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昂(或作"陈昴")于1717年2、3月间上疏康熙,提请防范欧洲人并在全国禁绝天主教,以防患于未然.陈昂上疏主要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既受其个人阅历所积累的知识、 观念的影响,也受到康熙晚年关注东南沿海边疆海防的军事政治氛围的影响,受到康熙晚年因中国礼仪之争改变了对天主教及传教士原有态度的鼓励.陈昂上疏虽然没有直接导致康熙全面禁教,但反映了中国精英在中西交流过程中对日渐强势的西方戒备之心日增,这最终影响了清廷后续的相关海防建设及禁教政策.某种程度上,陈昂上疏可视为明清之际中西交流的一个风向标.  相似文献   

2.
1982年第1期《求是学刊》发表的卞僧慧先生的大作《试论徐光启》,对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读后颇受教益。但是,卞先生在文中屡屡提到,徐光启“代表新的生产力”,是“新兴阶级的开拓者”,对此,笔者难以苟同。鉴于这些见解与徐光启历史地位的评价大有干系,特提出不同看法,与卞先生商榷。 在《试论徐光启》一文中,卞先生引述了徐光启下列屯垦主张: “且今之举事,正须得豪强之力”,“非劝诱富民不可”。 “二十人耕水田百亩,入米十石为小旗”,“小旗给帖,许立籍广种”,耕二百五十亩为总旗,总旗许嫡男一名考县童生,耕五百亩…  相似文献   

3.
试论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是我国卓越的政治家和科学家。他生于嘉靖四十一年,早年在江南、广东、广西等地游学教书,随处留心考察,并与西洋传教士接触。万历三十二年(1604),四十三岁,成进士,后授翰林院检讨。”此后十几年中,他在北京作闲曹冷宫,同时继续探索富  相似文献   

4.
“年丈”一词,《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此年伯”。我在《释“年丈”》一文(见(周一良先生八十生田纪念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中,曾举例指出,在明末清初,“年丈”是对同年的尊称,意思相当于“年兄”,以后才用来称年伯.后读明人钟惺(伯故)的《隐秀轩集》,见有(补和杨文弱年文书德山读元辟见奇之作》一诗,诗前小序云:“万历乙卯闰八月,予以典警试竣,还过武陵,候8伯杨传御修龄先生与文弱.”按,杨文弱,名阿昌,与钟惺同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土,故两人为同年。杨修龄,名鹤,是杨同具的父亲。钟惺称杨明星为年大…  相似文献   

5.
李申 《浙江学刊》2002,(3):143-148
上篇 :小论陈文《浙江学刊》2 0 0 2年第一期所发陈咏明《对回应的回应》一文 ,原是发于互联网。其上篇已由互联网又发于《学术界》 ,而鄙人在《学术界》2 0 0 2年第一期对该篇作出了评述。其评述指出 ,该篇以“治国学必需重训诂”立论 ,然而在一些有重大争论的问题上 ,对付拙著的武器是“未必是”。而在那些可以确定的问题上 ,又几乎是触处皆错。比如该篇弄不清《庄子集释》作者是谁而郭象又作了什么 ,说什么“郭象的《庄子集释》……” ;也弄不清“疏”和“正义”的关系 ,把焦循《孟子正义》中的“疏”和“正义”当成了两本书 ,说什么“《…  相似文献   

6.
今杭州真教寺,与泉州圣友寺、广州怀圣寺合称中国沿海伊斯兰教三大古寺。因真教寺原来的建筑布局形似风凰,故俗称“凤凰寺”。此寺建于何时,众说不一。1981年出版的《宗教词典》在“真教寺”条目下写道:“一说建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一说为元延佑(1314——1320)年间回回大师阿老丁所建。”丁瑞华撰《杭州凤凰寺与回民生活》文称:“相传杭州的凤凰寺建筑于唐代武德年间(618——626),一说是贞观元年。”(《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六辑第154——155页)唐建说与元建说之间相差年代竟有七百年。孰是孰非,兹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7.
《宛署杂记》考略王灿炽《宛署杂记》,明沈榜纂修,二十卷。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刻本。明孙能传等《内阁藏书目录》著录云:“《宛署杂记》,五册,全。万历壬辰(即万历二十年,1592年)宛平令沈榜修”。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略例”云:“翼《顺...  相似文献   

8.
王重民先生《补全唐诗》及《补全唐诗拾遗》“据敦煌残卷补了《全唐诗》的一部分。”由于在敦煌写卷中“古典文学作品之内,诗的数量最多,也最难整理”(补全唐诗序言),因而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唐人佚诗,尚未得到辑录。今就个人所见敦煌遗书,将未录于《全唐诗》、《全唐诗外编》及整理敦煌遗书之诸家著述中的唐人边塞佚诗,辑补如次。  相似文献   

9.
陈福滨 《唐都学刊》2014,(4):127-128
13世纪,马可波罗(Marco Polo 1254-1324)于元朝随父、叔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回意大利后因参加威尼斯、热那亚战役被俘,在狱中口述见闻,由鲁斯蒂谦(Rustichello da Pisa-?)执笔写成《马可波罗游记》,该游记使得众多的欧洲人得以了解中亚和中国.16世纪耶稣会士利玛窦(马泰奥·里奇Matteo Ricci 1552-1610)在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来到中国,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以会通西学,传播天主教教义及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知识技术,带给了朝臣士大夫们的启迪.17至18世纪由于“中国礼仪之争”,导致清康熙(1654-1722)晚年至道光的禁教政策,闭关自守的结果致使昧于对西方的认知;直到鸦片战争,西方挟着船坚炮利的威势打开中国门户以后,中国面临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被迫加入了世界体系,使得中国开始对列强的束缚加以反省,亟思从列强的压迫、宰制中解放出来.在受到“西方的冲击”与“传统的冲击”双重压力下,遂对中国现代化产生了“全盘性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正> 梁漱溟的专著——《东方学术概观》,1986年巴蜀书社出版,1991年再版。该书收了他三篇论文:《儒佛异同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孔子》和《东方学术概观》,分别写成于1966年、1974年和1975年,颇能代表作者“一以贯之”的思想。季羡林的论文——《二十一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发表在1992年3月10日的《文汇报》上,《新华文摘》于同年5期全文转载。文章不长,四千来字,值得一读。钱光培的长篇论文——《论中国的三次“文艺复兴”》,发表在《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3期上,洋洋两万余言,但很好读。国内几家文摘报还在文章未正式发表前,就纷纷根据专访材料作了报导,把一场即将熄灭的“文化热”又重新点燃起来。  相似文献   

11.
钟放 《日本研究》2000,(2):58-64
中国古代许多学者和政治家都对人口问题提出过自己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洪亮吉(1746—1809年)于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在《意言》中提出的“治平”说。大约同一时期,日本的经世学家本多利明(1744—1821年)于1798年(日本宽政十年)在《西域物语》中也提出了日本历史上最初的“人口论”。比较洪亮吉和本多利明的人口观,我们可以加深对中国清朝和日本江户时代历史的认识。一  比较洪亮吉和本多利明的人口观,首先要分析中国清朝和日本江户时代人口发展情况及其原因。  在清朝中前期,尤其是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中国人口急剧增长…  相似文献   

12.
张炎《山中白云词》自清初刊行之后,江昱曾作过疏证,清末朱孝臧又作过校补,冯沅君先生于1926年曾发表过《玉田朋辈考初稿》,他们均对张炎的交游作了大量的考证工作。余近年来由于笺注《山中白云词》,对张炎的交游又发现了一些新的材料,特作此文以为补充。 傅岩起,见之于张炎《三妹媚》词词序。词序全文如下:“海云寺千叶杏二株,奇丽可观,江南所无。越一日,过傅岩起清晏堂。见古并中数枝,云自海云来,名芙蓉杏。因爱玩不去,岩起索赋此曲。”江县在疏证中引《元史》“泰定元年(1324)三月,监察御史李嘉宾、傅岩起言:‘三公之职滥假僧人’云云。…  相似文献   

13.
周韬 《日本学刊》2007,(2):145-155
1587年丰臣秀吉突然发布天主教驱逐令,是由切支丹大名高山右近的拒绝弃教所激发的。从宏观上看,这是日西文化冲突的必然结果,但如从微观上即当事人丰臣秀吉的情况来看,则是其个人“自我神格化”意识与天主教一神教义矛盾冲突的结果。“自我神格化”源自杜撰的“日轮受胎传说”,它成为满足丰臣秀吉无限征服欲望所必需的最高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阳明学派分化的思想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据余重耀《阳明弟子传纂》、万斯同《儒林宗派》、毛奇龄《王文成传本》和《阳明书牍》,以及钱德洪《阳明年谱》记载,王阳明弟子有姓氏可考者共三百余人。以人数言,虽不及朱熹四百余弟子之众,然阳明学派“鼓动海内”(顾炎武语),声势浩大,则远胜于朱子学派。但是,伴随着阳明学派在明代中叶的兴盛,其内部潜滋暗长的几股背驰的力量也开始崭露头角。到了万历初年,阳明学派分化的阵势逐渐明朗。其后学各执一说,纷争迭起,揭开了有明学术思想“一本而万殊”(黄宗羲语)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15.
关于《金瓶梅》的作者,数年前曾进行过热烈地争论,几位学人各执一说,未成定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提到的“嘉靖大名士”,是人们考证《金瓶梅》作者时的共同线索,本文从《金瓶梅》回前诗词的研究入手,对此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6.
对于清初进步思想家颜元,当时和后代人都曾有过很高的评价。比如,他的大弟子 李  曾说:“先生(颜元)之力行。为今世第一人;倡而明圣学,则秦后第一人。”(《习斋年谱》)他的另一个弟子王源曾称赞他“说尽后儒之弊”,“开二千年不能开之口,下二千年不能下之笔。”(《颜氏学记。卷八)近代的梁启超更称赞他对旧的学术派别“一切摧陷廓清之”,“其见识之高,胆量之大,从古及今未有其比。”(《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这些评语有的虽不免稍有夸张,但却反映了颜元在当时中国思想界独树一帜的特点和那种勇于批判的精神。颜元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很…  相似文献   

17.
刘宁  程思硕 《唐都学刊》2016,(4):112-118
徐光启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毛诗六帖讲义》是徐光启《诗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以周南、召南、邶风为重点,梳理徐光启诗学思想中对传统诗学理论的继承与存疑,诗歌表达技法中的暗比与反兴,总结徐光启讲《诗》特点,分析徐光启恪守礼教,遵从"旧说"的学术根基。  相似文献   

18.
王充,会稽上虞人,他是东汉时代杰出的哲学家。王充的哲学思想属于哪一家,过去说法不一。明清之际的熊伯龙在《无何集》中说王充是“儒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认为王充是古文经学家(属汉代儒学的一派);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说王克思想“属于道家”;从《隋书·经籍志》到清朝钦定《四库全书总目》,都把王充所著《论衡》列入“杂家”。在“批儒评法”的时候,王充又变成了反对孔孟之道的“法家代表”。王充的哲学思想究竟属于哪一家?本文想就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重论“五行说”的来源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行说”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其来源则迄今未明。问题之所以难于解决,主要是两个原因: (1) 古代典籍中未曾保存关于五行说可以征信的原始资料。褚少孙补《史记·历书》称:“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他以五行起源归之于黄帝。然黄帝其人与时代却是上古史中最大的谜之一。典籍中“五行”最早的资料有人推于《尚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但此篇所出时代不明,篇中“五行三正”究为何指,则自汉代以下一直聚讼纷纭。近人多以《尚书·洪范篇》为五行说之可信出典。然《洪范》书出于战国时已有定论(说见刘节《洪范疏证》)。而且篇中关于“五行”的说法实际是指“六府”  相似文献   

20.
我校中文系王宣武先生《〈汉语大词典〉拾补》一书 ,1 999年 9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收词 360 0余条 ,58万字。分为释义拾补、书证拾补、收词拾补三部分。“书证拾补”又分为“首例时代偏晚”与“末例时代偏早”两部分。书前附有“音序检字表”,便于检索。《汉语大词典》是我国迄今最为完备的一部语文性辞书。但疏漏之处 ,在所难免 ,学者多有补证。《〈汉语大词典〉拾补》一书 ,对现在更好地利用《汉语大词典》以及《汉语大词典》来日的修订 ,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亦为中文系学生、汉语史研究者、词典编纂工作的重要工具书。该书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