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工商联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以此特殊身份作为主体成员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使得其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中的价值和功能定位等方面有待进一步认识和明确.结合舟山市工商联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现状及兄弟省市的相关经验,认为工商联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中应根据劳动关系矛盾和纠纷的性质不同,适时兼顾政府利益和积极维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利益;从劳动关系三方的不同利益人手,引导教育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国际工会运动的直接结果,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合同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维护和谐劳动关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其现阶段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应从加强立法、利用三方协调机制、提高协商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3.
劳动者要求改变劳动从属性的诉求和行动是推动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转型的原动力,中国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并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我国特殊政治、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劳工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的缺失决定了以"劳动三权"为核心的集体谈判很难成为我国劳资集体协商的制度安排。中国劳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构应当以全球正在实践和探索的"第三代"社会法为制度基础,充分发挥社会法的社会保护与社会促进的双重职能,坚持"工会代表制度"与"劳资双方制度性交流机制"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尽管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和实践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然远不足以满足市场经济下协调劳动关系的要求,当前我国集体合同制度普遍地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从阐述集体合同制度基本理论着手,对我国现行集体合同制度中存在的立法及实践问题进行法律分析,试图从主体角度协调三方机制作用,提出完善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国家良政的基础和社会善治的目标。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供给,较西方国家更具有达致和谐的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所有制、分配制和体制上的基础,协商民主制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理念指引和治理方略,传统文化则为新时代劳动伦理的建构注入了和合的基因。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上的制度优势最终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调适机制实现向治理效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劳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必然因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其目的不仅仅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维持企业的产业活动,而且突破了劳资双方的契约关系,关系到社会的安定秩序,尤其是政治秩序.在达成这些目的过程中,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将可能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导致政府过度干预劳动契约以及政治秩序一元化目标下对法治进程的影响.基于此,笔者尝试提出分别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三方协商制度建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的两个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工资集体协商:构架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协调劳资双方利益关系、维护劳动者经济权益的重要机制,其产生与发展受到了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双重影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得到了广泛发展,但协商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根本原因在于相关法律法规缺位、协商主体不成熟、推进动力倒置等制度性障碍。进一步对现行工资集体协商构架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完善,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集体协商作为市场经济国家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制度,对于改善劳动者的弱势地位,维护劳动者整体劳动利益,维系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产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和意义。然而,在我国集体协商制度推进过程中却存在诸多的困境。文章正是基于对集体协商推进中的困境,重点从集体协商的立法、工会制度及社会成员的认识误区等角度深入剖析其推进困难的原因所在,以期对完善我国的集体协商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劳动关系作为最基本、最重要、最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一,与劳动者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党和政府始终高度关注维护和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不仅需要在政府部门、工会、劳动者、用人单位积极参与下协商协调,更需要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将劳动关系传统的三方协商关系演进为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的四方关系,更好地为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政府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各国的具体做法各不相同。发达国家相对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规范的劳动力市场有赖于政府法律、劳动监察、集体谈判、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的调控。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在三方协调机制中的作用,将劳动争议问题化解在基层组织,正确解决劳资矛盾,提高工作满意度,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劳资关系是现代社会赖以旋转的中心,劳资关系的失衡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危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文章简要分析了转轨时期我国劳资关系的现状、问题及成因,采用比较分析方法来总结了发达国家处理劳资关系经验,结合我国劳资领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现阶段协调劳资关系的治理模式:转变工会角色和行为;建立健全劳资关系法律体系,健全相关劳动制度;明确劳资关系三方主体,建立三方协调机制;强化政府在协调企业劳资关系中的责任,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2.
在区域贸易协定中纳入劳动条款的发展趋势已越来越显见,具体表现为:涉劳动条款的区域贸易协定在数量上不断攀升,缔约国家结构上更加多元,劳动条款内容上愈益丰富,“差异化”特征逐步显明。“强制型”模式和“友好型”模式是区域贸易协定中劳动条款发展的主要模式,各具特点。“强制型”模式下,劳动条款争端适用包含有强制性制裁措施的一般争端解决机制,并已付诸实践;“友好型”模式下,缔约方在劳动领域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劳动条款争端不适用一般争端解决机制,主要采取政府磋商和审查等“友好型”的解决办法。我国纳入劳动条款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不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应转变观念,在未来区域贸易协定中更多地纳入劳动条款;制定更丰富的条款内容,强调差异化、合作性;警惕发达国家将劳动条款与贸易过度挂钩,防止以贸易制裁方法解决劳工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区域贸易协定中纳入劳动条款的发展趋势已越来越显见,具体表现为:涉劳动条款的区域贸易协定在数量上不断攀升,缔约国家结构上更加多元,劳动条款内容上愈益丰富,“差异化”特征逐步显明。“强制型”模式和“友好型”模式是区域贸易协定中劳动条款发展的主要模式,各具特点。“强制型”模式下,劳动条款争端适用包含有强制性制裁措施的一般争端解决机制,并已付诸实践;“友好型”模式下,缔约方在劳动领域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劳动条款争端不适用一般争端解决机制,主要采取政府磋商和审查等“友好型”的解决办法。我国纳入劳动条款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不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应转变观念,在未来区域贸易协定中更多地纳入劳动条款;制定更丰富的条款内容,强调差异化、合作性;警惕发达国家将劳动条款与贸易过度挂钩,防止以贸易制裁方法解决劳工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对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在国外农业劳动力转移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农业土地政策各不相同,他们各自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有自身的特点,应对国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予以借鉴,使政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要遵循转移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自身特点,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之路。  相似文献   

15.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对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国外在农业劳动力转移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农业土地政策各不相同,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有自身的特点。对国外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应予借鉴,教训应予吸取,使政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既要遵循转移的一般规律,有要结合自身特点,不拘泥于此,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之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集中反映国家政权民主的组织性的基本制度,它与当今世界一些西方国家实行的三权分立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根本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中国国情下,在国家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