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家族上市公司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是导致控制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原因。本文选取了目前在深市和沪市上市交易的323家民营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层层追溯控制链辨认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股东,考察了最终控制股东拥有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及其偏离的程度,分析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的方式。结果发现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最终控制股东控制权的集中程度较高,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存在明显偏离,管理层任命和金字塔结构是偏离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9(5):277-280
本文选取1999至2003年间发生控制权有偿转移的13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管制变化对控制权转移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2002年《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和《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若干问题的通知》强化了信息披露的质量,上述管制变化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内幕信息的问题,但是没有提升控制权转移企业长期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3.
自La Porta等人首创追溯公司终极所有者研究方法以来,国际上涌现出大量研究各国大公司最终所有权结构的文献.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转轨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家族上市公司的最终所有权结构却被国内外研究者不同程度地忽视.本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高度集中且最终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严重分离,但不同样本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分类比较进一步表明,直接和间接上市家族企业具有不同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演变路径;在控股家族财富、控制意图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间接上市家族企业具有较低的最终所有权和控制权,并倾向于构建复杂的金字塔控股结构,因而最终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1-2007年间实施配股或增发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特征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一些影响因素之后,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的分离度越大,上市公司资本成本越高。本文最后依据实证结果,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受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深入研究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对于提高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改善资本市场运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所有制与控制权两个方面切入,通过建立带有交叉乘积项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综合讨论了所有制性质、控制权及其配合效应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并给出其检验方法。最后,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仅所有制与控制权能够单独显著影响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同时其配合效应明显,而且这一配合效应部分抵消了国有企业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不足,其抵消强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范围不断扩大、形式日益多样, 内容越来越具有实质性。在企业制度从古典企业、现代企业再到后现代企业的不断演化过程中, 人力资本也经历了从“隐形人力资本”、“职业经理人力资本”、“创新者群体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制度演化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 是知识分布对企业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和加深。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关系及其演进机制的分析,提出企业制度的演进趋势是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基础上的适当统一,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基于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复杂的配置关系及由此产生的不同代理问题,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协调取决于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有机统一,而其前提条件是消除制度与市场约束.  相似文献   

8.
股东持股模式的不同造成公司股权结构的差异,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利用2003-2010上市公司数据,本文从治理效率、市场价值和股利分配等角度对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发现,当控股股东的所有权较低而控制权较高时,公司治理的效率下降,表现为公司业绩变差时不能及时更换不称职高管,并减弱了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敏感性。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由于与其他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严重,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公司的市场价值较低。最后,鉴于控股股东在公司的剩余收益较小,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公司倾向于发放更少的股利。  相似文献   

9.
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偏离与企业效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 ,企业效率最大化要求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对应。企业在追求效率最大化的过程中 ,必然会形成一条“两权”不断对应的轨迹。然而 ,从企业制度的变迁中发现 ,现实中的企业不仅没有向“两权”逐步对应的方向发展 ,反而出现了“两权”逐步偏离的趋势。经理建立良好的市场声誉的必要性、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人力资本价值的提高等因素的存在 ,决定了这种趋势有其合理的经济根源 ,从而证明了企业追求效率最大化并非必然要求“两权”对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考察了股权结构安排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安排随生命周期动态变化;股权集中度及制衡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存在生命周期的状态依存性,成长期和衰退期股权集中有利于企业价值的增加,成熟期股权集中与企业价值存在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然而被西方推崇的股权制衡正向作用未得到充分证实.因此,应当重视中国情境下股权结构随生命周期演变的动态构建.  相似文献   

11.
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对民营与国有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及影响因素差异的探讨.本文以2004~2008年的大宗股权交易数据进行回归得出的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键在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由控制权垄断性、控制层级及家族控制构成的控制权强化机制是影响私有收益的主要因素.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减弱控制权垄断性、降低控制者的私有收益,然而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随时间推移先降后升呈现"U"型趋势,终级控制者的利益取向在短期回归公司价值本身后又开始出现偏离,其原因在于大股东依然能通过对公司和二级市场的双重控制攫取私有收益.为纠正民营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必须就控制权强化机制进行全面的治理.  相似文献   

12.
余汉抛 《学术研究》2006,(12):58-63
本文通过对网络产权分离建立模型,然后运用数学原理对网络产权分离与企业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推导论证分析,得出了3个结论:一是网络产权分离必将带来企业价值增值;二是网络产权分离程度越高,企业价值增量将越大;三是网络产权分离的边际条件是网络产权分离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在当前市场经济建设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要科学地认识产权分离是产权改革的一种形式,大胆运用产权分离的改革来增大国有企业的价值,并把握好产权分离的边际条件。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股权分散似乎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在我国的现实经济生活中,股权集中更为常见.究竟是"一股独大"好,还是"五龙治水"优?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间存在何种关系?从文献研究来看,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对股权集中与公司绩效及公司价值问的关系存在不一致的观点.本文在综合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随机选取2006年我国1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这些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同并不必然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结果未能通过检验.其原因可能与样本中国有、集体性质所占的比重过高有关,同时与流通股占总股份的比重及实际控制权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刑事诉讼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其能产生正确的结果——对犯罪者处以应得的刑罚,而且还在于让那些利益可能受诉讼影响的人受到公正的对待,使其人格尊严得到尊重。因此,刑事诉讼活动不仅是一种以恢复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为目标的认识活动,而且也是一种程序道德价值目标的选择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6.
何蓉 《兰州学刊》2007,19(3):57-59
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与依据,决定了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和控制权市场的发展.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资本结构对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影响,然后以美国和日本公司为对象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资本结构发生变动对,公司控制权市场所发生的变化,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资本结构理论是西方当代财务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于企业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的,表现为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企业资产负债表右方的长期债务资本、权益资本的结构。各种筹资方式及其不同组合类型决定着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变化。而资本结构的变动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企业资本结构处于什么状态下能使企业的价值最大,他们二者处于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理财学有关资本结构争论的焦点。本文以当代已被公认的一些资本结构理论作为依据,对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以及如何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展开综合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6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900家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其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司规模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地区差异未对公司价值产生显著影响.本文认为,从目前看来,一味追求股权分散似乎并不是最为理想的公司治理模式,而应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根据公司具体情况确定较为合理的股权集中程度,使控股股东既能受到强度足够的激励经营公司,又不至于产生过度的掏空行为.因此,尽管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会进一步推动股权的分散,但在目前我国的政策、制度背景下,保持一定的股权集中度,同时积极建立相应的监管、约束机制,有助于解决上市公司治理问题,优化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19.
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当企业出现了微利或亏损时,很多人处于朦胧状态,只知道利薄或利亏,却不知道其终极原因所在。企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企业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由这对矛盾衍生出一条基本规律,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基本进程,规定着企业新陈代谢的基本趋势。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阐述得比较多,也比较详细,但是真正将其运用到企业并对其进行分析与展开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试图从规模化企业的视野出发,探究企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梳理出企业发展的脉络与路径,探究其中蕴含的潜在价值,为企业家经营企业提供一种进路,为各级政府管理企业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