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空间的社会学研究成为社会学领域近几年一个热门话题,空间转向,实际上表达了对传统社会学知识范式的某种修正,社会空间涵括了丰盈的话语场域、经验性事实或想象力限度,通过对西方社会学知识史的回顾和总结以及有关空间的经验社会学研究的思考,空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或分类概念且为整个知识的一个重要基础,空间的逻辑和运作机制能帮助我们重新推演发展出理解社会的一个不同的新的知识系统,将空间概念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旨在解释人类行动的系统理论,赋予空间研究在理论上的意义,使之具有社会科学理论上的意义,将是一件重要的具有开创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0)
创客运动需要文化基因的根脉传承。培育创客文化、构建创客群体文化认同,应该成为中国创客运动的文化基础和深层驱动力。从身份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目标认同四个维度着手构建创客的文化品格,培育创客群体的文化心理,并从中提炼出"开放包容、实干创新、开源协作、自我实现"的文化精髓,以树立中国创客群体的文化价值观,是实现创客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艺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需要,是才智创造的产物.艺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但并不意味着社会越发达,艺术就越进步.因为艺术是人性的体现,是人本的需要,具有强烈的感性、感情表现的成分.当我们走出艺术院校、走出艺术沙龙、走入社会时便会发现,在主流艺术之外还有流行时尚、大众消费文化和前卫艺术的同台演出.这是一种没有明确分界的混合演出,其对民众的实际影响超乎意料. 相似文献
4.
民主建设的重点,除了制度建设外,还应有主体的培养。民主主体培养的关键,在于民主意识的建构。在当前来说,民主意识培养主要应包括自由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等方面。其中,自由和平等是民主社会的共同基础;自主和权利是民主社会的核心内容;责任和义务则是民主社会的基本保障。这六种意识既是民主社会共同的意识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国民所普遍缺失,其培养因而也应成为民主建设必须关注的重点。它们的挺立,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民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心理对文学有着重大影响.从文学发展轨迹来看,甚至可以说,一个时期的社会心理决定着该时期的文学基本面貌.小品是近年新兴的一种艺术门类,且迅速繁荣并占据着戏曲舞台的主导地位.究其原因,就是小品的内容与形式恰当地反映了当代社会心理的变迁,迎合了社会转型期各社会群体(阶层)的心理需求,多方位地呈现了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6.
7.
文学研究的发展态势与文学实践的生命之旅遥相呼应 ,在文学研究中人们也强调引进生命意识和生命活动视角 ,将文学置于生命美学的图景中进行审视和阐释 ,将对生命意识的考察上升到美学的层次 ,建构文学的生命观或生命文学观。理论和实践的共振共鸣 ,将文学活动引向深入 ,使文学的生命意识和生命美学观念犹如一道行走的风景 ,在开放、多元的发展变化中昭示着文学的行进和存在 相似文献
8.
社会网络分析与当代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技术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网络分析为当代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关系性视角,从而为在操作层面上解决社会学中结构与能动的矛盾提供了机遇和办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网络研究对于当代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技术转向都有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人学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兴起,从理论上看是现代科学、现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深化的产物,从现实上看是对国际社会政治、科技、文化发展状况进行理论反思的结果,更是国内经济改革、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管理革新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当代出现了新的转向,对空间与生态问题的关注成为重要主题。表面看来,这种转向似乎是散乱无关联的,实则不然。自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至今,如何克服物化一直是其主题之一,然而,在消费社会中,物化不仅仍然是我们无法克服的存在困境,且愈加严重。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空间转向解释了物化在当代更为深刻的现实原因,回答了资本主义延续至今仍然势头未减的历史之问,而生态社会主义的提出则试图为我们找到可能的拯救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站在现实生活的立场上,将其看作是一种生活化的认识论或生活认识论。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实质和意义,从而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13.
知识社会学通过消除形而上学的超越性与内在性的悖论而使哲学方法论在 2 0世纪下半叶向社会学倾斜。由于史学与社会学结盟 ,社会学范式开始进入向来以历史思维著称的哲学 ;社会学的方法 ,如凸显、实践、反思反思者 ,正在成为当代哲学的主导话语 ,推动了哲学的社会学转向。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理论新说迭出,翻译研究经历了巨大的学科转向。西方的翻译研究转向可以分为显性转向和隐性转向两个层次,前者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转变上,后者则体现为研究维度的变化,以及更深层的研究范式的理性基础的转换上。翻译研究的显性转向与隐性转向并不意味着彼此间的完全消灭或替代,而是主次共存,因此同时存在着三个维度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一些作家从现代人性的角度,对婚姻、爱情发出了新的宣言:“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舒停《致橡树》),强调一种独立平等,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女人,女人,这依旧懦弱的姐妹,要争取妇女的解放,决不仅仅是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平等,它要靠妇女的自强不息,靠对自身存在的价值的认识和实现。”(张洁《方舟》)这些,吹响了新时代中国知识女性深层意识中的现代人性觉醒的号角。但是,舒倍的宣言,多少有点可望而难以及;张洁的叹息,既沉重又无奈。中国女性,在社…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下半叶,社会理论界经历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实践转向".本文首先追溯了这一变革的思想来源,即前期海德格尔的"在世存在"和后期维特根斯坦论"遵守规则",然后交代了实践理论所关注的六个核心论题.接着,文章讨论了斯蒂芬·特纳对实践概念的分析和批判.特纳认为,实践概念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因而实践转向是一场错误的转向.对此,约瑟夫·劳斯借助于规范的实践概念予以回应.该实践概念不仅可以规避特纳的批评,而且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把握实践转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新文学运动诞生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无产阶级文化思想指导下,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真正的革命,中国文学史上还不曾有过这样伟大的变革,新文学对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的如此彻底和坚决的否定,使其超越了封建时代具有民主倾向的进步文学以及近代一般的资产阶级文学家所能企及的最高极限。“五四”新文学运动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方向和充满民族觉醒的自觉精神,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必然会选择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五卅”运动在上海的爆发,把整个中国历史涂上另一种颜色,文学运动也便转变了另一个方面。以另一方式来攻击,来破坏传统的文学乃至新的绅士文学的运动产生了。又恢复了五四运动初期的口号式的比较粗枝大叶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19.
较之帖学,清代碑学是以革命者的姿态出现的,其革命性突出体现书体选择的集体转向、集体溯源和师法碑版的取法变革,即隶书复兴、追宗篆书、取法碑版三个方面.其碑学创制既重复古、尚质朴、刚健雄强,又重碑版、尚朴拙、金石重光,更重俗化、尚意趣、自由意识;以金石气息、高古朴拙的形式美,标举着他们尚“质”求“朴”的书学追求和革命精神,消解着清廷主导的雅正端庄、中庸合度的政治教化功能,寄寓着书家主体的艺术格调和平民情怀,彰显着清代书学刚健雄强的艺术趣味嬗变和变革图强的群体审美转向,代表着书学革命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中国文物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劫掠.列强除了通过战争将大批珍宝掠夺而去外,不少西方学者还以探险、游历为名,深入中国内陆地区,进行非法挖掘和收购,并将其携带出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中国政局动乱,无力对文物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外,还在于国人文物主权意识的缺失.民国之前,国内的文物主权意识无从谈起,但随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和科学考古学在中国的建立,文物主权意识在中国逐渐兴起.通过对近代历史上几个典型事件的分析,从中可窥探我国文物主权意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政府并最终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文物归属权做出了明确规定,结束了我国文物长期流失的局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