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宽容     
对于宽容,自古以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有人把它说成是姑息错误的举措,是缺乏阳刚之气的弱者无能的表现,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有人把它看作是爱心和坚强的展示,是智者的伴侣,是大度的影子,是修养的灵魂。 昔三国时东吴的大都督周瑜,多才多艺,智勇双全。只因他气量窄小,嫉贤妒能,最终被诸葛亮给活活气死,死前还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喟叹;汉初军事家韩信,当年曾受胯下之辱,只因他心胸豁达,有容人之量,终能成为刘邦的三军统帅。  相似文献   

2.
佟晨绪 《可乐》2010,(7):33-33
惊心动魄的赤壁之战,正因为有了周瑜的谋略,孙刘才得以以少胜多,大败曹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的飘逸形象令人难忘。可惜他生不逢时,光芒几乎全被诸葛亮掩盖了,终于在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感慨之后吐血身亡。  相似文献   

3.
周瑜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故事见元末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当时曹操率领马步水军五十万,诈称八十万进攻东吴,“孙权决计破曹操”。书中有这样描写: (孙权)封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次日平明,瑜赴行营,升中军帐高坐。左右立刀斧手,聚集文官武将听令。原来程普年长于瑜,今瑜爵居其上,心中不乐;是日乃託病不出,令长子程咨自代。瑜令众将曰:“王法无亲,诸君各守乃职。今  相似文献   

4.
重论周瑜     
多少年来,人们对周瑜的评论众说纷纭,许多有威望的评论家都认为周瑜是妒贤嫉能之辈。(尽管也承认其才能),但我却以为不然,理由如次。一周瑜是一个敢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军事家。《三国志》的作者曾这样评价周瑜:“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杰,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在“三国”中,对  相似文献   

5.
说吕蒙     
周瑜、鲁肃、吕蒙是孙吴三员大将,也是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刻划较多的人物。周瑜壮年气盛、聪明好胜而又显得忌刻;鲁肃决计画策、出人意表而又显得莽撞;吕蒙果敢有胆、多谋足智而又显得狡诈。作者以史实为依据。按照人物的基本精神面貌,通过对史料的增删、改动,鲜明生动地塑造了这东吴三大将的形象。本文试以“虚”和“实”为视角,谈谈演义中吕蒙这一形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思路呢?叶圣陶爷爷说“: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路。”就以课文《赤壁之战》为例,这篇课文是记叙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全文是围绕“火攻”来写的,阅读时,我们就  相似文献   

7.
“英发”解     
“英发”中学语文统编教材注释为:“英俊奋发.形容周瑜气概俊伟.”据《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载孙权曾与陆逊论周瑜、吕蒙:“公瑾雄烈,胆略过人”,吕蒙智勇双全可与之相比,“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一个“胆略过人”,一个智勇双  相似文献   

8.
翻开三国的历史,许许多多有为的文臣武将会出现在我们眼前,其中有这样一位集书生和大将于一身的人物,他就是东吴的陆逊。提到陆逊,人们并不陌生,尤其谈到吴蜀著名的夷陵之战,更会自然想到这位年轻的军事将领。他谋略高深、忠诚恳至,他是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孙权最信任的一个人物,他的一生为巩固东吴政权立下了重大功勋。然而,多少年来,人们专门论及他的很少,一般地都只是在夷陵之战中代而论之。对于这样一位重要的人物,史学界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给他以一定的历史地位。 (一)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今苏州市人),陆逊本名议,世代为江东大族。祖父做过城  相似文献   

9.
一、群英会巧设良谋——周瑜不愧江东第一才子曹操统领大兵百万,战将千员,南伐直至三江口。周瑜决计破曹,也进兵三江口安营下寨。当时,刘备新败,东吴将少兵弱,双方势力极其悬殊,周瑜却镇定自若,毁曹书、斩来使,首战得利,表现了出色的将才。周瑜所以能如此,依仗的全是他在水战方面的优势。因此,当得知曹操任用精通水战的荆洲降将蔡瑁、张允为水军都督时,为不使对方于水战中的短弊也变成优长,除掉蔡、张二人,便成了周瑜保证战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东吴“限江自保”说源于三国,历来备受史家责难,孙权君臣因此而被斥为“苟安”“不图进取”“并无争天下之心”。对此重要问题,笔者不敢苟同,特撰此文略述一己之见。要讨论“限江自保”,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分析、理解史籍中有关“保江东”或“保守江东”的记载。一些学者为了证明东吴“限江自保”是“苟安”“并无争天下之心”,最喜援引孙策临  相似文献   

11.
周瑜是《三国演义》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周瑜性格的特征是他的“性度恢廓”与“气量狭窄”的有机统一,这构成了周瑜性格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周瑜形象的塑造是在同诸葛亮的性格纠葛中完成的。周瑜形象对诸葛亮形象的正衬与反衬,奠定了诸葛亮形象作为中国人民的智慧化身的性格基础。周瑜形象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读后,即使过了若干年,它的许多人物形象仍然活在人们的记忆里;其中,有些人物已成为不朽的典型,好象他们还活在人群中。如人们把有智慧的人赞为“诸葛亮”,把奸诈的人骂做“曹操”,把量窄的人谓为“周瑜”,把性烈的人叫作“张飞”,把忠厚的人称为“鲁肃”……,诸葛亮、曹操、周瑜、张飞、鲁肃等名字已成为某种类型人物的代名词;只要你用其中的一个名字称呼某一个人,不用附加说明,人们便知道你所指的  相似文献   

13.
一、如何构思这类作文?1.写梗概,就是把一篇文章、一书或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用简略语言写下来,目的是帮助记忆,培分析、概括能力。2.仔细阅读文章、书或故事,了其内容大意及主要情节。3.分清主次,有详有略地概括文章、书或故事内容,主要人物、要精节一定不能丢。二、他这样写《草船借箭》梗概《草船借箭》梗概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有一天,周瑜在跟诸葛亮商议事时,借口弓箭短缺,委托诸葛亮造十万支箭。诸葛亮不但答应,还下三日就造好箭的军令状,并约瑜三日后派人去江边取箭。周瑜分付鲁肃,不给诸葛亮备造箭材料,想难为诸葛亮。周瑜让肃…  相似文献   

14.
民间传说:“刘备借荆州,久借不还”。这一传说,经《三国演义》和戏剧再度渲染,遂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推本溯源,“刘备借荆州”之说,并非当日的历史事实,乃吴人事后捏造的谎言: 一、赤壁之役,破曹操后,“周瑜为南郡(治今湖北公安县东北)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刘)备,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  相似文献   

15.
鲁肃是三国时重要的历史人物,继东吴周瑜之后,官至都督,总统兵马。经过历代作家、艺术家和民间艺人的加工创造,他成了群众熟悉喜爱,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但论及各肃其人及其艺术形象,尚属鲜见,故笔者试就此作一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著名学者、诗人吴宓先生在自己的《日记》里记述了对《三国演义》的一系列看法:他认为该书是“真正的历史小说”,书中人物、情节都是“典型”;他提出,“正统”有二义,即“本义之正统”与“人为之正统”;他强调,“艺术真实”源于“普遍永恒之道德观”.我们在吴宓先生的《日记》里看到了最真实的“吴宓”.  相似文献   

17.
不论散文还是小说,鲁迅先生都很注重人物的取名,这正是鲁迅先生严谨为文的真实体现。对现实中的人物,出于某种特殊的原因,或不便明说,在作品中选取与之相关的字来替代。如《药》中的夏瑜,原型是女革命家秋瑾,“夏”“秋”都是季节,“瑜”“瑾”都是美玉。《(呐喊)自序》中的金心异,实指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金”与“钱”相连,  相似文献   

18.
南大吉是王阳明的高门弟子,年少就立志于求圣贤之道,对心学思想有着深刻的体认和感悟.他认为圣贤之道在于良知本体,提出了“心之良知本一”的命题,同时主张在“体之用”上下工夫,尽力做到“以慎独改过为致知工夫”;好善忘势、反身内省;“中心悦而诚服之”;躬行实践、心学治政.他将关学与王阳明心学思想融汇贯通,为关中思想文化的发展走向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关学心学化”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再次,我们看《诗经》里描写周王朝及其祖先兴起的历史.这些诗篇,有的具有神异色彩,有的是夸耀功德,但实际上保留了一些母系氏族社会的面影,描写了周部族与外族的斗争以及周王朝的兴衰过程,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如《大雅·生民》写周代始祖后稷诞生的奇异及其对农业的贡献.他是姜嫄“履帝武敏歆”,因之“载震载夙,载生载育”,而“时维后稷”的.所以姜嫄不敢养他,把他抛弃,但弃而不死,是:“诞置之隘巷,半羊腓字之.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讦,厥声载路.”接着写他种各种庄稼,是“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搞(禾遂)(禾遂),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中东吴水军大都督周瑜,因心胸狭窄,嫉妒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在战场上又屡遭失败,于是怒气填胸,以致箭伤复裂,36岁便命归黄泉,临死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嫉妒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健康心理,是一种极为有害的情绪。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都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怀着嫉妒心理的人,心理狭窄,心地阴暗,当看到别人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时,明知自己不如别人,却仍认为别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仅“枪打出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