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全球化时代,我们不能盲目、简单地对待各种文化交流;后殖民话题的提出,并不是第三世界学者的妄想和某种企图,而是出于对文化对话与交流中实际存在的话语霸权的提防。但我们并不是要争夺甚至建立起另一种霸权,而是在文化多元的期盼中提倡一种真正平等的对话。表现在比较文学领域,便是中国学派所提倡的跨异质文明的对话理论。  相似文献   

2.
二战之后,随着西方帝国主义对东方国家殖民统治的结束,世界进入后殖民时代。但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殖民活动的影响远未消除,新的霸权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这种霸权行为不仅仅表现在政治和经济上,也表现在文化上。其中,好莱坞电影是美国推行文化霸权的主力军。后殖民主义是出于对文化对话与交流中实际存在的话语霸权的提防,在这个意义上提出的民族电影发展并不是要争夺甚至建立起另一种霸权,而是在文化多元的期盼中提倡一种真正平等的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3.
霸权就是在全球政治中,国家以实力优势操纵或控制其他国际社会行为体的行为,其目的是构建一种以霸主为核心的等级体系,并用强制手段维持不等价交换。全球化时代的整体性发展趋势助长了全球霸权的发展,而权力流散却导致了霸权的困惑,经济全球化冲击着传统的政治、军事霸权,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给反霸浪潮增添了新的动力。美国霸权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一方面它追求“新帝国”,另一方面又标榜“仁慈霸权”;它不是简单的经济霸权,而是一种综合霸权。面对全球化时代的软制衡,美国选择做一个自私的大国,加速自身发展,同时采用新的联盟管理战略。美国学术界的软实力理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霸权的困惑。崛起的中国应该追求新型的国际治权,走和平发展道路,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  相似文献   

4.
不可通约的理论由库恩和费耶阿本德提出之后,在哲学界曾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不可通约要消解的是基础主义和理性霸权,只有消解了理性霸权,也只有消解了西方文化中心论,才有文化的多元论。文化多元论并不排斥那一种文化,它要提倡的是各种文化的平等性。文化多元论也不是固步自封,文化之间也需要互相学习,只是反对用一种文化去支配和统治另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5.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是当前进行大众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它进一步开拓了大众文化的研究领域,赋予了大众文化的政治性。文化霸权不是一种赤裸裸的支配关系,而是建立在自愿同意的基础上的领导权。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多元文化格局的重组和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重构,共同促进了文化霸权主义的历史性出台。大众文化既是文化帝国主义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爱德华萨义德在他的《东方学》和《文化帝国主义》等著作中,借助福柯的知识与权力关系理论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概念剖析和批判了西方人研究东方的东方学,揭示了在西方文化中东方学是一种霸权话语,它使东方人被当做"他者"而被观看、被描述、被贬低,并试图探索出颠覆文化霸权的策略,以求得东西方之间对话、互渗、共生的新型关系。虽然萨义德颠覆文化霸权的策略在现实世界有它的局限性,但对第三世界国家和民族如何与霸权国家相处,怎样保护本民族的文化,反对霸权主义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柯权力话语理论阐述了权力、知识和话语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知识是权力的象征,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控制知识权力话语的文化力量能够实现其文化控制地位.强势文化凭借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文化交流中获取说话的权力,并对弱势文化进行操控.翻译作为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势必会受到这种文化霸权的影响,这体现在译者对翻译题材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中.翻译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工具,而是一种在不同的权力话语制约下的对话与交流.弱势文化通过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介绍自己本民族的优质文化,有利于抵制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绝不是被动的听者.我们应解放他们,彻底消解课堂教学中的"话语霸权",将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权交给学生.只有这样的教学,才会真正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深入推进,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同一文明内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随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与世界各文明的交流对话中出现一种文化自觉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主要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不是我们的包袱,而是思想和智慧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0.
我们可以把今天的发展看成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在各个参与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形式的对话。首先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话;在某种程度上,发展是一种关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不是分属两棵独立的进化之树,而是代表着同一世界之中的变异。另一种对话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自身之内,计划者与被计划者之间;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性”语境下对于汉语的反思,实质上是对于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化现代性问题的反思。文学创作界对于衔接汉语传统的努力,实际上昭示着人们对于现代汉语中“恶性西化”的不满和批评,昭示着文化界对于汉语精神的深刻醒悟和孜孜追求。“汉语精神”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实体,而是一个流动的系统和过程。提倡“汉语精神”,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西化”,而是要提倡“善性西化”,反对“恶性西化”,其核心是处理好现代性与古典性、科学性与人文性、中华性与西方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角度来解析在异质文化语境下汤婷婷、谭恩美两位美国华裔女作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她们打破原有的文化认识模式:对中国文化传统并不是一味认同,而是进行理性的反思,这种自我审视并不是为了背弃,而是一种自我认识。通过这种文化反思、文化自审,我们才能更好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增强自我意识,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13.
文学的性质、状况并不是仅将文学作为一个单独的客体就能彰朗的。如果将文学作为一种言说的话语来看,则文学包含:一、本文内部与本文相互关系的对话;二、本文创作与接受上的对话;三、本文历史语境的对话效应;四、本文与文化审美图式的对话。文学就是在此诸种对话关系中显示出它的存在,我们也必须在这诸种对话关系中才能深刻地认识文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最突出的品格是文化专制主义:追求一元独尊的文化霸权;借助外力而非自身文化魅力来获得霸权;不是因文化生命的内在需求而是出于维持其一元独尊霸权的外在目的吸纳其他文化因子.五四新文化颠覆了儒家文化的文化霸权,开始建构一种视野宏阔的包容性强的新文化主体,但由于其建构者是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完成其文化人格建构的,因而,传统文化中的专制主义因子仍不断进入新文化的构成中来.新文化主体建构的未完成性使得多元共生竞相发展的新文化生态难以形成.这对五四新文化发展和传统文化获得新生都是种抑制.  相似文献   

15.
论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文化主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浪潮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如何维护文化主权、保障文化安全的新问题。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主权与文化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发展中国家既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也要防止文化孤立主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民族文化主权,做强民族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6.
复调小说展示的是一个多声部的世界,其中对话又是这个多元、互动世界的基础,它源于对现实人的存在的深刻思考。巴赫金认为,思想不是一种主观的个人心理产物,而是存在于与他人另一种思想的积极交往中。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正是这样一场大型的对话。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之间的对话,人物内心的对话,情节结构的对话,以及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对话。通过这些对话,海勒不无诙谐地对貌似坚不可摧的传统权威进行了解构,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人人都能平等对话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在课文教学中,与其说我们是在"与文本对话",无宁说我们是在"与作品作者对话".我们不是与一生一世的作者全方位(全息)地对话,而是与该作品的此在作者展开具体的对话.以《祝福》为例,我们与鲁迅相遇,就几个具体的问题需要与他探究.  相似文献   

18.
科学的巨大社会功用和科学专业化趋势的增强,不期然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科学的文化霸权。本文指出其局限,并通过论述科学宽容的内涵和合理性,提倡一种宽容的文化理念。通过科学的可错性特征,强调科学向批评开放的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尽管现在已经进入e时代,但各种与网络有关或无关的文化垃圾仍然横亘在我们面前。 对人类的文明而言,真正可怕的垃圾其实并不是人们生存状态中所繁衍的物质类垃圾,而是对精神垃圾的生产、消费甚至是依赖。  相似文献   

20.
斯图亚特·霍尔的传媒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图亚特·霍尔是"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传媒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发送者一信息一接收者"的直线模式,指出传播不是单方面的灌输,而是一个循环的体系,从而将接收者的反馈作为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霍尔还引用了葛兰西的"霸权理论",认为霸权的有效性依赖于从属阶级的自愿认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允许不同的意见存在,这暗含了多元化和民主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