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有效地控制我国人口增长,推进四化建设,最近中央中央和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和及时的文件。它从理论上和政治上全面地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性质、任务、方针和政策。它明确地指出:摆在我们面前“有两种可能:或者是严格地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使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建设逐年扩大;或者是控制不严,措施不力,听任人口继续大量增长,  相似文献   

2.
<正>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中,谈到“为了保证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控制人口增长”时明确指出:“限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这就是我们的人口政策”。赵总理的报告、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的《公开信》的精神,完全一致。以报告和《公开信》的精神为依据,陈慕华副总理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理事会上强调:要继续执行计划生育的现行方针政策。厉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快国家建设的  相似文献   

3.
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道路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指出 ,新中国成立50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 ,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 ,使生育水平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 ,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有力地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对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贡献。这是党中央、国…  相似文献   

4.
人口问题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的重大问题之一。当前,在人口问题上主要矛盾还是人口多、增长速度快,人口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严重地制约着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我国年国民生产总值,就其总量来说居世界前八位,但是我们的人口居世界之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很难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在发展中国家也居后列。就我国人口自身而言,人口老龄化的趋向不容忽视。在下个世纪上半叶,我们将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人口总量,即使在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情况下,由于建国以来的  相似文献   

5.
有计划地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促进民族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大林同志在《列宁主义问题》一书中指出:“人口的增长对社会的发展有影响,它促进或者延缓社会的发展”。从全国范围来说,我国人口多,基数大,增长快,增长的绝对数字庞大,在我国目前经济技术落后的条件下,人口压迫生产力的情况十分严重,已经在吃饭、就业、住房和教育等方面加重了国家和人民的负担,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为了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切实控制我国人口增长,大力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一九八五年使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5‰左右,争取在二○○○年再降到零,把我国人口总数稳定在十亿左右,或再适当下降一些,这就成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长期战略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 ,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新中国成立50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 ,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 ,使生育水平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 ,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口众多,增长又很快,同四个现代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人们严重关切的重大问题。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把“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切实控制人口的增长”,当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的任务提出来,充分说明党中央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高度重视,也集中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呢?实践证明,单靠思想教育是不行的,还必须同时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 (一) 我国近代史上的人口问题,基本上是人口过剩问题。在满清时期,虽然是个封建社会,但由于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有一暂时养息之机,社会发展由“康熙之治”达到“乾隆盛世”,人口出现了大发展的趋势。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全国人口竟达到3.1328亿,无怪乎满清统治阶级也惊呼“人满为患”。在旧社会,尽管人民生活水平极度低下,我国的人口始终以顽强的生命力,猛烈地增长。这就是历史留下的沉重的人口包袱。建国以来,我们的国家对这样沉重的人口包袱曾一度有所忽视。认识迟,行动晚,盲目性大于计划性。这样,没能很好地控制它、甩掉它,任其膨胀,出现今天的10亿人口阻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困难局面。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解决人口与发展问题始终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把生育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问题。有人称之为“白发浪潮”。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我国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会不断增长,生育率会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人口年龄结构必然老化。七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开始了。到二○○○年将成为老年型人口的国家,并在下一个世纪,老年人口比例会上升到20%左右。因此,有人认为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迎接“白发浪潮”挑战的社会。谈虎色变,忧心忡忡,要求改变生育政策,以防患于未然,使人口“返老还童”。我认为:这种担心大可不必,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及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现代化建设决定了老龄化的必然性,也决定了老龄化问题及其解决;同时,主动积极地提出一些如发挥老人余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人口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问题以及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和政治家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中国人口问题有其特殊的重要性。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1980年底止,全国人口已超过10亿(包括台湾省),占世界总人口的22%。中国控制人口增长和中国人口问题的解决程度对世界人口活动的趋向和世界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浅谈人口、计划生育与社会治安白景富人口问题既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发展经济,保持社会稳定与控制人口是密切相关的。一般说来,大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维护社会安定、提高人口素质的物质基础,而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三年前,马寅初先生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以一个科学的经济理论工作者所特有的求实精神,提交了《新人口论》这一书面发言。它以大量的调查数字和深刻的经济分析把新中国的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问题——提到了全国人民面前。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使大多数人接受这个看法,几乎是不可能的。马老也因此而受到围攻、批判,蒙受不白之冤达二十余年之久。更为不幸的是,对整个国家来说,正是由于对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认识不足,再加上十年动乱,在一段时期内对人口失去控制,以致给我们当前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难题。因此,今天重读《新人口论》,探讨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一些具有规律性的问题,对于我们搞好当前的人口工作和经济建设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四平市人口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柴雅华,李险峰,邹智奎四平市地处松辽平原腹地,交通便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70年代以来,国家大力推行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四平市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降低出生率和死亡...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口增长的经济和教育因素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政 《西北人口》2007,28(2):5-7
本文从经济增长和教育水平对人口增长影响的理论出发,建立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教育水平之间的计量分析模型,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增长和教育水平对人口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会抑制人口的快速增长。最后据此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1982年维也纳世界人口老龄问题大会规定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我国的传统习惯,也将年过花甲(60岁)的人称为老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加之20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逐步形成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增长模式。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我国60岁以…  相似文献   

17.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洗礼,经历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三个历史性阶段的变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婚育观念的巨大转变,在当前的条件下,基层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困难严重影响了计生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树立新时期计生工作应有形象走好“三结合”之路李乡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我国人口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还不发达,由于受传统婚育观念的影响,一...  相似文献   

19.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在总纲第二十五条中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把推行计划生育订在国家根本大法里,在我国这还是第一次。这是向全党全社会提出的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推行计划生育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事,是关系到能不能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谋利益的大事情。  相似文献   

20.
<正> 农村妇女地位的高低,影响着农村生育率水平和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农村妇女地位,会有力地促进农村计划生育和降低农村妇女生育率,从而切实地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本文试图对此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妇女地位的高低,主要表现为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生活等方面地位的高低。提高农村妇女地位与控制农村人口增长的关系十分密切。第一,农村妇女地位的高低,影响农村生育率水平和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工作。解放以后,妇女同男子一样成为国家的主人,广大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劳动,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