中日酒文化比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二者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由于酒文化受生活环境、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日两国酒文化在酒名、酒德、酒礼等饮酒习俗上存在着差异。通过中日酒文化的对比研究,可以了解中日两国酒文化的特征,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春节文化元素,在酒类广告中有诸多的运用,该文例举了金六福酒与“福”文化、孔府家酒与“家”文化、宋河酒与“共赢”文化、稻花香酒与“丰收”文化、百威啤酒与团队精神,分析了运用的类型和效果,指出利用这些媒体广告中的传统文化,引导教育大学生强化感恩、爱家观念、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和正确的幸福观,对于大学生在在校思想成长尤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周族酒信与《诗经》酒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周族重要的意识形态——天命观 ,支配着周代饮酒道德修养及祭祀、祈福等酒事信仰活动 ,而大量表现周人祈获、祈寿、祈福等酒事信仰活动的酒诗 ,反映了酒在周人信仰生活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及宗教意识 ,从而表现出周代酒诗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企业秘书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美学作为企业文化的高层追求,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纵深发展的逻辑延伸,这就要求秘书也应具有相应的美学修养。秘书的美学修养,其核心范畴是秘书的审美活动。在审美过程中,秘书应注重自身的人格美、语言美、艺术美、生态美及自然美。在秘书学与美学的碰撞中,秘书作为审美主体,应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素质,全面优化自身的生存环境。美学的主要目的不是给人一堆抽象的知识,而是引导人们参与到实际的审美体验之中,参与到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生命节奏之中,还宇宙人生以其本来面目。而这种本来面目就是我们苦苦追求的美好生活,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四释“醉”与“臀”(从酒的功用看酒效文化) 《说文·酉部》所体现的还有古人的饮酒文化和用酒文化,我们不妨将其统称为“酒效文化”。在古人看来,饮酒的最直接效果就是会导致醉酒,用酒的最直接效果就是可以医病,故这里选择“醉”和“医”(臀)两个字作为代表来讨论。  相似文献   

14.
诗学是酒广告文化的土壤之一,因为中国古代诗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情感特征、独特的形象性和广泛的受众基础,诗歌已经把酒提高到了一个非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层面.在王国维的"境界"说的启示下,诗学精神和诗学艺术融入酒广告文化中,使酒广告从艺术上和文化层次上有具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诗酒风流--试论酒与酒文化精神对唐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诗中有 6 0 0 0多首咏酒及与酒有关的诗 ,酒中或酒后创作的诗数量更多。酒是促进唐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纵酒赋诗是唐代诗人的生活风气也是一种令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诗酒风流是唐人的重要文化观念。唐代的酒文化精神在唐诗中有充分的体现。酒对唐诗创作的影响 ,有两个层面 ,一是酒对诗人生理影响的物质层面 ,一是酒文化精神对诗人心理影响的精神层面。诗与酒也有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酒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及唐代诗人的心态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秘书人员作为各级领导的参谋、助手,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作为先进文化传播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秘书人员如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在新的时期有新的作为,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良好的思想素质秘书,领导的助手。秘书素质特别是思想素质的高低,事关工作的成败,领导声誉的好坏。因此,秘书的首选条件理所当然是思想素质。1·工作踏实,注重实效。讲求实效,是做好秘书工作的前提。秘书工作连接上下,协调左右,疏通前后,影响着正常工…  相似文献   

17.
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学秘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作为高校的教学秘书 ,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适应教学的发展 ,做好本职工作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学秘书、系领导的得力助手。这是个值得我们每个做教学秘书的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高校系教学秘书是联系系领导和师生 ,各系与学校关系之间的纽带 ,是各种信息加工处理的一个中心 ,起着上连下接 ,反馈信息 ,出谋献策和服务师生的作用。高校教学秘书的职能决定了这一特殊岗位的辅助性 ,服务性 ,和相对集中性特点。由于实际工作中 ,高校教学秘书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重重困难和阻力 ,需要和动机无法得到满足 ,因此出现工作被动 ,积极性不高 ,甚至悲观厌世的局面。把高校教学管理建设提高到新台阶 ,关键在于教学秘书有的放矢的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不断提高文化 ,业务素质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理 ,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医疗卫生等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同时,酒被称为"百礼之首",也出现在大量的诗、词、赋中。《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其中的雅、颂两大部分中有大量的与酒相关的诗句,从这些酒诗我们可以看到先秦时期的酒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我们民族崇酒,酒浸润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并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酒和其他文化元素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酒类广告语的创制中,强调从节庆习俗、孝亲信友、慕古崇刚等文化内容切入,作为诉求的着力点来渲染产品。  相似文献   

20.
成都大学秘书专业始创于一九八○年,主要为成都地区党、政领导机关和部分大中型企业培训在职秘书工作者,其中又以“文字秘书”为培养重点。这个专业最初两届是一年制的短训班性质,一九八二年经四川省委组织部、省高教局批准,改为两年制的专修科;一九八三年正式纳入国家计委和教育部计划,由省高教局组织统考招生,几年来共培训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五年工龄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