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逐册研读河南省内常用的几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发现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在词汇、语法、语义和标点符号等方面普遍存在语言失范现象,尤其以语法失范居多。小学语文教材语言失范表现出以下特征:1.从年级特征看,小学中高年级教材中的语言失范点多于小学低年级教材。2.从课文特点看,出现语言失范较多的课文多是经编者改编的课文。3.从失范类型看,实词使用不当,句子成分残缺或冗余,句法结构杂糅,语句不衔接,标点运用不当是失范率相对较高的项目。4.从版本质量看,人教版教材汉语运用质量较高,而北师版教材语言不规范的现象最为突出。中学语文教材中语言失范现象较小学语文更为严重,且70%以上的语言失范点不在课文的选文中,而是存在于教材编者所作的导读性文字和改编而成的文段中。为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教材选文要注重语言规范性、典型性。(二)文章改编要注意语言流畅性、逻辑性。(三)教材编写团队应该有汉语言专家。(四)要有专门的语言审读与评估环节。(五)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选用语文教材时要把好语言关。(六)教材出版社要建立完善的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版三套小学语文教材是全国范围内使用比较广泛的课本,三套教材在成语的选择与呈现方面都一定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作者考察了三套教材中成语的遴选、编排、呈现等方面的得失,在此基础上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关于小学语文课本中成语选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三套小学语文改革实验教材的低年级常用词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比对,发现三个版本(人教版、北师版、江苏版)小学语文改革实验教材的常用词在选取和构建上有限强的一致性.三版共有的教材常用词与社会常用词也有很大的交叉,这部分共核词可以作为编写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儿童必学词汇等级词表的核心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中国知网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文献高频关键词分析,发现我国学者关于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小学语文教材版本研究,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研究,小学语文教材教学方法研究三个领域。同时发现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可能会呈现三个趋势:一是转变范式,实现从“影响范式”向“发展范式”转换;二是拓宽视角,坚持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结合;三是注重实践,推进国家、社会、学校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5.
以新加坡4套统编小学华文教材的汉语拼音注音为对象,回顾汉语拼音的引进与推广情况;考察并分析4套统编教材汉语拼音注音的历史演变及其演变特点;就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汉语拼音注音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美小学科学教材在问句的使用上差异明显.以苏教版、教科版、美国版三套小学科学教材共有天气知识点内容中的问句为研究对象,对问句的使用情况从类型分布、功能分布、问句链长、有无回答等角度进行了具体的对比、考察和分类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科学教材文本,结构上以特指问句为主要类型,功能上以引入性问句为主;中美科学教材语言表述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国内版教材问句链长度明显较长,而且有相当数量的陈述性知识存在以问句、图片代替知识陈述现象,还存在问句在教材中找不到答案的现象,这将影响教材的可读性,从而影响教材功能的发挥.本研究试图从语言学角度,透过对问句考察分析,揭示不同版本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最近,不少报刊、网站纷纷对小学现行主要三种版本(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观点大多为批判部分教材存在"事实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是承担识字教学任务的最主要课程.如今,全国中小学教材版本日渐多样化,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字种、字量安排各异,如何充分把握汉字的系统性、规律性,选择合适的文章进行合理的识字教学是体现语文教材编写人员水平、评价教材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文章以现行影响较大的人教版、北师大版、江苏版小学语文教材为对象,对其各自要求的会认字、会写字进行考察分析,揭示问题,以期对教材编写人员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童话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选编了大量的童话。本文在分析小学语文选编童话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大量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了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三方面误区:(1)脱离童话文体特征,把童话当作普通记叙文来讲解分析;(2)过于注重思想教育意义,童话教学远离孩子的精神世界;(3)偏重于知识灌输,缺少个性化解读。  相似文献   

10.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材在男女出现频次、两性人物形象、两性角色特质等方面存在着对女性忽视、刻板化、扭曲的印象,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取向依然失衡。在此基础上探讨性别取向失衡可能引发的问题,以期对教材的编写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