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教育对公民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处于公民社会的初级阶段,需要大量高素质、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投身到公民社会建设中,本文从我国公民社会理念的提出和发展出发,结合大学教育与公民社会的关系,对大学教育在公民社会构建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中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俄罗斯公民教育的历史脉络和主要影响因素,重点探讨历史文化、社会因素、家庭环境等对公民教育的影响。研究俄罗斯学校公民教育的实施状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俄罗斯公民教育的启示。加强对俄罗斯学校公民教育的研究,揭示出其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推进我国公民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如何培养理想公民,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四国的学校公民教育经验表明,注重公民教育培养目标的分阶段性、专门的公民课程与多学科渗透相结合。在公民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与爱国教育内容、建立学校一社区相结合的公民教育方式等,是值得我国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公民教育体系时认真学习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4.
刘千 《现代交际》2011,(4):168-169
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我国中学教育片面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对中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学公民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等方面的缺失分析,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提高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邢卓 《现代交际》2011,(8):210-210
公民教育视野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公民教育的指导思想,就要求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受教育者,让青年学生在形势政策教育中受到公民教育的熏陶。  相似文献   

6.
张璐 《职业》2014,(20):199-199
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需要新型的公民。而我国公民教育事业对于经济发展来说相对滞后。公民素质水平不高的现状成为制约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公民教育的内涵、内容体系及实施途径等做了系统阐述,以公民教育的内涵为切入点,重点从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实施途径深入探讨我国的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对“礼”推崇备至,把“礼”的内容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一套完整的社会规范体系.这对于培养公民的理性精神,加强公民的规则意识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系列"官二代"、"富二代""红二代"和"星二代"犯罪案件的频发,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X二代"犯罪暴露了目前对青少年公民教育的缺失。预防青少年犯罪应当从加强公民教育做起,增强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意识,培养基本的法治意识,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增强青少年的责任意识,提升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公民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和发动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推进公民教育,实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公民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而学校又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基础园地,因此在学校进行公民教育的全面渗透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多个教学片段的分析来指出通过各学科的全面渗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通力合作等手段,把公民教育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与大学生公民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而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神圣使命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公民教育对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深入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公民教育是新时期促进国家发展,增加国家实力的基本保障。由于相关概念内涵的模糊不清、推行机制的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了我国青少年公民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施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双重推动下。青少年公民教育才开始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和推进:同时也存在着理论体系建构滞缓、教学理念混淆、课程衔接乏力、教育内容知行脱节等现实问题。构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校内外有机结合的积极有效的青少年公民教育体系成为了新时期发展青少年公民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公民教育是一个当前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的教育决策者、教育理论者和实践工作者重视并探讨的问题,它是一个和国家政治民主化建设和加快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本文介绍了美国公民教育,旨在为我国的公民教育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合肥市小学阶段公民意识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小学阶段公民意识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的基础之上,对当前合肥市小学阶段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增强小学阶段公民意识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增强小学阶段公民意识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增强小学阶段公民意识教育方法的创新性的思路。通过综合施教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小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如何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与加强公民教育,是近几年来广大学术界和思想政治教育者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加强高校大学生公民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顺利、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强公民教育有助于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主流意识与政治认同,也是我国高校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阶段是公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关键时期。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准确理解当代青少年和公民意识的特点,深刻认识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的新境遇、新挑战和重大契机,全面把握青少年公民意识形成、教育的规律,从而确立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的科学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培育公民的公民意识,有助于建设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建设社会公平正义。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但是目前各高校的法律教育还存在法律教育边缘化、应试教育为主导、教育主体法律素养欠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法律素养、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育资源。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推进大学生法律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帮助社会公民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全人教育"思想纠正了近代社会以来世界教育领域存在的机械化与功利化倾向,与当下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的育人需求不谋而合.基础教育应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全力推进育人模式的转变.从思想认识层面根治"应试教育"的顽症,为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培养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美国公民教育的内容及特点,即美国中学公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实践能力和全球视野,其特点是全面性、实践性和主动性。美国公民教育的形成依据是快乐教育理念、能力本位教育和服务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9.
服务学习(SL)是一种建立在经验学习理论基础上,将课程学习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教育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学习在公民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认同,成为美国公民教育领域的焦点话题。本文简要介绍服务学习的概念及其在美国公民教育中的运用和作用,对我国的公民教育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模范公民需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公民的公共理性精神。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亟须加强对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公民的公共理性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塑造良好社会心态的桥梁,是培养社会主义模范公民的基础。由此,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内容应该包括体现正义感和公共伦理的公共精神、强调"向善、价值理念的道德素质、呈现理性思考与判断这一可贵品格的理智能力和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能力。因此,要从创新理论解读机制、创新价值内化机制、创新实践强化机制三个路径入手开展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