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瞿秋白、鲁迅这两位伟人的名字是如此密不可分。他们的友谊,他们的共同革命精神,他们的协同动作,他们的对杂文创作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成就,确可称得上是珠联璧合、双峰并峙。“瞿秋白同志的杂文是和鲁迅的杂文同一类型而具有自己独立的风格和光芒的创作。这些杂文,可以和鲁迅的杂文比拟,是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离开我们整整五十年了。一九三五年六月十八日在福建长汀,他英勇就义,年仅三十六岁。瞿秋白同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有威信的领导人之一,而且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重要奠基人,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诗人和杂文作家。瞿秋白象鲁迅一样,是最早举起如椽的大笔,把杂文作为战斗武器进行冲杀的“凶猛的闯将”。他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为杂文“正名”的开创者,为中国杂文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谈到鲁迅杂文,一般都公认它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这里很自然会引出一个问题:鲁迅杂文有没有鲜明的思想特色呢?我想:每一个真正成熟的作家,他的作品总会表现出一定的思想特色的。象鲁迅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家——而且不只是伟大作家,同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主要创作杂文是不会没有自己的鲜明的思想特色的。  相似文献   

4.
上海是鲁迅生命最后十年的居留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一座中西混合体的魔幻之都,置身其间的鲁迅产生了多种体验,影响了他上海十年的杂文创作。一是自由撰稿人身份给鲁迅带来了切实的市民日常生活体验,由此书写了上海弄堂市民形象;二是上海的租界化使鲁迅产生了屈辱而愤懑的租界体验,进而揭示了西崽和流氓的奴性;三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强化了鲁迅的革命体验,促进了鲁迅对革命认识的深化。正因为这些丰富而深刻的上海体验,使其后期的杂文创作内容丰富且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离开我们已经整整60年了。他留下的杂文创作虽然不能说卷帙浩繁,但相对于他短短的一生而言却是相当可观的。他在杂文创作和理论方面的建树,是文学史上无法遗漏的一笔珍贵遗产,这已为世人所公认。不过,事情仍然有它的另外一个方面:如果仅仅从文学角度考虑,瞿秋白在现代众多杂文作家中很难特别的凸现出来,使他同其他现代作家区别开来的,就是他作为一个“文人”所具有的政治家的身份、他的感觉方式和他进行杂文创作的独特角度。罗兰·巴尔特在《写作的零度》中指出:“当政治  相似文献   

6.
时代性与战斗性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一贯表现在先生伟大的全部文学遗产中的现实主义精神,而在杂文这一特殊形式的写作上,那种精神,也更为鲜明突出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战斗性。鲁迅先生在一九三三年写的“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南腔北调集),曾指出散文小品应在“挣扎和战斗”的基础上生存及发展。所以他本人的写作,即是以“萌芽于文学革命以至思想革命”的杂文,给“五四”以来新散文“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关于鲁迅杂文的时代性和战斗性,一九三三年革命文艺的伟大理论家瞿秋白,在所编“鲁迅杂感选集”的“序言”上,有过正确的阐明。瞿秋白就鲁迅杂文产生的时代原因和战斗使命,作出极卓越和全面的论断:  相似文献   

7.
鲁迅杂文是不朽的。它不仅有很高的思想价值,深刻的哲理意义,还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它不仅在30年代起过巨大的作用,而且在80年代乃至今后更长时期,依然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毫无疑义,探讨鲁迅杂文的美学思想,更好地继承、发扬鲁迅这份民族文化遗产,促进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发展、繁荣,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伟大的“精神界之战士”和共产主义文化新军的伟大旗手,鲁迅一生都十分重视精神文明问题。鲁迅的杂文,凝聚着我国近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学习鲁迅杂文中有关精神文明的论述,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重视精神文明,是中国近代启蒙主义思想家的共同特点。鲁迅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早在二十世纪初,当孙中山等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致力于武装起义的时候,鲁迅就把精神文明问题尖锐地提到革命者面前。为了建立一个"雄厉无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三年二月,瞿秋白和杨之华同志由于发生“警报”,离开了隐居将近两年的上海南市紫霞路六十八号住所。秋白夫妇第二次到北四川路底拉摩斯公寓(今北川公寓)鲁迅家避难。三月初,经鲁迅帮助,秋白夫妇迁居北四川路底施高塔路(今山阴路)东照里(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战争前又称日照里)十二号租屋。四月十一日,鲁迅也迁居与秋白夫妇住所邻近、相隔一条马路的斜对面大陆新村九号(即今鲁迅故居)。  相似文献   

10.
(一)对鲁迅及其思想发展道路的评价,历来壁垒分明,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在这里从未休战过.这不仅是文艺战线上的重要斗争,而且是整个思想政治战线上的重要斗争.毛主席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是伟大的"共产主义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  相似文献   

11.
12.
一 《喝茶》  “五四”以后的作家中 ,喝茶是很早进入他们的写作视域的一个题目。徐志摩率先有“吃茶论”的讲演 ,它曾在京城引起过众多文人学士瞩目 ;孙福熙编辑的吃茶杂志也名噪一时。 192 4年底 ,周作人写的《喝茶》 ,可谓现代散文小品中最早专谈“茶道”的名篇了。 2 0世纪 30年代以来 ,林语堂、周作人、钟敬文、阿英、梁实秋等名家先后都写有喝茶的小品。作家们引经据典 ,涉笔中外 ,将生活现象引向文化的思考 ,从喝茶、说茶引发出“东西文化”的比较 ,———如阿英一篇文章的题目所概括的 :形成一种“吃茶文学论”。这些篇章大体上…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传媒与鲁迅杂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以来逐渐兴盛的报刊杂志等现代传媒 ,为鲁迅杂文提供了最便捷最有效的生长空间。由于现代杂文同报刊杂志等现代传媒的广泛而密切的依存关系 ,决定了杂文的报刊文件性质 ,从而让鲁迅以独具创造性的文体形式与表现风格 ,确立、发展了现代杂文文体 ,并使之达到成熟。于是 ,现代杂文因为鲁迅的执着探索和不断实践 ,以审美的艺术形式直指人心 ,成为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著名品牌  相似文献   

14.
民谣生发于群众的口头创作.英国人吉特生说民谣是“生于民间,为民间所用以表现情绪,或为抒情的叙述者.”①民谣从他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人民群众的“情绪”紧紧相连着,人民群众的寒与暖、苦与甘、悲与喜都可以借助于它充分地发表出来,或歌唱,或疾呼、或呐喊.正如《诗序》所言,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民谣往往表现为即兴口占.即兴就是一时的兴致.一时的兴致所表达的言语,通常不能包涵对每一事物或每一问题都有全面的看法,须得不断地修改、补充、完善,使其对事物或  相似文献   

15.
《伸冤》是鲁迅和瞿秋白继《王道诗话》之后,合作的第二篇杂文。这篇杂文也是先由翟秋白执笔写成,然后由鲁迅作文字上的修改,请许广平誊抄后,署上鲁迅的笔名——“干”,寄给《申报·自由谈》发表的。翟秋白写作的日期是一九三三年三月七日,发表的日期为三月九日。翟秋白原来的题目是《苦闷的答复》,鲁迅改题为《伸冤》。《苦闷的管复》今收入《瞿秋白文集》第二卷,《伸冤》当对即由鲁迅编入自己的杂文集《伪自由书》。《苦闷的答复》是什么意思?原来,一九三三年二月,国联调查团团长李顿,在巴  相似文献   

16.
鲁迅杂文中的形象──鲁迅杂文艺术本质论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杂文中的形象──鲁迅杂文艺术本质论二郭海军如同情感特征是鲁迅杂文的本质特征一样,形象特征也是鲁迅杂文不可缺少的要素。但这种形象特征并非指杂文所必须运用的某些形象性因素,如形象化的语言、手段等。因为如果只把鲁迅杂文所含有的形象性因素理解为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7.
鲁迅和瞿秋白在三十年代初期领导左翼文化运动的共同战斗中,不仅并肩作战,而且还互相交换意见,由瞿秋白执笔,合作写过《王道诗话》等十二篇杂文。这些杂文是秋白同志在鲁迅家中避难或住在鲁迅家邻近时所作,其中包括了鲁迅的某些观点,并经鲁迅修改,请人誊抄后,署上鲁迅的笔名,投寄《申报·自由谈》、《申报月刊》发表。鲁迅为充分发挥这些杂文的战斗作用,将它们收入自己的杂文集中。收入《伪自由书》中的有《王道诗话》、  相似文献   

18.
旧体诗在新文化运动后作为一种边缘文体被排斥在现当代文学主流之外,鲁迅与瞿秋自的旧体诗创作虽是他们从事革命活动之余的戏作,却也充满了革命的气息,并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大变革时代革命者丰富的心灵世界。文章从论析二者地域与文化上的分殊为起点,进而审视二者在诗歌理论与具体创作实践上的异伺,并指出蕴藉于文体变迁中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丝”时期,鲁迅创作了许多大篇幅的杂文,将叙述、议论、抒情有机融合,全文有着逻辑较为严密、说理纵意挥洒、行文委婉曲折的整饬美和洒脱美。这些杂文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体风格:一是选取社会生活中某些看似平常的人和事,以小见大地写出其中深蓄的非凡的人生意义;二是显示出作者睿智的思想和天才般艺术功力;三是作品具有委婉含蓄、隐晦曲折的审美结构;四是充分显现出散文“散体构思”和“纵意挥洒”的体式美;五是具有诗意美和哲理境界;六是显示出高度个性化的体式创新。  相似文献   

20.
永恒的微笑-鲁迅逝世前的杂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逝世前特别是在距他逝世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以顽强的毅力与死神搏斗,争分夺秒,创作了一组达到登峰造极的思想高度和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的杂文.在这些作品中,他笑谈死亡,戏说鬼魂,并始终贯穿着对旧势力和人民敌人的斗争,显示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贯的战斗精神,践诺了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终生誓言.这批精彩的杂文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的思想情绪和幽默、潇洒的艺术风格,就像著名摄影家沙飞在鲁迅逝世前11天的10月8日为他拍摄的那幅手持香烟、眉眼莞尔的照片一样,在中国乃至人类文学以至文化史上留下了永恒的微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