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毛泽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学术界存在二律背反现象:一方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为理由,从而简单地否定"始于毛,成于邓"的说法,看不到两个理论体系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在极力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同时,又花大力气来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孕育等,这就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可用"源于毛、创于邓"来表达.  相似文献   

2.
文化建设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坚持现代化建设方向的重要保证;是加速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动力量;是凝聚现代化建设力量的整合机制;是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赵炳建 《兰州学刊》2012,(10):10-12
党的"十七大"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后,如何对其历史地位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该问题对于我们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这一理论体系,并用这一理论体系武装全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运动、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复兴等五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读,希望在人们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能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研究的基本状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如何认识和阐明划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依据问题。这是一个前提性问题。二是如何认识和阐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焦点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上一个问题能否解决好的“瓶颈问题”。三是如何深刻认识和系统阐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的基本性质和主要内容,这是该关系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还是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角度来审视,中国中产阶级在整个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都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本身就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产物,而且事实上成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它还将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深度发展的主体目标.  相似文献   

6.
赵展业 《河北学刊》2008,28(2):207-209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的联系。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来看,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发挥了三个方面的作用,即起始和奠基作用、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作用、某些失误和教训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创新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对我们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文化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金培 《兰州学刊》2006,(8):166-168
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农村文化在发展农村经济、丰富农民生活、营造文明乡风、美化村容村貌、实现村民自治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为此,要全面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1979年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现代化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们党找到了发展经济的一般规律。现在的任务是再次从根本上面对社会发展道路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来指导实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我国从传统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为主的社会向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转型的实践的产物,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核心,这个理论体系,包括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经济建设;以法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社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党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表现为他为了创造现代化建设必需的条件所作出的各种努力:在实践的探索过程中进行理论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建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无论是理论上的准备,还是实践中的探索,无论是内部条件的创造或是外部条件的争取,都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由于指导思想发生“左”的偏差,中国现代化建设在50年代后期走上了曲折的道路。为什么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会发生“左”的失误,本文从其理论与实践的多个角度对此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改革开放实践推动下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它在理论上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构建新型政府与社会关系、培育新型的社会组织上下工夫,从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调整社会结构和创新社会制度四个方面着力推进,才能取得切实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中国农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中国农民帮助促发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及不断发展、完善。同时,中国农民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的坚定同盟者和基础力量,帮助和推动了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建立,从而巩固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农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立场之一,也是其实践主体之一,并且不断推动其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是活跃在城镇和乡村中最积极、最能干、最可敬的新生力量,他们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已经与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与农村繁荣和文明进步密不可分。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农民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现代化背景下,产生了中国现代化的独特问题,把握这些问题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逻辑过程的关键。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十分迫切的思想启蒙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现代化从外源到内生的根本转化问题;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理论解决了现代化过程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解决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化的主体与动力问题;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则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历史与价值的矛盾问题。这个过程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理论自觉,也标示着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毛丰席在民主革命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并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使革命无往而不胜。邓小平同志总结了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断,  相似文献   

16.
17.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构想主要有六个方面。它们是逐步形成的,虽然某些方面有反复变化和矛盾之处,但却体现了一种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开创精神。毛泽东指导实施现代化战略的实践分为四个阶段。他在20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有曲折、有失误、有重要贡献,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开创者与伟大实践者。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构想与实践既有相适,也有相悖,这主要源于他指导思想上的矛盾、理论认识上的误区、"以苏为鉴"的局限及某些制度贯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有机地合起来,历史性地建构了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合理张力,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结构.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再次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有机地合起来,历史性地重构了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合理张力,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更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结构.由于时代特征和中国社会现实状况的重大变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之间无疑存在着诸多重要差异,但其对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之合理张力的历史性建构却如出一辙,具有深层的同构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崔德路  王兆响 《东岳论丛》2012,33(7):130-13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两次结合,通过两次“革命”,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关系,贯穿两大理论体系的一脉就是马克思主义,二者同宗共源,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的选择性是人的活动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在社会发展中,人的历史选择虽然受制于必然性,但同时又是人类创造历史活动的重要环节。社会规律通过人类的选择活动来实现,人类的选择活动使历史表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曲折性。尤其是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不仅否定了机械决定论,而且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表明,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选择活动,就一定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向更加辉煌的明天。一我们讲主体的历史选择,是以承认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性为前提的。马克思把社会发展理解为一个自然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