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民参与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促进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提高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政策制定环节的公民参与,鉴于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极其重要,而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政策执行偏差并由此使得政策执行控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一现实,关注在政策执行控制中的公民参与,陈述其必要性,分析其制约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公民政治参与是公民、政府、社会三者互动的形式,既是政府过程完善的需要,也是政府过程完善的结果。只有在充分了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涵义、内容与形式的前提下,充分把握住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政治功能,才能更好地领悟指导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政策导向,从而更好地进一步推动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现今论坛、博客、微薄等网络信息发布渠道的涌现已经证明网民的"围观"多次改写了热点事件的走向。老百姓利用媒体来维权的意识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亦不断增强,甚至坊间还出现"媒体比法律还管用"的说法。网络开始以‘双刃剑’的姿态影响着某些社会矛盾的发展方向,公民参与在公共事务管理中显现出强大的作用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弊端。  相似文献   

4.
合法化是公共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必经阶段,现代社会的公民网络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政策合法化起推动作用。充分了解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内涵以及现阶段我国面临的合法化危机,并合理利用网络平台扩大公民参与,规避因网络政治参与带来的风险,能够为巩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理论是"参与民主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协商民主在中国具有现实可行性,并对构建民主的政策评估过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今天,公众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政策评估的过程中来是必然趋势,社会各方应自觉在协商民主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推进我国政策评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层次、传统政治文化、公民参政程度的影响,不同的国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政治现代化模式。中国是在外敌入侵,各种社会危机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局势下开始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在这个进程中担任主导角色的不是公民社会而是有着超强政治经济资源纠合力的政党和国家。因此如何在体制内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做到体制内参与的普遍性与体制外参与的合法性相结合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对公民参与概念的界定,对当前中国新型公民参与机制现状的探究,提出完善公民参与机制的建议,以促进公民参与和民主政治的推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评估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出发,重点阐述制约公共政策评估中公民参与政策评估的主要障碍,并就如何应对当前公民参与政策评估的障碍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公众这一政策主体中,民众是主要生力军,但公众在参与政策中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而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大众媒介在公共政策过程中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但它本身也存在着信息资源匮乏等问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已跻身到信息时代的潮流中,公民逐渐学会利用网络这一途径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以便跟好的参与到公共政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公民参与运动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同时要求社会公众要提高自身素质。从政府和社会公众两方面共同努力,使得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必要性深入人心,更好地促进公民参与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打假晚会"曝光"问题辣条"引起的问题流,统筹规划或各自为战的政策流,传统文化与政治目标的政治流,汇聚打开了政策之窗,多省市出台"校园200米范围内禁售辣条"政策。政策制定过程暴露出四个方面的问题:问题流的政策调整与终结不到位,问题识别机制不完善;政策流的政策价值偏好不明确,政策工具选择有待商榷;政治流的机构调整与职能整合处于阵痛期,政治精英的作用有待加强;政策之窗开启与问题大小直接挂钩。这些能为我国未来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公民自由地表达和交流思想,从而影响和形成公众舆论乃至政党政策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扩大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网络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操作方式,为其政治表达提供了顺畅的平台,更为其政治参与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与动力。及时广泛互动式的网民参政言论和行为,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只有在政策制度机制和公共参与机制实现良性互动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公共政策的选择过程和公正、合理的分配。完善公共决策的公众参与机制,是中国政治、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增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和有效性,更好地维护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利益的分配,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是利益客体,通常是公众这一庞大群体。因而,公共政策过程应该增强公众参与程度,让公众有其利益代表参与公共政策的各个环节和阶段,正真让公共政策代表公众的利益。提高公众参与公共政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政策有效执行的需要。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渠道多种多样,其效果和适用性也各有特点。政务信息查询专线就是常用的一种,通过对政务信息查询专线这种公众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渠道的具体分析,可以对公众参与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要说明公民参与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意义和缺陷,从集体行动的逻辑中得到启发,建议采取选择性激励的方法鼓励民众参与政治。在当代现实网络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对公民参与的利弊。  相似文献   

16.
胡丹 《科学咨询》2007,(19):15-16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公民参与的热情不断高涨,但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所形成的“官本位”思想、清官情结、臣民意识等极大地压制了公民参与,长此以来,公民缺乏参与的热情,认为政策制定是政府的事情,作为老百姓只有按章办事的份。多数公民都没有意识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17.
有效性是政治参与的一个基本问题。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非制度货摊政治参与,由于目前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而导致参与的有效性较低。本文拟从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心理因素分析影响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的因素,进面提出提高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打破城乡二元壁垒、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性举措在全国迅速开展。社区公民参与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而政府信任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科学性、有效性、准确性和公民参与性的前提,也是现代自由民主制度和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本文以山东省诸城市的实证调查为例,对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政府信任状况、公民参与状况进行考察,并对政府信任对公民政策参与意识的影响进行实证层面的剖析,探讨如何培育合作型信任从而促进公民参与政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崔光霞 《决策探索》2009,(10):21-22
公共政策必须是公众可以参与的政策,而且要从决策的提出、形成、执行到决策的反馈等公共政策全过程都要有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前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致力于转变政府的职能,实现政府职能和制度的创新,把我国建设成精简高效的"小政府,大社会"的国家。服务型政府是以人为本、公开透明、具有回应性的有限政府,本质上要求广泛的公民参与。本文从法律法规建设、参与意识和能力、参与渠道等方面找出了目前我国公民参与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总结了加强公民参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