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胡塞尔、塞尔等的研究表明:意向性是一种心智能力,是人类心智对客观世界的"指向"或"关于";塞尔进一步认为语言的产生依赖于意向性,意向性是言语行为的基本特征,是语言哲学的基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意向性具有社会属性,集体意向性是意向性社会性的体现。徐盛桓的"基于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的理论进一步证实语言和意向性的紧密联系。以这一理论为指导,通过例证分析,我们发现,集体意向性在话语理解中具有引导和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要深入研究集体意向性,必须先回答四个问题:“意向性”为何物?意向性为什么可以是“集体”的?集体意向性有何种神经生理学基础?“集体意向性”为何重要?意向性是心灵借以指向、涉及或关于其自身以外的事物或事态的结构性特征;关于集体意向性的分析必须摆脱笛卡儿“我思”的幽灵,走出个体主义和还原性的分析,而坚持一种非还原性的整体主义;人脑“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发现为集体意向性的存在提供了神经生理学的基础;自我、语言、规范、制度性事实都必须通过集体意向性而产生,没有集体意向性就没有任何形式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自从密集型数据产生以来,借助互联网展开跨学界、跨国界的认知合作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范式.基于互联网的认知合作行为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即共享的集体目标、基于计划的联合行动、个体创造性行为的迭代.在这些条件下,认知合作的集体意向性可以建构为CC-意图模式.从集体意向性到认知合作的发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支撑,否则认知的集体行为不等于认知的合作行为.认知合作中集体意向性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基于互联网形成的认知合作团体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属性;代码契约形成的集体意向性的承诺是认知合作行为发生的关键要素;集体情感意向性的存在进一步刺激了认知的合作行为发生;学术权威的社会角色成为集体意向性迭代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4.
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是关于意识的内在构造学说。意向性理论研究的是意识的指向性和构造性,即意识活动的主体如何带着特定的材料和意义通过意识活动指向意向活动的客体,并赋予意向客体以意义。意向性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意向性是意识的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是意向性的外在表现。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是从微观层面对群体意识形态的建构进行深入研究的。借助于群体化的方式,个体融入一定的群体之中,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我意识;借助于交互主体性的途径,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融合,从而使群体成员享有共同的心理认知和价值取向等意识形式。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形成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实践根据.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思想的科学内涵在于它不仅是党的工作路线和领导方法,也是党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具有重大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探讨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对于目前新形势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提高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能力,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是关于意识的内在构造学说。意向性理论研究的是意识的指向性和构造性,即意识活动的主体如何带着特定的材料和意义通过意识活动指向意向活动的客体,并赋予意向客体以意义。意向性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意向性是意识的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是意向性的外在表现。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是从微观层面对群体意识形态的建构进行深入研究的。借助于群体化的方式,个体融入一定的群体之中,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我意识;借助于交互主体性的途径,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融合,从而使群体成员享有共同的心理认知和价值取向等意识形式。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一体化和我国进入多元文化社会时期,民族教育价值取向面临新的选择的情形下,民族教育为民族地区服务的价值取向,需要重新讨论和进一步修正.这是由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形态是确立我国民旅教育取向的现实基础.确立民族教育以民族地区为取向的理论存在误区.民族教育应坚持以民族地区和全国化为共时取向.  相似文献   

8.
课程价值取向:含义、特征及其文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价值主体按照当前的认识水平,以一定的客观价值标准为依据,在课程价值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倾向与行为趋向.课程价值取向具有关系性特征、历史性特征和实践性特征.深入分析课程价值取向发生的文化前提、变迁的文化基础以及变革的文化自觉,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建构符合社会进步与个体和谐发展的新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现实背景的联合国集体安全设计及其实践与世界主义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价值理念上的联结关系.联合国集体安全与世界主义之间在深层次上共享着普遍主义的价值基础.在超国界责任的角度上,二者皆具有跨国价值观取向,对个体安全的关注体现了联合国集体安全对世界主义世界公民理念的某种认可.联合国集体安全体系同时也是对世界主义超国家体系治理理念的制度性回应和浅层次尝试.  相似文献   

10.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也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中的核心理念.在社会急速转型时期,坚持社会管理“走群众路线”的基本价值理念将成为给力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基本路径.近年来,金华市委、市政府以“为人民服务”的思维和工作方式,走出了一条符合金华特色的“幸福路线图”.“十二五”时期,金华将创新群众路线的实践内容,实现其从“传...  相似文献   

11.
从政治心理学角度看,“文革”的扩大化主要是由于集体行动的易感性与自主性之间的交叉作用。集体行动的易感性,使阶级斗争理论能够迅速点燃群众的革命激情;集体行动的自主性,使参与者的责任意识缺位,其欲求渐渐偏离发动者欲求。最终,一场民族的内乱在这种集体行动的易感性与自主性的交叉作用下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2.
运用比较法,对集体行动发生的原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社会心理学解释,强调集体心理、怨恨和剥夺感等心理因素;二是社会结构解释,重视阶级结构、社会变迁和国家控制能力等因素;三是理性选择解释,认为行动者的理性判断、制度和组织对集体行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学术界群体性事件心理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研究集群事件心理的理论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理论流派,即集群事件社会心理理论和集群事件群体心理理论。这两类理论尽管联系紧密,但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明显不同。前者主要是从"社会"角度研究集群事件中的心理问题,而后者主要是从"群体"角度对集群事件中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国内一些学者运用该理论分析我国群体性事件时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该理论与国内研究结合起来作些梳理和评析。  相似文献   

14.
社会文化心态的意蕴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社会文化心态的意蕴指向 ,先哲们进行了苦苦探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了原则性阐释。据此 ,笔者以历史唯物论、文化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三者相结合为视角 ,界定了社会文化心态的含义。认为 ,社会文化心态是指反映特定文化境域且具有自发性质的社会文化心理氛围 ;指社会倾向性强烈且具有公众特征的届时文化行为意向及社会心理动态形式 ;指介于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间的社会普通意识  相似文献   

15.
从心理学、语言学角度探讨移就的修辞心理,认为移就修辞文本主要是建立在心理机制之上,它通过相关联想、移情和突显这些心理活动来委婉地表现说写者的意图和情感。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信仰是人的本质需要,社会经济因素是使信仰产生异化的根本原因,我们不能忽视信仰异化的内在心理机制.从集体无意识、末日情结、施虐倾向与受虐倾向等精神现象入手,剖析信仰异化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小芳》蕴涵了深刻的社会文化症候--男人心理的集体无意识:其歌词蓄涵着"诗性"与"悲剧"这两种审美特质和审美倾向.悲与美是中国古代文人悲秋文化传统和心理的一种体验方式;其歌曲经久不绝,还因为"小芳"成了男人隐藏在心底的梦--英雄梦.  相似文献   

18.
社会文化心态是一种将分散的社会普通成员的心理要素 ,经过某种整合 ,汇集而成并以整体面目存在和流行于广大普通成员之中的集体性文化精神状态 ,具有一定的大众性 ;作为文化心理环境意义的社会文化心态 ,其精神内核表征为群体性的社会态度 ,因此 ,具有极强的倾向性特征 ;就意识内容而言 ,社会文化心态主要是对人们日常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 ,故表现出明显的届时性 ;由于社会文化心态是属于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成的状态结构 ,因而还具有非线性品格  相似文献   

19.
贫富差距是一种集体性的公平厌恶,即对差距的向往,对能力和位势完全均质的一种反感.在对公平厌恶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差距的概念,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阶层间固有的内在差距,它起源于自我选择、自然遗传以及公平厌恶心理.最后,从甘肃省的“联村联户”行动来探求“先富带后富”思想的现实可行性;在一个义务缺失的社会中,论述罗尔斯的分配思想;从贫富差距的热学隐喻中得出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更应受到关注。本研究以河南省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毕业生就业意向从就业观念、就业期待和就业心理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和数据统计,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存在不理性之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消极就业心理较为明显;专业选择原因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影响巨大;职业能力培养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