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鲁迅杂文是变革时代的实录,是一部活的现代中国人的“人史”,更是对民族文化无意识心理的深刻开掘。在观察、分析、表现中国历史的进程中,鲁迅把注意力放在近代中国历史、中国人身上。在诸多社会相(共名)的概括中,透过习以为常的现象,发掘了不同阶层人物、不同社会现象背后隐秘的内在心理,表现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
赵献涛 《晋阳学刊》2009,(6):113-116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杂学之家,其知识构成可一言以蔽之,曰:“杂学”。鲁迅杂学知识结构的形成与清代学术精神、杂家著述以及章学诚史学理论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杂学涵养了鲁迅博及古今中外的文化内涵,养育了鲁迅反抗正统、敢于怀疑的人格,奠定了鲁迅“新文学开山”的地位。杂学不仅是鲁迅杂文思想的历史资源,而且对其杂文创作态度和艺术特色有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鲁迅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奠基者,他将一生大部分精力投入杂文创作,并铸就现代杂文的丰碑.鲁迅与杂文这一文体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鲁迅的创作心理中明显存在一种浓浓的"杂文情结".鲁迅"杂文情结"的形成,是急剧变动时代的呼唤,作家自身的思想、经历、素养、气质等,杂文文体的独异性三者相融合的审美凝聚物.正是这一情结成就了杂文,同时也成就了鲁迅的伟大.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7,(11):31-39
鲁迅的杂文创作贯穿其文学生涯之始终,最初缘起于中华民族的"新生"之梦,五四新文化启蒙思潮是其走向杂文自觉的直接动力。鲁迅自幼深受浙东文化氛围熏陶、后来直接承领过章太炎教泽,存在着杂文写作姿态与文体观念的矛盾:经世致用的传统流脉与新文化热潮的召唤使其不能自已地书写"时文",但在文体观念上仍奉史学与小学为学问。时代的迫切需求与"偏要"的执着性格,使得鲁迅坚持杂文创作不动摇。由早期的杂感、短评等逐渐统一为"杂文",文体命名不仅依托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传统,而且也同当时社会矛盾愈加复杂尖锐而小品却有闲适化与概念泛化之趋势有关。鲁迅不仅重视杂文的社会功能,而且认可其审美功能,他自身也把杂文当作艺术来创作,中国文学的发展实现了鲁迅的预期,杂文堂而皇之地步入了文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5.
鲁迅杂文中的"对话"呈现出多种形态与特质,鲁迅杂文的"对话"以"反艺术"的外观追求艺术的解放,这不仅使其具有了现实的维度,还获得了精神的维度.  相似文献   

6.
王健 《理论界》2007,(9):159-159
新文化运动与新兴的新闻出版业相结合,产生了中国近代新文艺。鲁迅杂文,作为新文艺的丰硕成果之一,它的特殊地方在于:鲁迅杂文是文艺性与新闻性的完美结合体,鲁迅杂文具有文化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7.
鲁迅杂文——从绝唱到绝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鲁迅杂文是世纪绝唱 ,代表了 2 0世纪杂文创作的最新成就 ,可以与历史上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列 ,而辉耀于中国文坛 ;鲁迅杂文是世纪绝响 ,因为它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 ,今后也不会再产生鲁迅式的杂文 ,今后的杂文家也不可能达到鲁迅那样的水平 ,如同今后不可以再产生楚辞、汉赋式的作品一样  相似文献   

8.
鲁迅杂文对一般意义上的虚无主义情景有着广泛的透视、解构;对自觉不自觉地沉湎于虚无的精神倾向也进行了透视,这一透视集中在三个方面:人处在混沌、蒙昧或困惑莫名之中,精神上无所归依;"庄严"、"繁茂"的价值表象背后的本质性"空洞--虚无";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无真正作为、无是非之辨的虚无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
邱焕星 《东岳论丛》2022,(11):47-58+191
既往研究在探究鲁迅的“杂文自觉”时,过于看重现代性和主体超越特质,忽视其社会历史性,没有真正进入1920年代语境,在共和危机和国民革命的现代政治转型中看问题。实际上,鲁迅的“杂文自觉”经过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发展阶段:最初的“随感录”形态,是基于共和危机而进行的旧文化批判;进入后五四时期,鲁迅针对“民国失传”的问题,试图再造思想革命,发起针对新文化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随着鲁迅参与国民革命,他又从“批评”转向了“杂感”,从“文化批判”转向了“政治批判”;而南下广州后的在朝革命和清党体验,使鲁迅最终出现了杂感的“文学自觉”和“革命自觉”,生成了以“杂文”为革命的“文学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朱秀清 《齐鲁学刊》2008,(3):144-146
鲁迅《申报·自由谈》时期的杂文,其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均与新闻有着或隐或显的联系。探索二者的关系,可以对鲁迅的杂文创作特点及其文学观念有新的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黎保荣 《兰州学刊》2007,(6):154-156
从鲁迅杂文中的外国报刊探寻其启蒙思想,学界甚少为之.事实上,鲁迅杂文中的外国报刊甚多,其中包含的中国形象、外国描写与鲁迅眼光,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2.
鲁迅旧体诗的杂文化倾向,主要体现在话语体式和结构方式两个方面。就话语体式而言,鲁迅旧体诗中常见的戏仿、反语等修辞策略具有与杂文话语体式相似的"双声"特征和相似的运作机制;就结构方式而言,鲁迅的许多旧体诗与辩驳论说体杂文具有同构性。鲁迅旧体诗的杂文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其后期诗歌创作中,这个时期也是鲁迅杂文创作的高峰期,杂文话语体式和结构方式强势进入诗歌话语空间是鲁迅旧体诗杂文化倾向生成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鲁迅杂文与《故事新编》关系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杂文与他的《故事新编》确有不解之缘,愈到鲁迅后期,二者的联系愈加紧密。认识这种情况,可以追溯到绍兴民众戏剧目连戏的"启示",形成贯穿鲁迅杂文的"穿插"艺术,这在杂文与《故事新编》之间主要通过"挖祖坟"、"翻老账"等历史比较与溯源方式表现出来,或者说,《故事新编》的"古今杂糅"之"油滑"的艺术表现方式,更是在杂文对此的成熟运用基础上依照"小说方式"发展起来的。由此可以看到,鲁迅后期更主要倾心的杂文与《故事新编》之间,传递、渗透着更具有现代性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经验。  相似文献   

14.
作为台湾当代文坛批判理性的代表 ,陈映真的杂文创作尽管起步较晚 ,但业已形成了个我独特的艺术风格 ,行文 ,于潇洒之中见凝重 ;立意 ,于平易之中见深刻。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质素 :“知性” ,是其杂文的血肉和灵性 ;勇气 ,是其杂文的锋刃和骨骼 ;爱国 ,是渗透其杂文创作中的情意结  相似文献   

15.
北京的“空间政治”与现代新知识人之间的关系给了鲁迅特有的城市经验,其从两方面影响了1920年代中期鲁迅杂文的流变.一是坚定了鲁迅的杂文话语选择,他以对《新青年》批判性话语的坚持去颠覆权力与现代知识者共谋的话语场;二是鲁迅在杂文中增加了对现代知识分子持续进行批判的新主题,同时形成了其杂文的“韧性精神”.  相似文献   

16.
房伟 《东岳论丛》2006,27(6):142-147
鲁迅与王小波都存在着“杂文化历史小说”的内在文化逻辑和文体追求。批判现实性、历史叙事和民族主义的多重悖论诉求,构成了《故事新编》的特殊形态,而20世纪90年代后文化语境的复杂生成,为王小波继承并发展这种历史小说文体提供了契机。他对唐文明的弘扬,犀利的杂文证伪意识和文学想象力的解放,已为当代中国历史小说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有别于新历史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牺牲谟》──谟,计划之意也。牺牲谟者,关于牺牲的计划也。只是这位牺牲主义者的计划,是专门叫别人去牺牲,他自己不但不去牺牲,倒反而从别人的牺牲中获取利益。所以,别人九天没有饭吃,饿得连走路都没有力气了,他还嫌别人牺牲得不够彻底;而自己则穿着阔绰,住在红漆台门里,用着号房、鸦头。他动员别人奉献出最后一条破裤子,来给他的鸦头穿,以完成彻底的牺牲主义,而且还叫他把破裤子脱给号房后赶紧爬开,以免死在他的地界里,给他引起麻烦,真可谓彻底的利己主义者。本文的创作构思,大概起因于当时有人反对教员的索薪运动,鼓…  相似文献   

18.
郜元宝 《学术月刊》2022,(3):162-171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高度肯定并深入阐明了鲁迅杂文的思想内容,不愧为鲁迅杂文研究的奠基之作。论到鲁迅杂文“艺术的形式”,秋白认为杂文所批评的人物乃至所描写的动物均可视为“社会上的某种典型”和“普通名词”,但他又认为杂文未能从容熔铸“具体的形象和典型”,因此还“不能够代替创作”。这种包含矛盾的阐述不啻为杂文研究提出了根本性的“秋白之问”。“鲁研界”迄今为止的研究历史表明,必须对鲁迅杂文所“描写”的“人物形象”进行全面而具体的梳理,揭示那些看似零散杂乱的“人物形象”的内在谱系,这样才能在理论上真正肯定鲁迅杂文“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已几乎是或一形象的全体”,也才能真正有力地解答九十年来始终悬而未决的“秋白之问”。  相似文献   

19.
彭小燕 《齐鲁学刊》2008,(1):139-142
以"批判—解构"为显在话语特征的鲁迅杂文具有其内在的意义建构。在存在主义视野下,对现代生命信仰境界的持续冀望,对生存虚无的反复透视、解构是鲁迅杂文着力建构的深度意义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李云 《天府新论》2021,(3):124-131
“第三种人”和“浪荡者”分别是中西方“辩证意象”式的存在。“第三种人”和“浪荡者”所处地域背景不同,但都处在社会的变动转折时期。“第三种人”之于第一、二种人,“浪荡者”之于“大众”的关系是中西方社会动荡时代的特殊标志。“浪荡者”是西方现代社会走向后现代社会过渡时期的产物,而“第三种人”所在的社会背景和环境更为复杂,二者经历的“震惊”体验不同。鲁迅的杂文兼具了“第三种人”视角和“浪荡者”视角,在现实和历史的寓言里维持辩证和否定的逻辑启迪大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