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955年,当毛泽东主席把军衔授予那些身经百战的元帅、大将、上将的时候,一个从来没有指挥过火线交锋的神秘人物也被授予上将,他就是被人们喻为中共“特工王”的李克农。在他那大半生充满坎坷而又辉煌的革命生涯中,无处不浸透着妻子赵瑛对他默默无私的奉献和巨大的牺牲。而了解李克农的人也说:李克农亦把他一生炽热的爱情全部给了妻子赵瑛,他们的爱经风历雨,愈久弥坚,他们是革命队伍中最忠实的伴侣之一。  相似文献   

2.
福贝 《老年世界》2011,(15):9-11
1955年国庆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他戴上了金灿灿的上将军衔。他是这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52名将军中唯一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将军。毛泽东把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授予了他。他就是李克农。  相似文献   

3.
从1955年10月1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徐立清当时担任中央军委总干部部副部长,主管授衔工作。依照规定,徐立清符合授予上将军衔的条件,可他严于律己,要求只授中将军衔。为此,徐立清向总干部部长罗荣桓写了要求低授军衔的报告。几天后,当看到被授予上将军衔的人员名单中仍有自己的名字时,他毫不犹豫地把“徐立清”三个字划掉了。名单送到罗荣桓手里,罗荣桓又把徐立清的名字加了上去。徐立清再次给罗荣桓写信,要求低授军衔。罗荣桓向军委副主席彭德怀作了汇报。彭德怀几次找徐立清谈话,也没能说服他。不几天,中央军委召开会…  相似文献   

4.
粟裕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功卓越的他被授予上将军衔。他和夫人楚青相识相恋于革命战争年代,他们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之前,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听说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心感不安,遂提笔写了一份《降衔申请》,呈送毛泽东主席。在这份《降衔申请》中,许光达十分谦逊地从德、才、资、功方面指出自己与大将军衔的不相称之处,言辞恳切地请求将自己改授为上将,把大将军衔另授予其他功勋卓著者。  相似文献   

6.
夏远生 《老年人》2004,(8):40-40
2004年6月20日,中央军委第九次举行晋升上将军衔警衔仪式,15位高级军官警官晋升上将军衔警衔。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来,中央军委共授予96位高级军官上将军衔警衔,加上1955年至1965年第一次授衔期间所授的57位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总数达到152位。其中,湘  相似文献   

7.
仁悟 《老年世界》2014,(11):4-5
彭绍辉,湖南湘潭人。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解放战争时期任吕梁军区司令员,一野第7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8.
李华 《老年人》2003,(9):34-34
元帅来自法语,最早用于称呼主管国王马厩的宫廷官员。自16世纪开始,法国首先作为军中最高军衔授予最高指挥官。将军来自拉丁语,意指军中的主要总管。它作为军衔,又被许多国家分为少将、中将、上将和大将。上校来自俄语,出现于16世纪,指担任团长职务的军衔。17世纪30年代,上校被正式定为一级军衔。后又派生出中校、大校。少校来自拉丁语,意思是军中年长者或大人。作为军衔于16世纪出现在西班牙,通常授予担任营长的军人。中尉来自法语,是指担任副队长的军官。在中尉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了少尉、上尉和大尉。准尉来自南斯拉夫语,这个军衔一般授…  相似文献   

9.
仁悟 《老年世界》2013,(24):4-6
周士第海南省琼海县人。黄埔军校一期学员,曾任叶挺独立团营长,代理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18兵团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10.
贺炳炎,湖北松滋人。1929年参加红军,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l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一野第l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11.
王震,湖南浏阳人。1929年参加红军。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一野第1兵团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12.
悠蓝 《当代老年》2009,(2):36-37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次授衔授勋仪式,在首次授衔的1048名将帅中,有一位少将特别显眼,那就是李贞。作为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将军,李贞的英名传扬中外,而她的丈夫、被授予上将军衔的甘泗淇的威名同样是家喻户晓,人们纷纷称他俩为“神州夫妻两将星”。  相似文献   

13.
父亲和陈赓大将、李克农上将到饭店吃饭,竟然都没有带钱。那个年代,高级将领也不能动用一块钱公款吃饭。  相似文献   

14.
丈夫这东西     
让妻子为他们操碎了心,直到老得连心都麻木了,他才明白妻子的好,才开始对妻子好。丈夫这东西,像没长大的孩子,有着不沉稳、不安定的特性,明明已有家室,却总是把目光转向外面的花花世界,经常想离家出走,把老婆换掉。他高兴时,你可能几天也见不到他的身影;他痛苦时,你必须小心侍候他。他们不像女人那样集中地爱一个人,努力营建自己的小家庭,他们总是四处张望,心浮气躁,心思也常常飘荡在半空之中。  相似文献   

15.
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叶飞是一位威震敌胆、名扬华夏、战功卓著的骁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他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主力部队第十兵团司令员。1955年部队实行军衔制,叶飞即授上将军衔。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与全军统帅毛泽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相见、相识。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密切合作。毛泽东与叶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颇具传奇色彩的统帅和部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福贝 《老年世界》2011,(16):6-8
李克农的第一步成功了。 许多人来找李克农,他们不仅要做朋友,还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的还要求回东北军中去做工作。 李克农选择了高福源。  相似文献   

17.
在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对面,有一栋砖木结构的房舍,这就是赫赫有名的一代战将杨勇的故居。杨勇,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副总参谋长,五十年代被授予上将军衔。走进将军的家门,便可看到堂屋正面墙上有一幅毛主席画像。画像两旁,较大一个镜框中那位身着戎装的战将是杨勇,较小的那个镜框中的老太太便是杨勇的母亲刘婆婆。在右边厢房里,杨勇的长兄杨世袖老人向笔者讲述了杨勇和他的母亲的故事……杨勇的母亲刘世珍,生干1883年,20岁时嫁到杨家。杨勇的父亲杨贵赡,曾参加过浏阳“洪江…  相似文献   

18.
逝去的芙碧     
亨利和妻子芙碧恩恩爱爱地住在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过着简单淳朴的农场生活,他们种果树、玉米,饲养猪和鸡,虽不富裕,却也乐在其中. 不过亨利也时常想到死亡会将他和妻子分开,破坏他们温馨的两人世界,为此他不甚担忧.为了掩饰这种情绪,不让妻子也生活在为分离而产生的恐惧中,他常常煞有介事地说些事情来分散妻子的注意力,比如他会说:"芙碧,我的玉米杆烟斗哪儿去了?我老了,记性不好,你不应该总是责备我乱放东西."  相似文献   

19.
粟裕(1907~1984),籍贯湖南会同。他戎马一生,文武双全,战功赫赫,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在所授十员大将中名列第一。粟裕与楚青于1940年结婚,生有3个子女,即长子粟戎生、次子粟寒生、女儿粟惠宁。在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粟裕对子女的要求以严厉无情而闻名。他的教育方式,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吃苦、耐劳、顽强、勇敢”。子女小的时候,粟裕为锻炼他们的意志和胆量,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采取的是与众不同的方式———体育锻炼。粟裕说:这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锻炼意志。”于是,他一有空就带着儿女们去锻炼,夏天游泳,冬天滑冰。长子粟戎生,1942年生…  相似文献   

20.
提起服饰,人们多会想到重型台上的霓裳、历史剧里的道具装、时尚先锋们的奇装异服,而实际上,服饰除了审美、体现一定的文化反思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直接刺激人的心理,通过暗示,完成社交使命。蒋介石去世那年,蒋纬国的军衔是中将,根据国民党的规定,当了14年中将若还未晋升上将,则应强制退税。上将是终身制,而时任“总统”的蒋经国并不打算给他的兄弟晋衔。宋美龄即赴美定居,这天,蒋纬国赶到官邸送行,他一改往日家人聚会着便服的常规,穿了一套军服,还配了全套勋章勋标,一进门就向宋美龄行军礼。此时此刻,蒋氏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