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现状出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学生自身感恩意识淡薄、家庭教育的偏失、高校教育人文关怀的不足和社会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应提倡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四位一体"的教育机制,不断从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五个层面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2.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于我国社会的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之中。感恩是社会文明的精神体现,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然而,社会生活的现实中,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视社会的资助、家长的养育、学校的扶持为理所当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道德真空",学生的这种冷漠、自私的现象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试图从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感恩思想切入,在充分挖掘我国古代感恩思想内涵及其积极作用的前提下,呼吁社会、学校、家庭对感恩及对感恩教育的重视,并试图为学校有效实施感恩教育提出相应建议,以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学生的感恩行为。  相似文献   

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应引起广泛的关注。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相似文献   

4.
吴浩 《现代交际》2010,(12):270-270
让孩子学会感恩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校以"感恩自强、快乐成长"为基点,形成了"在体验中学会感恩,在感恩中快乐成长"的特色体系。通过感恩体验,使学生完成情感-行动-实践-回报等一系列活动,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部分大学生所表现的冷漠和忘思,令人担忧。文章剖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与原因,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提出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全面、有效的推进,把感恩教育渗透在历史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本文分析当前初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确立感恩教育理念、挖掘历史教材中感恩教育的资源、通过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和老师三方面阐述了渗透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迟文超  胡娜娜 《职业》2016,(12):152-152
职业院校学生以“90后”“00后”为主体,他们自我意识强烈,做事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家庭、学校、社会给予他们的一切都不太在意。所以在职业院校中开展感恩教育尤为重要。本文从职业院校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现状、如何开展感恩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的意义三方面入手,分析得出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基。  相似文献   

8.
感恩既是一种道德情感,又是一个人对社会关系的积极的心理反映。按照人的心理的发展轨迹,感知到别人的恩德才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和情感,进而产生报答他人的报恩行为。本文从家庭和高校两个方面为切入点,提出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途径,突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从感恩意识到感恩行为的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怀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感恩情怀缺乏的主要表现有:淡忘父母养育之恩,忘却他人救助之恩,漠视母校和国家的培育之恩等。高校持之以恒开展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有助于改进传统德育模式,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学校应从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资源、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育校园感恩文化、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在社会实践中融入感恩教育、营造感恩教育的校园环境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在不断增大。民办高校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尽管国家、社会及民办高校本身都加强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但仍出现许多贫困生受助后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本文从民办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其感恩意识缺失原因的分析,努力找寻培养贫困生感恩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贫困生作为高校的弱势群体,一直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高度关注。为了实现"不让一位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有用的人才,并懂得感恩社会,回馈社会。但是近年来,关于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无社会责任感的报道屡次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文章分析了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当今大学生感恩意识严重缺失,这与缺乏孝道教育不无关系。笔者分析,主要因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严重忽视了传统道德教育,尤其是孝道教育。本文根据对《论语》孝道思想的分析,再根据大学生感恩心态现状,分别提出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进行孝道教育,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3.
齐书春  任威 《现代交际》2011,(10):186-186
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的吉林省孤儿学校是一所集养教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单位。这所学校收养了近千名的来自吉林省的孤儿,他们的年龄段在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生活来源主要来自政府拨款。许多的爱心人士对孤儿学生捐款捐物,以表达对孤儿学生的关爱。正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孤儿学生应有比普通家庭出身的学生更有感恩之心,以回报社会。但是部分孤儿学生却对他人的帮助无动于衷,他们的感恩思想越来越被现实淡化。因此,对孤儿学生加强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高校对学生资助项目不断进行完善,资助项目和资助金额都有所增加,帮助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但随之而来的是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薄弱等问题,资助育人的目标更是难以实现。在双创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如何构建起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文本简要分析了受资助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构建高校贫困生感恩回馈长效机制的建议,阐述了高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回馈长效机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彭程熙 《职业》2017,(6):103-104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生身心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养成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当前部分中职学生缺乏感恩和诚信意识为截面,旨在探索中职学校班主任教师如何在实践中通过改革创新,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诚信观和感恩观,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教育的缺陷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了当今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匮乏.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道德情感.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府对教育日益重视,逐步加大了对大学生的资助额度。但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日益淡薄,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教育措施,容易产生道德标准滑坡,进而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阻碍人才培养。本文在分析现有受资助大学生感恩现状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以体验式教育模式为例,帮助大学生提升其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培养人格健全、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感恩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人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美德,且能够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其成人后走向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近年来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文中从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具体内容以及具体做法等方面。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90后"大学生诞生于多元文化勃兴的时代,本文从四个维度入手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提出改进所存在问题的对策。强化"感恩"的德育意识;打造"感恩"的隐性课程;丰富"感恩"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师范生是大学生中的重要群体,承担着教育青少年的重任,他们的感恩意识对培养我国下一代青少年的感恩情怀至关重要。但随着新时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当前许多师范生感恩意识严重缺失,表现在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四个方面。为此,从优化社会环境、强化学校教育、健全家庭教育方式、提高师范生个人素质四个方面入手,对探究师范生的培养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