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在1826年以前,缅甸的教育为传统的寺院教育。1826年以后,随着英国的殖民统治在缅甸的逐步确立,近代教育体系逐步在缅甸建立。在近代教育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同时,寺院教育也还在发挥一定作用。1920年以后建立的国民学校也是殖民时期缅甸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殖民政府推行的教育体系虽然饱受缅甸各界批评。但是相对于寺院教育和国民教育而言,它还是比较科学和系统的,它对近代缅甸社会和文化发展还是有一定贡献的。由于殖民政府对缅甸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过低,导致整个殖民时期缅甸的教育畸形落后,这对缅甸的发展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这种影响至今犹存。 相似文献
2.
何跃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3)
二战后英国以和平方式给予缅甸独立,这决不是英国对其战前殖民统治反省后的明智之举,而是英国政府无法应对缅甸民族主义要求独立的强大攻势,被迫做出的丢卒保车的战略选择.缅甸的独立不是完全按英国战前早已制定好的非殖民化时间表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而是缅甸民族主义者斗争的结果,但从缅甸独立的方式看,则充分体现了英国在解决殖民地问题上的灵活性和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3.
詹方瑶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5)
1941年12月初,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打败了美、英、荷在远东的部队,相继占领了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香港、泰国、荷属东印度、缅甸以及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连同它已经占领的中国东部、朝鲜及法属印支,初步实现了其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缅甸战局在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中处于什么地位?美、英及中国国民 相似文献
4.
高学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5):12-14
太平洋战争前 ,英美奉行“先欧后亚”战略方针 ,在远东方面根本没有一个整体防御战略。太平洋战争后 ,英美在“欧洲第一”总战略不变前提下 ,不断调整其远东政策 ,特别对中缅战场的战略方针。但由于英美各国在远东地区利益差异及在缅甸问题上的不同态度 ,导致了盟军在中缅战场上的失利。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几年来史学界存在关于"欧洲中心论"的观点,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力图从1942年日本占领缅甸后,中英美三国在反攻缅甸问题上表现出的不同利益和政策中,分析三国不得不协同作战,并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从而证明中国的远征军在其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相似文献
6.
陈世阳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65-68
在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国对华政策重心转向政治目标——扶持中国成为大国。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从政治、外交、军事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蒋介石在中国的统治力量,力图实现中国的统一,使中国成为能在战后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国”,以服从于美国战后世界的规划与安排。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政府放弃了对华政策中的现实主义成份,无条件地支持蒋介石政府,与腐朽、反动的蒋介石国民党政权捆绑在一起,从而奠定了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基调,也埋下了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太平洋战争前,美国对华政策主要是绥靖日本侵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实行与中国结盟共同抗日的对华政策,但在开罗会议后,美军开始调整对华政策,对蒋介石政府由无条件支持转向有条件支持,而加紧对国共关系进行调处,由压蒋联共发展为扶蒋限共。1945年赫尔利使华后,美国对华政策演变成扶蒋反共。 相似文献
8.
唐庆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文章论述了20世纪30年代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对日政策由软到硬的演变过程,说明美国对日政策是绥靖与遏制相结合,其核心是避免承担义务和卷入战争。 相似文献
9.
王立新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69-72
太平洋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英外交是中英外交关系史上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民政府抗战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当时国际国内环境的变迁,国民政府对英外交政策适时而变,体现出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的外交取向。 相似文献
10.
史春林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65-69
1921~1945年中国共产党对太平洋战争进行了准确的预测与科学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能够运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来研究国际局势。 相似文献
11.
张赛群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3):36-40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猖狂攻势严重地影响了美国在这些地区的利益。为了阻止战争的进一步扩大,美国对日本实施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制裁。但由于国内外种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制裁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时代的急切召唤、文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报效国家民族的使命感,作家对正面战场予以明确的认同,但由于文艺创作的个性化特征、作家的自由性格、在野身份,同制度化的政府、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的军队及残酷的战场环境,有着诸多复杂的矛盾,所以,感情的贴近、理性的认同与切实的行动之间有时会产生一些距离。作家走进正面战场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作为战地记者采访、慰劳与访问、文艺宣传、入伍、动员参军、培训译员与文学创作等。当局政策的左右摇摆及日本宣传的无孔不入,给作家与正面战场的关系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宇蓝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3):121-125
1950年———1953年的朝鲜战争是中国与美国两个大国在各自境外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美国作为战后的超级大国,具有称霸世界的野心和实力,但同时又要面对与苏联的对抗。这场战争中,从美国决策的角度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美国从始至终都站在全球与苏联对抗的高度和角度对战争进行判断,战争决策中都贯穿着美国冷战的宏观战略指导思想,即遏制苏联,中心在欧洲,不能在东亚耗费过多国力。本文从美国对朝鲜战争性质的界定以及在战争过程中的决策两方面来对此特点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的高等文官考试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如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1):28-35
高等文官考试是国民政府级别最高的一种文官考试.抗日战争时期,考试院在变通考试原则与考试方法,降低考试要求与录取标准的同时,继续推广高等文官考试制度.战时高等文官考试制度的变通,如考试种类增多、录取比例提高、及格人数相应增加,顺应了当时的需要,为各机关输送了一定数量的中下级公务人员,成为政府选拔公务员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战时环境的影响,官僚体制下私人政治的冲击,以及考试院虽有选拔人才的权力,而没有真正任用人才的权力,致使部分考试及格人员分发到各机关后,长期闲置而难获任用,一定程度降低了抗日战争时期高等文官考试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黄振南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1):116-120
在中法战争有名的北宁大战爆发之前 ,北宁防军收编散兵游勇以扩充兵 源 ,筑炮台 ,塞河道 ,挖地营、地牢 ,并与越军一起把守关卡 ,夜袭法军工事 ,为战斗的打开作了相应的准备。尽管这些战备有许多不足 ,但不可一笔勾销 ,亦不可说守军败北是打无准备之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旧中国饱受列强欺凌、蒙受奇耻大辱、挨打受气的时期,这使得中国共产党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抗日战争这场中华民族洗雪民族耻辱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了国耻国难宣传教育对于争取民族平等自由的伟大意义。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中国实际,筹建各类宣传教育团体,开展各类国耻国难宣传教育纪念活动,在党主办的各类报刊中发表国耻国难宣传教育言论和主张,出版系列丛书,唤醒全国民众,指导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17.
范丽萍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4):464-469
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美国西太平洋集体防务体系是冷战时期美国全球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除对美国在远东地区利益的威胁、回应战后远东地区形势的变化以及保持远东地区的力量均势是美国建立西太平洋集体防务体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