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需要营造蕴含丰富先进时代性文化内涵的有机社会文化环境,正确引导公众文化生活的价值追求,对社会组织、团体、学校、公共传媒和公众的文化活动实施法治化管理,促进文化生产和消费中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合理兼顾、有机统一,贯彻文化养成教育原则,培养国民的现代化文化品质和健康主体人格,提高公众文化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实现文化、人和社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3.
儒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子·告子上》云 :“耳目之官 ,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 ,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 ,则其小者弗能夺也。”人是一种能够自做主宰的动物 ,因而人需要有精神生活。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精神生活 ,没有了精神的支撑 ,就沦为行尸走肉。没有了灵性的行尸走肉 ,只能算是一种“物” ;这种“物”由于丧失了主体性 ,必将被声色利禄等外物所牵引 ,沉溺而不能自拔。现实社会中 ,许许多多的人只知追逐利益和享受 ,不断地在把自己变为一种丧失精神的“物”。寻找精神的家园 ,安顿好自己的心灵 ,是当代人特别是富裕起来的人的当务之急。一个人需要有精神的支撑 ,一个民族更需要有精神的支撑。历史的经验证明 ,没有伟大民族精神支撑的民族 ,是不可能长久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在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 ,世界上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文明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兼并日益明显。在西方文明处于强势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 ,中华文明如何振兴和发展 ,中国人在什么样的精神家园里安顿自己的心灵 ,这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共中央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号召。 相似文献
4.
余娜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5,(2):69-73
林语堂特别关注传记文学的创作,在不同时期都写有自传,并创作了几部重要的人物传记,且对中外优秀的传记作品大加推介。在考察中国古代传记文学时,林语堂从现代个体意识出发,发现了自然人性的流露和生命愉悦的存在。在这样的发现里,他表达了对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的构想:尊重人性的自然流露,在日常俗世中追求超越性,实现审美文化人格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文学和 1 8世纪的启蒙文学标志着现代形态之西方文学的成型。人文主义文学在汲取传统形态西方文学的人文养料后 ,孕育出了现代形态的“人”的母题 ,其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原欲”型、“原欲 人智”型、“原欲 人智 上帝”型三个阶段 ,其中“原欲”是核心内容。启蒙文学中“人”的母题总体上呈“原欲 人智 上帝”的结构框架 ,但侧重于“人智” ,“原欲”则以隐性形态存在着。人文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均因“人”的母题中“上帝”成分的存在而表现出对西方现代价值观的疏离与反叛。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看 ,中国五四新文学中的人学思想 ,主要接纳的是西方人文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中“原欲”与“人智”意义上的“人”的母题 相似文献
6.
常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54-55
林语堂一直被誉为"中西文化之间的游者",林语堂凭借其精湛的中西语言功底和对中西文化的通晓,将中国古典文化译介到西方社会,促进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接受。因此将在异质文化融合的视角下,以林语堂的小品文翻译为个案研究对象,探讨林语堂在东学西渐过程中发挥的积极的文化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7.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具备完善自主的人格是经济社会和个人最优化发展的基础,"准职业人"的人格问题早已为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并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潮流。根据调研,我国"准职业人"的人格现状并不乐观,普遍存在缺乏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择业动机功利化,以及职业伦理缺失等人格问题。"准职业人"人格建构的核心是人的自主性、创造性与责任意识的提升,进行"准职业人"的人格建构应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支持,秉持价值导向与自主性兼顾的原则,搭建"家庭—社会—学校"的合力平台。 相似文献
8.
君子人格的追求——论“开明派”的精神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明派以对君子人格的追求作为人性、人生的把握实现方式和个人对于社会的文化态度文化行为。他们在人格实践中坚持着“四个有所”的原则并形成了认真执着的特点。这种人格追求与儒家文化之间有着深刻联系,而这种联系一部分是通过李叔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论老舍文化人格的现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老舍是个穿长袍,着布鞋,戴顶礼帽,拿报手杖,儒雅简朴的旧式文人。这种印象固然有道理,但不是老舍的全部。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社会和文化氛围中,在新旧交替、除旧布新的大背景下,老舍既不是守旧者,也不是一般地随着时代大潮行走或被时代大潮拖着行走的从者。他曾广纳现代人文知识以充实自己,也曾站在时代思想文化舞台前沿摇旗呐喊,为推动时代前进、促动民族文化现代性转化不遗余力。他不仅力图蜕去自己思想意识的旧质,自觉地走出传统的人生轨道,也自觉地引导国人更新观念,促进国民性格、民族文化乃至社会形…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重要标志。一切文化现象都是人的创造。现实的个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纪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组织制度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部分,无不打上个性的烙印,蕴涵着不同形式的人格。一、作为先进文化内在本质的现代人格意蕴人格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严格说来,一般意义上的人的品格、素质,还不是历史性的人格,只有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成的现 相似文献
11.
对孔子“三位一体”人格论的文化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一生凄凄惶惶,历尽坎坷。这位为天地立心的圣人,本欲以已“内圣”而致“外王”,一匡天下,却因其思想学说与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冲突不容于世,不得已而周游列国,推广圣义,完成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一个哲学文化体系。这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圣人,商瞿曾为其算卦,命语说:“子有圣智而无位。”夫子喟然叹曰:“天也!命也!”或 相似文献
12.
《文史哲》2010,(5)
随着战后日本社会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日本女性文学的创作理念、题材、表现手法、技巧等都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在社会性别意识、女性解放思想和人本主义理念的影响下,女性的心境写作、身体写作、个人化写作,开始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婚姻、家庭和伦理道德范畴,用反常的手法解构或重塑现实社会中的婚姻形式、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妊娠与生育、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同性或异性之间的性的关系等。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宏大叙事、国家叙事等重大题材的淡化,因此,在消费文化背景下带有个人化写作特点的日常叙事、欲望叙事就成为日本女性文学发展的一种经常性状态。这种状态越来越受到男性及男性作家的认可和推崇,无形之间影响到男性作家的写作,悄然改变着日本文坛,代表了日本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从女性史的角度看,这是日本现代女性文学一个突围与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道德人格的生成离不开道德实践,这种实践不是盲目的实践,而是在一定意识指导下的文化实践。文化实践是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理想的来源;文化超越产生道德需要,文化冲突孕育着道德情感,文化矛盾是道德人格的发展动力;文化理性引导文化人性,是道德人格的评价准则。置身于文化经济时代,现代人对文化具有旺盛的需求,深受文化影响,其道德人格塑造应选择本土化的文化立场,采用一种更为有效的文化方式,深入其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如何处理中西文化的复杂关系,一直是个难题,长期以来有两大误区:一是以西方的价值尺度为标准简单地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形成所谓的文化激进派;二是死抱住中国传统文化不放,对西方文化采取拒斥甚至诋毁的态度,从而形成所谓的文化保守派。在此,林语堂的中西文化融合观值得重视,它强调对立中的统一和矛盾中的和谐,这对于人类文化的健全发展颇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语堂在《唐人街》中宣泄了对美国文化和物质文明的赞美和惊羡之情 ,以及对故国和故国传统 文化的留恋与怀旧思绪。他在小说里精心设计的“中西合璧”,就象一个用西方的面粉、牛奶、糖等原料造成的一只大蛋糕 ,上面装饰了一些中国式的花纹而已。这样的“中西合璧”,只不过是林语堂一厢情愿的产物。而他对纽约唐人街上的洗衣工和开餐馆的人们的生活也并没有太多了解 ,所以他对他们的描写 ,使人总觉得“隔了一层”;作者更多地是以他童年时期在故乡一家人同舟共济、相亲相爱的人生经历为素材 ,描写着老汤姆一家在纽约唐人街同样同舟共济的“创业”历程的。而林语堂“精于算计”的过于理性化的头脑 ,使得他常常不自觉地用散文化的笔法创作小说 ,这不仅使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显得有些苍白 ,还使得他有时会不自觉地违反小说领域里的“游戏规则”,造成小说文本的“硬伤”。 相似文献
16.
17.
引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总是以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最高目的的。只有人自身的能力增强了,人的生存及其意义才能更确定,生存活动及其效益才能更丰富。在现时代,人类创造自己的历史,塑造并完善自己,不再需要借助上帝那神圣的灵光普照,或封建帝王权杖的指使,而是在以理性和科学为手段 相似文献
18.
从“古典”向“现代”的转换──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作家的人格建构龙泉明(武汉大学中文系)人格是人在一定社会中的行为意向和态度的统一,是个体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不是抽象的,不是超阶级、超社会、超历史的,不是没有任何制约的自我需... 相似文献
19.
苏轼是中国古代封建文人的生存典范。他多方面吸收和发展了传统文化对人生进取和独立自由有益的因素,使之完美地体现在自我的人生实践中,构建了自我的文化人格,悲剧性地实现了儒家思想关于人的社会价值追求。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极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1913年到1922年,是中国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发生急剧变革的十年。在这十年之中,中国文学最终完成了从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历史性过渡,揭开了中国文学史上全新的一页。表现在诗坛上,则是旧体诗的迅速衰微和白话新诗垄断诗坛。如果从哲学意义上考察,这次诗坛变革的重要标志之一又表现为佛学影响的明显削弱和泛神论思潮的崛起,也可以说,中国诗歌从“神的文学”走向了“人的文学”。由此,中国诗歌从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而步入了世界现代诗歌的行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