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清朝统一台湾后,即开始弛海禁,允许福建厦门与台湾鹿耳门进行单口对渡贸易,后在闽台人民私航活动的推动下,逐步改为指定多口对渡贸易。清代闽台对渡贸易政策的实施和不断调整,有力地将海峡两岸社会经济推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
清朝统一台湾后,即开始弛海禁,允许福建厦门与台湾鹿耳门进行单口对渡贸易,后在闽 台人民私航活动的推动下,逐步改为指定多口对渡贸易。清代闽台对渡贸易政策的实施和 不断调整,有力地将海峡两岸社会经济推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
对闽台农产品贸易联系程度进行概括,认为闽台农产品贸易规模、比重增大,贸易品种集中。对农产品贸易联系程度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闽台农产品贸易联系程度加强,双方市场均为对方认可,台湾对福建出口增长带来福建出口台湾农产品更大的增长幅度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闽台农产品贸易联系程度的相关建议:(1)制定市场对接保障措施;(2)扩大从台湾进口农作物优良品种;(3)落实相关贸易政策并制定可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1840~1895年间,经营闽台贸易的商人组织有外国洋行、台湾的郊行和福建沿海市镇的商行。闽台贸易范围,在福建以闽南特别是厦门为中心,在台湾则以基隆、鹿港、高雄为中心,外国洋行的介入逐渐控制了闽台对外贸易,对传统的闽台贸易关系产生了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1992-2009年的经济数据,利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闽台进出口贸易对福建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福建经济增长与闽台进出口贸易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闽台进出口贸易有力促进了台湾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自台湾被日本割占后,海峡两岸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在贸易方面,台湾已丧失了单独与中国大陆通商的资格,沦为中日两国间商品贸易的转口地,且两岸间贸易多以走私的方式进行,闽台尤其如此;在投资方面,来自台湾的资本投向的主要领域是贸易商行和黑色娱乐业,是为日本对华经济侵略服务的。本文认为,日据时期的闽台经济关系实际已成为当时中日关系的一种特殊体现。  相似文献   

7.
闽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相对显性优势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分别从比较优势、相对比较优势、结构竞争角度对闽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进行剖析。结果表明:相对世界平均水平,福建农产品出口具有较强比较优势,而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不具有比较优势,福建相对台湾具有比较优势;闽台农产品存在结构性贸易互补,但互补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认为闽台农产品贸易是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内容。选取2000-2009年闽台农产品贸易数据,借助G-L指数,对闽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影响闽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发展闽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多年来闽台农产品贸易发展经历了由暗到明、由小到大、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对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当前闽台农产品贸易现状为切入点,对闽台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进行系统深入分析,科学总结闽台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阶段性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闽台民间信仰中,王爷崇拜占有重要地位。位于泉州石狮市祥芝镇祥渔村的斗美宫供奉着"池、朱、李"三王爷,当地民众认为王爷既是保境安民的"挡境神"又是为海上船只保驾护航的航海保护神。泉州王爷信仰以"王船"漂流、"分身"和"分香"方式传入台湾,其在台湾的传播与泉州移民渡台、垦殖及求生存的过程相始终。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台湾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贸易发展迅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由台商投资中国大陆推动的海峡两岸贸易发展,拉动了台湾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台湾的一些所谓"夕阳产业"获得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目前,台湾制造业,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已经逐步融入中国大陆制造业体系,两岸制造业之间的分工关系仍然向纵深发展。台湾要实现后工业化时期的结构调整,必须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尽快实现两岸"三通",二是尽快对大陆资本实行开放。  相似文献   

12.
务实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巩固深化新阶段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两岸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岸政治关系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两岸只有增强政治互动意愿,自下而上地务实推动两岸政治对话,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政治互信,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对台湾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作为协调国际经贸合作的世界组织 ,要求两岸在 WTO框架下必须遵循共同的经贸规范。这将使台湾当局对大陆限制性、歧视性的经贸政策面临考验。而大陆也应积极完善其投资环境和经贸立法。与此同时 ,两岸还应大力加强信息交流 ,加大政策透明度 ,增强彼此信任 ,大力推动双边经贸发展 ,充分发挥WTO框架下多边贸易体制的优越性 ,使两岸的经贸关系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闽台茶叶共同市场的构想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构建“两岸共同市场”和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大背景出发,分析了闽台两地茶叶市场的现状,论述了建立闽台茶叶共同市场的原则、体系、机制、目标等,进而提出建立闽台茶叶共同市场的对策。研究表明,只有在政策上给予适度的自主,制度上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技术上持续地创新,以及产业上的升级优化,才能确保闽台茶叶共同市场功能的发挥与实现,促进闽台两地茶叶产业的互动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考古发现证明,台湾海峡两岸不仅文化一脉相承,其海上交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台湾海峡非但没有成为阻隔两岸往来的屏障,反而成为两岸交流的天然通道。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部分,考述从远古至现代几千年时间跨度的台湾海峡海上交通历史。  相似文献   

16.
对台湾学界评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大陆对台湾文学的研究起步迄今已20多年,台湾学界始终关注着祖国大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发表了很多批评文章.诸多分歧的视角,展现了两岸学界因相隔所凸显的不同的政治文化想象,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的差异.通过对台湾学者的学理叙述位移的考察,一方面可以展现出两岸学界学术风格的多维向度,繁富的思想内涵和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两岸学界的良性互动,有助于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7.
持续三年多的朝鲜战争不仅加深了朝鲜半岛的分裂,也使中国台湾问题遗留下来,成为当今中国实现国家统一以及中美关系发展的关键问题。尽管朝鲜战争的爆发打乱了新中国解放台湾的日程,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新中国失去了解放台湾的最佳时机。在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面对的国内外形势都使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十分艰难。然而就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出现了谈判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时机,但因中国政府对敌我力量的错误估计以及对北朝鲜领导人意见的顾虑,这次机会没能把握住。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对台政策成为台海局势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而引发中美危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相继加入WTO以后,海峡两岸在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海峡两岸优势互补,大力开展在石油石化领域的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发展两岸经济,而且有利于确立双方在国际石油石化新格局中的优势地位。海峡两岸在石油石化领域共谋发展的前景是广阔的,但同时也存在阻碍两岸经贸发展的消极因素,应努力消除障碍,实现两岸石油石化行业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