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论民国时期农村家庭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农村历来被认为是传统观念和保守势力的最后据点 ,汪洋大海般的自然经济是它们生存的最好土壤和坚固的屏障。在 2 0世纪上半叶 ,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这一切对中国农村的影响似乎不大 ,整个农村照旧死水微澜 ,农民仍然按照他们的习惯方式生存和繁衍。但抛开他们日常的作息而综观他们半个世纪的生存状态的话 ,我们会发现 ,在平静的表面下却是暗流涌动 ,一切都在变化 ,尽管这些变化是那样缓慢、微妙甚至难以觉察。一、农村家庭的人口规模在传统的观念中 ,四世同堂乃至五世同堂是理想的家庭模式 ,人丁兴旺、同居共财的…  相似文献   

2.
3.
安徽南村的婚姻实例表明,其支付实践正经历从婚姻偿付到婚姻资助的变迁过程,婚姻支付流向由婚姻偿付时期从婆家流向娘家变更为婚姻资助时期从婆家娘家共同流向新婚夫妇家庭,呈现出子辈权利意识兴起与父权衰落的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农村社会经历从家庭本位到个体本位的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探讨中国家庭婚姻暴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发现:中国夫妻间婚姻暴力以精神暴力为主且发生率较高,肢体暴力和性暴力发生率较低.暴力行为具有偶发性,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遭受暴力伤害.夫妻沟通状况与权力分配方式、家庭地位满意度、个人社会活动与社会参与、法律的干预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对婚姻暴力有影响.不同因素的影响效果存在性别差异,社会经济地位因素主要对男性发挥作用,教育和宗教因素主要对女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全面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婚姻、婚前准备教育及相应的心理调适,系统阐述了西方社会的婚前准备教育.在此基础上,对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的中国当代婚姻及其心理调适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并提出基于中国文化的婚前辅导与婚前准备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1949~1999)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项研究通过对农村经济与家庭、土地、集体、市场、社会诸多保障制度的历史考察 ,将新中国成立 50年以来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过程划分为集权化保障、分权化保障、制度化保障三个阶段 ,并对各个历史时期下的各种保障制度的形式及其特征、绩效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为建立与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力相适应的多层次保障体系 ,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袁北星 《江汉论坛》2006,4(11):67-70
近代以来的武汉地区,由于商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互动,引起了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如新的阶层的产生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动;重商之风、妇女走入社会、追求奢靡享乐生活等社会风尚和思想观念的变化等,由此导致了传统伦理观念的衰败和崩溃,同时也产生了以近代商业意识、市场意识、平等观念等为主要内容的近代社会思想意识和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8.
李岩 《理论界》2006,(12):126-127
随着权利时代的到来以及人权理论的发展,同性对于其结合形成团体的合法地位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民事结合制度是同性关系合法化运动的产物,其出现对于传统家庭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从家庭类型的扩张、家庭概念的重新界定、家庭的历史性以及家庭的功能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杨荣  王晓艳 《理论界》2009,(12):202-204
社会的转型给彝族传统家庭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本文以余丁坝村为个案,将家庭结构的变迁纳入社会变迁的视野考察,通过对家庭规模和家庭类型的变迁分析,认为农村现代家庭规模正在缩小,未来的农村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类型为主,主干家庭的比例会下降,联合家庭的比例减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古今婚姻法律制度的沿革 ,探讨我国妇女的人身权益、社会地位 ,说明法律制度的进步有效保证了妇女权益的实现 ,从而为我们不断完善婚姻立法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推行拉开了中国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重构的序幕,灾害救助和扶贫开发领域的发展不断完善着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内容。而针对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孤儿和困难老人等特殊群体的特殊救助以及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领域的专项救助,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型社会救助网络格局的实践进程是与近年来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适应的,该制度结构有其内在逻辑性,不仅需要理论上的诠释和归纳,也需要从立法层面予以规范和巩固。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出现新变化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内部出现分化 ,新的社会阶层形成。这引起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变化 ,要求党必须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使党的建设在新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实例探讨了反映我国社会生活的新词新语,外来新词新语的引入途径以及词语意义的演变现象,以示语言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诉求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越来越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受教育水平较高,思想开放活跃,渴望融入城市,社会保障诉求的愿望更为强烈。日益庞大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及其利益诉求,要求社会政策的变革必须与时俱进。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文章尝试从社会保障、户籍制度、就业培训、人口城镇化等方面提出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思考与建议,结论是将其尽快纳入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09年的调查数据,运用定量方法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史.研究的基本发现是,频繁的流动和工作更换构成了新生代农民工重要的群体特征.虽然起初的流动更多地是因为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但并不是每次流动都是针对原有起点的一次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总体上来说表现为一种倒"U"型的轨迹,即前几次流动是垂直的向上流动,但当流动次数达到某个特定的值以后,无论是流入地、职业类型、流动原因还是获得新工作的途径,都呈现出逆向选择或向下流动的特点.因而,流动虽是一个不断寻找更好发展机会的过程,也体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但过于频繁的流动反而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一个特殊而又极为重要的庞大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近50%的人接受过中高等教育,渴求彻底地融入城市生活,然而城市还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在这一矛盾的前提下,社会的稳定受到了挑战。新生代农民工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面对外在客观环境、自身价值定位及切身利益实现的诸多现实问题时,他们对社会稳定具有双重影响的作用。因此,探索新生代农民工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有益于我们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7.
曾宁  苑晓杰 《理论界》2015,(1):31-35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正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最有活力的一股力量,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但仍存在农民工社会保障意识淡薄、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够广泛、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等困境,使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合理的社会保障,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的社会保障权益得不到切实保护。我国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参保意识、规范企业行为、强化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建设等途径,更好地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18.
西方社会分层研究有两种理论范式———功能论范式和冲突论范式,分别为以涂尔干、戴维斯和摩尔、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论分层观点以及以马克思、韦伯、达伦道夫为代表的冲突论分层观点。两种范式划分有助于厘清分层研究的理论逻辑,为中国的分层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研究中国的分层问题,不能单纯地用功能分层理论或者冲突分层理论去分析,冲突理论与功能理论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回答有关社会分层的更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杰 《河北学刊》2007,27(4):253-255
本文对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所诉求的诸多新型范式,如反本质主义的差异性女性思考、男女性别二分结构的颠覆以及酷儿理论特别是性别表演理论的建构等进行简要清理。在此基础上,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所面临的宿命性困境,如话语突围的无奈、反本质主义的无根性以及女性主义研究目标的脱轨等,作出了本土化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作为社会建设的主体,我国“80后”新生代的社会建设参与受时代背景和文化价值的影响,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关注度普遍较高;积极参与关乎个人生活利益的社会建设;社区事业的参与度较低。社会建设参与的特征分析,有利于推进“80后”新生代社会建设参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更好地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