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价值也在发生深刻的演变,社会价值冲突可能带来司法的不确定性。要获得司法的确定性,需要避免的是司法结论的"质"的不确定性,而这种"质"的不确定性在我国是由社会价值变迁中价值分裂带来的。如果我们需要追求司法确定性,就必须凝聚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念,这是法律适应于社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
铁路在近代中国的出现和延伸加速了新文化的传播以及旧文化的革新,促进了社会文化变迁.主要表现为:人们的生活由封闭向着开放、由舒缓向着快速转变,消费观念由本土化向着西方化转变,生计方式由一元向着多元转变,社会关系由简单向着复杂、由等级观念向着平等观念转变,社会习俗由旧习向着文明转变等等.铁路虽然没有很快将中国带入文明发达的社会,但它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气象,并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传统社会文化的转型,是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4.
社会支持理论——一个文献的回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70年代初,精神病学研究者首先从科学的角度,社会学家、流行病学家、心理学家等都从各自的理论立场出发,对社会支持加以研究.本文在梳理社会支持的内涵的基础上,详细阐释了社会支持体系的构成要素,最后就国内学术界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5.
采用系统文献回顾的方法,对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的37项研究进行了批判性回顾。结果发现,目前的研究一致表明,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低,但关于其是否存在就业困难(就业率低)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此外,该领域的研究者主要从社会、学校和个体三个层面来讨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和对策。由于方法论存在局限,对就业属性的认识存在偏颇,研究视角过于狭窄等问题,现有的研究既没有将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与中国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关联起来,也没有提供关于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的总体图景,更没有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找到合理的解释,这是该领域的研究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是党和国家在治国理念和思维上一次重大的转变,是治国方略总体思想的新提升。理念上的变迁就必然要求新的路径建构。文章通过对"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一字之差的内涵解析,指出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最后,对我国未来社会治理的路径发展进行了思考:加强现代化公民社会建设,为社会治理创造坚实的社会基础;转变政府职能,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加强社会治理机制建设,以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水平;推动社会治理的制度化和法治化,完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苗族社会传统的礼治色彩逐步弱化而现代法治思想渗入愈渐加强.文章以民族学田野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记述了小茅坡营苗族村落社会治理结构从礼治到法治的变迁历程,认为在民族村落发展中,对传统礼治和现代法治的有效结合,可以更好地改善村落社会治理结构,促进民族社区的发展与稳定.  相似文献   

8.
嵌入“社会性”的社会质量理论为诠释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其建立在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互构共生的均衡基础之上,架构了经济社会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及社会赋权四维结构要素框架,凸显了社会本体对“社会性”的价值诉求,弱化了制度与行动者之间的张力和矛盾,以期提升社会的整体性福祉。同时,在借鉴社会质量理论来指导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本土化实践之时,需要思考其理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心理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就社会文化变迁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关系进行探讨 ,试图揭示国人社会心理现代化的过程与特征  相似文献   

10.
Ritzer把nothing这一人文社会科学中新颖而重要的概念引入消费社会学研究,把它概念化为“虚无之物”———没有内涵,没有特色,没有个性,由某个中心建构和控制的、比较而言缺乏特定内容的社会形式。从方法论上,这个概念既属于齐美尔的社会形式,又是认识社会事实的概念化工具———韦伯的理想类型。该分析工具对于认识和理解全球化背景下消费所引发的社会文化后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内学界在前期引介和运用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开始了本土化转向,由此中国风险社会的治理研究成为学者们重点关注的议题之一。概括起来,主要包括风险社会的中国判断、中国图景、中国境遇、中国治理等几个方面。在总体回顾中国风险社会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界的研究局限性展开深入反思,一是区分性研究的理论自觉明显不够,二是实证性研究的现实分析严重欠缺,三是系统性研究的总体把握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治制度的选择,是社会生态环境各系统在维护社会均衡发展基础上的必然耦合。当前超大规模社会的经济发展,不同性质的文化融合,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变化,必然促使中国政治制度的适应性变化,并要求制度变迁应该及时有效地做出理论上的回应以指导实践。和谐社会是中国政治制度的社会生态环境变迁背景下的理论总结和价值目标,是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性目标。  相似文献   

13.
十国时期,南方诸国积极建立礼制。因为受南方社会中浓郁的个体家庭意识的影响,礼制建构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个体家庭意识的明显痕迹。南方诸国推行礼制、强调宗法观念、限制个体家庭意识的政策也促进了礼制在南方社会中的普及发展。随着宋平南方诸国,南方社会中浓郁的个体家庭意识甚至开始反映在宋初礼制调整和礼制推行的某些方面。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认为,人是“属灵的人”,又是“社会的人”;而在儒家看来,人是完整的“社会的人”。基督教把人的社会价值的依据归于上帝,否定社会价值的独立性;而儒家直接肯定人的社会价值,并将其看作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但这种超越层面的“异”落脚到具体的实践中,二者群己关系论却表现出很大的“同”。首先,二者均怀忧国忧民情怀,力求救国救世;其次,二者均肯定个人的社会价值,重视“兼善天下”;第三,二者均倾向于从个人修养和贡献社会两方面来完成个人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古代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早在春秋时代就已展开了讨论,并产生了几个不同的理论流派.有主张个人服从社会,也有主张利己的.西汉以后,儒学获得独尊地位,个人与社会的思想是重整体意识,忽视个体意识,个人依附于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被蒙上温情脉脉的宗法血缘的面纱,在内容上却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仁"作为人们追求的至善,是一种群体和谐的原则;社会的秩序是一种以义务为中心的秩序.  相似文献   

16.
个体的社会与社会的个体--对个体主义与人类解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近现代西方个体主义和马克思人类解放两种价值观形成的背景、过程及其含义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西方和中国的不同历史命运,并对如何确立新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尝试从变与不变,或者说变与常的角度来思考和把握共和国六十年的新闻史。主张不但要将这段新闻史放在中国自身的历史演进脉络里来观察,还需置于世界范围内的各国比较视野下进行参照。在这种"古今中外"的时空框架下,明了新中国新闻业的变与常,特别是明了其在中国历史发展和世界各国范围内的特性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1949年以来的中国新闻史。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这种理念既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深刻领悟的基础之上,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内在精神的继承和创新。"以人为本"作为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人的失落这一现象的有力回应,使作为"类"的人的价值、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和每个人的个体价值得到了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一个重大而繁杂的事业,从法理视域看,宪法和法律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调节器。和谐社会的建构主要依赖宪法法律协调四种关系: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国家机关相互之间的和谐;市民社会的和谐;个人之间的和谐,只有处理好上述几个维度的关系,和谐社会建设才可能具备坚实的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公共空间是一个源自于和中国传统社会截然不同的欧洲社会的社会哲学概念。当运用这一概念探讨中国传统社会的城市与建筑空间时,发生从词义到空间实体的全面转换。通过对概念由社会哲学向建筑学、由欧洲社会向中国传统社会转换的简单梳理,给出中国传统社会权力公共空间的概念,并根据权力层层控制而运作的方式得出承载不同级别的权力空间类型及其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