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构建生态治理的多元参与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问题日益凸显与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的现实背景下,多元参与的生态治理模式成为系统协调社会利益诉求、深度整合社会资源力量、实现生态长效性治理的根本之策,并引起了实务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着眼于多元参与机制的源头构建,致力于探寻多元参与长效机制的建构过程、现存问题与解困之策。完善以机制体制为核心的顶层设计、重塑政府角色定位、激活社会公众与社会组织的参与效力,是从根本上应对生态问题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朱运来 《社区》2014,(13):13-13
社区不仅仅是居民生活共同体,还是城市公共管理责任的回收器和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地。在社区成为社会整合与社会建设的微观组织基础的背景下,原有的社区治理模式无法使社区民主与社区自治建设获得内在生长力,强调多元参与的新社区治理模式已成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严励 《南都学坛》2010,30(4):83-89
广义刑事政策视角下的科学原则是衡量一个国家刑事政策发达程度的尺度,是刑事政策发展的推动力,没有科学原则就没有现代刑事政策。科学原则的总要求是刑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必须体现科学精神、适用科学方法、进行科学决策,使刑事政策达到最优化和效率最大化。现代刑事政策亦必须坚持国际原则,即必须站在国际化的立场上来研究发展刑事政策。国际原则的总要求是刑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坚持本土化,也要注意国际化,在防控犯罪中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对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对农村地区公共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各个参与主体行为及参与困境进行分析,认为通过提高危机治理意识、加强主体间沟通、明确权责等措施完善公共危机应对的多元治理机制,形成各个主体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参与危机事件的治理。  相似文献   

5.
草业科学专业学生多元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我国以及山西农大草业科学专业教育历史与现状,并且从草业科学的特点、市场经济体制、素质教育体系、知识经济特征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建立草业科学专业学生多元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同时对多元培养模式的建立教学体系、形成专业特色、设置课程体系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
会话原则是交谈双方都应该遵循的某些规则,但是制约人们的会话规则可能因文化而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在交际中,其言语行为无时无刻不受着自我理念差异的影响和制约.从会话原则与自我理念对汉英会话模式的分析,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汉英文化及其会话模式的特征与差异,更好地理解与本国文化有异甚至相悖的话语模式,有效地移情,求同存异,在汉英不同会话模式中寻求到一个平衡的支点,使话语交际双方得以更好地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7.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立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各国关于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立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间接、消极参与模式,特点是通过加强董事会地位的独立性和中立性、要求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信义义务,间接赋予债权人影响公司治理的权利,银行等机构资金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微小;另一种是以德国和日本为典型的直接、积极参与模式,其特征为银行等机构资金债权人以大债权人和大股东的双重身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的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立法应兼采两种立法模式之所长,并根据我国转轨经济的特殊条件和实际情况,对两种立法模式进行修正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许义平 《社区》2011,(19):16-17
宁波市海曙区的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发展中所展现的活力与作用引入注目,原来由政府或由社区居委会承担的许多社区服务及相关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有了更多的承接者。这是否意味着居委会被边缘化,还是表明居委会就此回归到其本来应在的位置上?宁波市民政局副局长许义平对社区治理多元参与的情况下社区居委会功能再定位问题的阐释,就是一种答案。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科学的组织形式经历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治理是社会协作的新形式,它意味着社会机构与个体行动者之间有更多水平互动。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组织参与以达到理想的结果。治理有其内在的规范维度,又涉及互动过程。基于共生产模型的"混合论坛"概念既容许规范的分析,又容许经验的描述,是研究治理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社会政策就是合乎其本质和功能的社会政策.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仅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待社会政策,这时的社会政策理念是片面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以来,尤其是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突出社会建设和社会政策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在社会政策的对象、目标、模式、地位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我国当前的社会政策,虽然不都是科学合理的,但已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正在走向科学的社会政策时代.  相似文献   

11.
史蒂夫·富勒的科学治理思想包括科学治理的思想逻辑、现实指向及实现路径三个层面。其思想逻辑层面呈现从开放社会的犯错权到共和主义理想的链条,现实指向层面主要针对大科学与精英主义的改进,实现路径层面指向科学的世俗化与民主化。富勒的科学治理思想重塑了科学发现与社会参与的互动关系,对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其科学共和主义思想过于理想化。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浪潮和新公共管理运动推动了地方治理模式的转型。从把握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现状着手,深入研究突出问题,分析其根源,寻找我国公民参与发展的特定规律,使其符合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注重从公民、政府、非政府组织、外部制度环境等各个层面入手,通过多种渠道逐步构建以符合中国国情的公民参与模式,从而形成以公民参与为中心,面向公民需求、积极回应外部环境变化、富有活力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参与公众本身存在以下问题:参与公众的参与水平发育不均衡;参与公众本身整体上正处于发育阶段;参与公众的结构不合理;参与公众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且发展不平衡;参与公众的参与需求旺盛但理性、能力不足;参与公众参与过程中理性和情绪的失衡.至少在现阶段,作为参与主体的公众仍然处于发育阶段,其成熟程度还难以支撑充分有效有序大规模的政治参与.所以,不仅要促进公众参与,更要促进公众本身的发育和成熟.促进参与公众本身发展的措施包括:推动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由金字塔形结构向菱形结构的转变;普及政策参与的公民教育;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公民政策参与的涵义及类型,分析了西方一些国家公民政策参与的趋势和特点,西方国家已经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参与系统,具有参与方式多样化、参与效果显著等特点。指出了西方国家公民政策参与对我国的几点启示,主要是公民政策参与对政府实现有效治理意义重大,落实公民政策参与应该从培养公民资格、实行基层自治做起,建立切实可行的政策参与系统,公民政策参与应借助团体的力量及改善间接参与的弊病等,以寻求推动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欧盟与韩国促进女性参与科技的相关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借以比较分析我国的政策现状,发现我国存在部分政策缺失、相应政策体系不健全和女性组织作用未充分发挥等问题,为此提出改革政府层面相关机构设置、完善女性组织体系以及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化时代,网络将成为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重要渠道。网络增强了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为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了政府与公民的直接互动。在网络环境下,应着重围绕提高政府和公民的网络素质,建立面向社会的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以加强网络参政的法制建设等提高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目前的民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为公民政治参与创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大量涌现的民间组织也有利于协调新时期的利益关系。同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公民自身参与意识有待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等具体问题都制约了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只有充分发挥善治视野下有利于公民良好政治参与的积极因素,有效遏制善治理念中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消极因素,才能够加强新时期的公民政治参与工作,更好体现中国模式下的善治理念。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环境行为研究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国内外研究者较多关注公众个体日常环境行为及其影响机制,往往忽视了公众环境治理参与行为。基于CGSS2013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构建公众环境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嵌套模型,对中国公众环境治理参与行为从微观和宏观层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微观个体层面上,居住在农村的居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较多,教育水平较高的公众实施较多环境治理参与行为。媒体使用、环境污染感知、政治参与及政府信任对公众环境治理参与行为有促进作用。在宏观省级层面,经济发展、产业比重合理调整可以激发地区公众平均环境参与行为,在经济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垃圾清运量的增加和PM2.5浓度升高,会促进地区公众平均环境治理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9.
城市社区治理是实现有效社会管理的基础,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工程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矛盾突显,主要表现为城市社区发展水平与公民参与程度严重失调。从根本上讲,治理主体参与的非平等性、价值观与利益的冲突、组织内生动力不足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公民参与的水平。因此,要清醒认识到制度、组织、合作治理方面的不足,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重新定位治理主体角色,强化内生动力,积极引导公民参与等路径来促进城市社区治理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的择校现象严重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为破解择校难题,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然而政策效果却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其原因在于三个方面:政策自身存在缺陷、政策执行体制不健全、政策执行者存在问题。对此,应改善择校治理政策的实施环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政策执行体制,切实保障政策执行;建立利益平衡机制,提升执行者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